第4章 張先
- 宋詞三百首
- (清)上彊村民編選
- 1618字
- 2020-04-07 17:10:22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吳興)人。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與柳永齊名。善作慢詞,因造語工巧被人稱贊,因三處詞句中善用“影”字“云破月來花弄影”“嬌柔懶起,簾幕卷花影”“柳徑無人,墮絮飛無影”,世稱張三影。
《千秋歲》
數聲[1],又報芳菲歇[2]。惜春更選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3],無人盡日花飛雪[4]。
莫把幺弦撥[5],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窗未白凝殘月[6]。
注釋:
[1](tí jué):子規,即杜鵑。
[2]芳菲:花草。也指春光。
[3]永豐:唐時洛陽的坊名。永豐柳:泛指園中柳。
[4]飛雪:指柳絮。
[5]幺弦:琵琶的第四根弦。這里代指琵琶。
[6]凝殘月:一作“孤燈滅”。
考點:
上片寫景,詞人用即將過去的春光暗示受到阻礙的愛情。下片抒情,表達了詞人維護愛情的決心。整首詞聲調激越,詞意幽怨。
《菩薩蠻》
哀箏一弄湘江曲[1],聲聲寫盡湘波綠。纖指十三弦[2],細將幽恨傳。
當筵秋水慢[3],玉柱斜飛雁[4]。彈到斷腸時,春山眉黛低[5]。
注釋:
[1]弄:彈奏樂曲。一弄:彈奏一曲。湘江曲:樂曲名。
[2]十三弦:指箏。
[3]秋水:形容眼睛明澈如秋水。比喻眼波如秋水。
[4]玉柱:固定箏弦的箏柱。玉柱斜飛雁:指固定箏弦的箏柱斜向排列,猶如一行飛雁。
[5]黛:青黑色的顏料。眉黛:古人用黛畫眉,故稱眉黛。
考點:
這首詞描繪了彈箏時的情景,寫出了彈箏女子高超的技藝、真摯的感情和內心的哀怨。
《醉垂鞭》
雙蝶繡羅裙[1],東池宴,初相見。朱粉不深勻[2],閑花淡淡春。
細看諸處好,人人道,柳腰身[3]。昨日亂山昏,來時衣上云[4]。
注釋:
[1]羅裙:絲羅制的裙子。
[2]朱粉:胭脂和鉛粉。勻:涂抹。
[3]柳腰身:指女子身姿婀娜。
[4]衣上云:衣上染了云霞。
考點:
這是一首贈妓之作,描寫了女子美麗的衣著、淡雅的容貌,渲染出女子不俗的神韻。
《一叢花》
傷高懷遠幾時窮[1]?無物似情濃。離愁正引千絲亂,更東陌、飛絮濛濛[2]。嘶騎漸遙[3],征塵不斷,何處認郎蹤?
雙鴛池沼水溶溶[4],南北小橈通[5]。梯橫畫閣黃昏后,又還是、斜月簾櫳[6]。沉恨細思,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7]。
注釋:
[1]窮:窮盡。
[2]濛濛:迷蒙的樣子。
[3]騎(jì):一人一馬為一騎。
[4]溶溶:寬廣的樣子。
[5]橈(ráo):船槳。這里指代船。
[6]櫳(lóng):窗。
[7]解:知道。東風:指春風。
考點:
這是一首閨怨詞,上片寫女子的相思之苦,下片寫別后的無聊和空虛,極富感染力。
《天仙子 時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會[1]》
水調數聲持酒聽[2],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3],往事后期空記省[4]。
沙上并禽池上暝[5],云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月落紅應滿徑[6]。
注釋:
[1]嘉禾:秀州的別稱,今屬浙江嘉興。倅(cuì):副手。小倅:判官,張先當時任嘉禾判官。
[2]水調:曲調名。
[3]景:日光。流景:如流水般逝去的光陰。
[4]后期:以后約定的日期。記?。▁ǐng):思念和醒悟。
[5]并禽:成對的鳥。暝(míng):日暮。
[6]落紅:落花。
考點:
這是一首傷春之作。上片寫詞人借酒消愁、臨鏡傷春,感嘆人生如春光一樣易逝。下片繼續寫景,表達詞人的惜春之情。
《青門引》
乍暖還輕冷,風雨晚來方定[1]。庭軒寂寞近清明[2],殘花中酒[3],又是去年病。
樓頭畫角風吹醒[4],入夜重門靜。那堪更被明月[5],隔墻送過秋千影。
注釋:
[1]定:停止。
[2]庭軒:庭院。
[3]中(zhòng)酒:指醉酒。
[4]畫角:有彩繪雕飾的號角,為軍中樂器。
[5]堪:忍受。
考點:
這是一首傷春之作。上片寫清明將近,詞人因寂寞傷春而醉酒;下片更以“秋千影”襯托詞人的落寞。此詞觸景生情,寓情于景。
《生查子[1]》
含羞整翠鬟[2],得意頻相顧。雁柱十三弦[3],一一春鶯語[4]。嬌云容易飛,夢斷知何處。深院鎖黃昏,陣陣芭蕉雨。
注釋:
[1]一說為歐陽修詞?!度卧~》中附注:“歐陽修詞,見《近體樂府》卷一?!?
[2]翠鬟:指女子美麗的發髻。
[3]雁柱:箏柱,用來固定箏弦,可以調音。
[4]春鶯語:比喻箏聲動聽。
考點:
這首詞描寫了筵席上彈箏時的熱情歡娛和筵席結束后的冷落凄涼,前后形成強烈的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