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銅雀臺開學典禮
書名: 從三國開始打碼作者名: hot鳥本章字數: 2074字更新時間: 2020-04-09 18:14:22
狹長的小路豁然開朗。
灰藍色的天幕,連綿的青山,巍峨斑駁高聳的朱紅宮墻,燦金琉璃的長甬道,華麗浮夸的玉砌雕欄,那古殿檐頭掛著一個碩大的招牌,寫著:三國碼將學院。
寧小紀不可思議地眨著眼睛,感覺自己的視線要不夠用了。
他以前參觀過金碧輝煌的紫禁城,眼前的建筑群和紫禁城很像,但規模上比紫禁城還要恢弘百倍。
鎏金的招牌在暮靄沉沉的蒼穹下散發著蒼遠靜謐的氣息,朱紅宮墻前佇立的盞盞宮燈閃爍著微弱的橘黃色的光暈,氤氳著無以言喻碼界的神秘。
所有的孩子都默不作聲,抬頭仰望著那宏偉的門墻,腳步停在學院那巨大的朱紅正門前。
門開了。
人群響徹起“哇”的驚呼。
“學院歷史一百二十五年,一百二十五年前找到了“三國數碼建?!薄韭尻柟懦恰?,然后通過三維碼技術復原,建造而成。”麻吉茜解釋道,“也就是說,三國碼將學院的原身是洛陽古城。”
“可是洛陽古城的數碼建模我看了啊,不大像啊,它的墻面是土黃色,而不是朱紅色的。”一個碼三代這么質疑。
“嗯,沒錯?!甭榧缯f道,“我忘了跟你們說,去年學院買了“清代的數碼建?!薄辖?,重新裝修一下,所以今年學院的風格是,洛陽古城加紫禁城的混合版?!?
經過麻吉茜的解說,寧小紀又長見識了——碼界中不僅有野將,還有野碼窩,更有碼建模。
碼建模是一個存在于碼界中的特殊材料,就像一個三維模型一樣,可以用三維碼技術復原建模中的建筑,這很像現代科技用3D技術打印房子一樣。
只是這里的“房子”,可以大到一整座城,而且,紋路精細,簡直完美復制還原原先朝代中的建筑。
寧小紀簡直驚呆了。
他終于也知道,碼界里的人,為什么會分得清大天朝的各個朝代,而且還對天朝歷史中的人物,也有一定的認知,因為,這碼界里除了碼建模這種特殊材料以外,還有一種特殊的書,叫做碼書。
碼書,碼界中的通俗讀物,大體等同于現實世界的電子書,通常打野怪的時候會掉落碼書。
比如,打程志遠的時候,有幾率掉落名為“程志遠傳”的碼書。
所有的碼書《程志遠傳》基本寫的都是一樣的話:光和七年(西元184年),黃巾軍起義,程遠志統兵五萬進犯涿郡,在大興山,被關羽以青龍偃月刀給劈為兩半。
通過碼書,這里的人可以了解每一個碼將的故事。
大多數的人,只是將這種碼書當成消遣的小說來看,當然,通過碼書,大家對于碼將稀有度,潛力還有基本的戰力值會有一個粗略的評估。
比如,關羽和程志遠給你挑,肯定優先選關羽。
麻吉茜并沒有打算帶大家好好逛一逛校園,她看了看手中的冊子,道,“按照日程安排,列車正午11點發車,11點半到達三國城,步行通過華容道,到達學院的時間是11點45分,正午12點舉行開學典禮……”
“人都到齊了吧,排好隊,開學典禮馬上就要開始了?!?
“開學典禮在銅雀臺舉行,我們要抓緊時間了?!?
碼二代議論起銅雀臺,他們的神情間顯得很興奮,顯然“碼書”上有對于銅雀臺的記載。
寧小紀自然是知道的銅雀臺的。
在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最著名的一座建筑就數由曹操所建的銅雀臺,這座高臺建筑不僅在小說中被多次提到,而且有曹植所著的《銅雀臺賦》還成為赤壁之戰前諸葛亮智激周瑜的手段,可以說一部《三國演義》中最出名的建筑就屬銅雀臺。
從流傳下來的詩作中,也能感受到銅雀臺的豪華壯麗,令人不禁展開聯想,三國第一高臺,這座高臺建筑究竟是什么樣的,在天朝兩千多年的歲月過去,三國時期的銅雀臺已被淹沒在歷史中難覓其蹤跡。
不過,這三國碼界,讓還原歷史建筑成為了可能,因為,這里有碼建模。
銅雀臺的碼建模被施工后,造成的建筑,將還原它本來的面貌?。?
這是寧小紀在接收了那么多碼界信息之后,目前最期待看見的一座建筑,“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希望在這里能感受到這座“三國第一高臺”的氣魄。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曹操在鄴城城墻上筑起了以“銅雀”為名的高臺——銅雀臺,此后又相繼興建金鳳臺、冰井臺,這便是廣為世人所知的“銅雀三臺”。
這里的銅雀臺很好找。
在金鳳臺北,為三臺之主臺,是三國碼將學院的標志性建筑。
以西墻為基而建,南北直線相照,三臺中間相隔六十多步,之間有浮橋式閣道相連,兩橋一寬一窄,被稱為大橋和小橋,二橋,施則三臺相通,廢則中央懸絕。
于是,由浮橋的諧音演繹出了唐代詩人杜牧“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的詩句和民間故事。
金臺臨河,背倚潭水,虎視碼界蒼穹,凝聚著一派王霸之氣。
寧小紀簡直驚呆了,如果不是親眼見到,他腦子中不可能會想象到銅雀臺會如此的鬼斧神工,可觀而不可言?。?
只有震撼。
他不禁想……
如果碼界旅游開發起來,估計門票收入會很可觀吧。
可是沒有碼蛋基因來不了碼界,而且手機拍照發朋友圈,因為和碼界技術不兼容,拍出來的便是一堆亂碼。
新生們在銅雀臺集合完畢。
正午十二點。
銅雀臺的大門準時打開,里面的入口大廳大得驚人,一點都不夸張,寧小紀從來沒見過這種規模的大廳,房頂高得難以想象,它甚至可以裝下一整棟東方明珠塔。
玻璃墻壁,采光通明。
走過一段紅色的地毯,來到了迎新廳。
這里的擺置看起來像極了閩族的土樓,站在里面,人如站在井中,抬頭是高不見頂的穹頂,四面的看臺一環套一環。
看臺上傳來成百上千個喧鬧的聲音——高年級的學生也已經到了。
這是三國碼將學院的迎新傳統,圍觀新生的分院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