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西點軍校
- 三國之我要當昏君
- 君下飯
- 2024字
- 2020-04-14 22:50:00
“關將軍,你說這馬匹遠看一張皮,近看四肢蹄。前看胸口寬,后看屁股齊……那你看這呂三十六布,為什么四肢短小,卻速度非快呢?”
“張將軍,你快看看俺家的呂大蝦,為什么,天天都不肯吃草料,都快愁死俺了,這第一季賽馬大賽就開幕了,如果,被淘汰了怎么辦?
沒了呂大蝦,俺以后的日子可怎么過啊!”
“嗷嗷嗷,明白了,你說我的呂小霞懷了崽,才不想吃飯的。”
關羽,張飛身后站著一群士兵,每個士卒的手中都拿著一本本用草紙,布匹……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制造而成的筆記本,
因為他們大多數都是不認識字的貧苦人家,所以上面用伙頭房門口可以隨手撿到的爐灰畫滿了各種形狀的馬匹圖案和各種稀奇古怪的圖形。
張飛用手摸了摸手中的瘦馬:“這養豬和養馬有異曲同工之妙,雖然,你看這豬該如何喂養呢?我們首先要了解豬的習性如何,還要明白馬愛吃什么,比如,這豬就愛吃豬草,可是,馬呢?
根據我這幾天的觀察,他就比較挑食,除了水果,蔬菜愛吃,還要加一些比如谷子,小麥……的粗糧。”
如今,這軍中養馬相馬可是一本軍中快速發財的生意致富經,
要知道,在這個戰亂的年經,當兵其實真的只是為了能夠吃飽飯,以前對軍餉也沒有什么指望,如今,仁德的主公將這個發家致富的機會給與了這些出身窮苦的士兵,他們一個個都牟足了勁,準備賺錢娶媳婦,
因為,關羽,張飛兩位將軍一直在軍中養馬的緣故,也沒有什么人想在賽馬上面鉆簍子,
雖然,張飛這些天對待下屬的態度好了不少,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如果真的被這位臉黑的糙漢將軍抓了包,那被打死可能都是輕的,
眾將士自從得到劉備的默許之后,紛紛天天跟隨在關,張兩位將軍身后,爭取讓自己的,或者選的一匹良馬,讓自己能夠在軍中賺的第一桶金。
張飛也憑借自己多年屠戶的經驗,開始將養豬的經驗和養馬的經驗相結合,
關羽現在反正也是閑來無事,既然養馬,自然不能白讀了這么多年的左傳春秋,因而……就將春秋里面學到的經驗,嫁接到了養馬身上。
他們各自的經驗不斷總結,竟然……也總結出了一套相對有用的養馬,相馬方法,而且,因為多了一幫賣力的士卒手下,經驗總結的格外快捷。
就這樣,一面研究養馬,一面研究相馬,過去了一個多月,這軍中的馬匹質量竟然還真上升了不少,畢竟,徐州可是有著漢王朝幾百年用心栽培的底子,雖然,馬種還是不如那些西涼,塞外的快馬,但是,基因還是有那么點優勢。
夜里的時候,關羽,張飛兄弟二人也被士兵們的學習勁頭所感動,沒有回到自己的府邸,而是在臭烘烘的馬廄里面點起了油燈,
關羽正勤危坐,在油燈下面,拿出一張草紙粘在破舊的土墻上面,提筆著墨,寫下大家今天總結的知識點,
臺下的軍卒們,雖然都不識幾個大字,還是一邊聽著關將軍講解,一邊認真的用各種圖形畫下他們聽到的語句。
“賽馬相馬養馬,這是三個不同的概念,但是,又有他們的共同點,這馬啊,就如同人一樣,小時候缺了營養,丟了先天之氣,大了在想要培養成良馬,就是難上加難,所以,好馬要從娃娃抓起,
馬料一定要復雜,單純的吃草料,水果,粗糧,都是不對的,只有經過精細的配比,才能養出好馬,
還有,軍馬是騎兵的無言戰友,訓練靠馬,飼養靠人。騎兵戰士在使役自己的戰馬時,把它當成共同服役中親密的、不說話的戰友,我要讓它們成為騎兵的“無言戰友”。”
“無言的戰友?”
臺下的一眾精兵,眼中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他們這些人每天都盯著幾百匹呂某某的吃喝拉撒,所以,每個人都有一些皮毛的經驗,一點就通,
大哥這是想要培養一支所向睥睨的騎兵嗎?
主公真是用心良苦了,
于是,微弱的油燈之下,關羽繼續提筆寫道,
畢竟他是一個讀過很多書的人,雖然,這些圣賢寫的書里面沒有這些“微末”的學識,但是,卻給他可以總結經驗的能力,
次日,那些吸收完前一天經驗的士卒們,又精神抖擻的帶著靜心配置過的草料,來到馬廄中,
開始仔細研究起了如何飼養好馬匹,
那些經過調教之后的馬兒們,也乖乖的來到馬槽里面一邊吃飯,一邊悻悻然的看著哪匹馬今天會慘遭這些無良士兵的荼毒。
一群士兵圍在一起嘀嘀咕咕,不時傳來幾聲討論聲:
“此物性寒涼,要早早備好一些草藥,省的到時候腹瀉,萬萬不能讓呂小布拉傷了身子。”
“此物乃壯陽之物,你這是違規操作,萬萬不可!”
“養馬之道,在于用最合理的飼料,最精密的辦法,去培養最好的馬匹,如此,我們才能夠在賽馬大會上面奪冠,并且獲取獎金。”
“你看這呂小布和呂大壯,哪匹更有狀元馬之相?若是,到了賽場上面,他們會不會因為被那些瘋狂的觀眾的叫喊聲所驚嚇,發揮失常?”
“不如,我們給他們帶上眼罩和耳罩?”
“等會,我們得在研究研究這揮馬鞭的幅度和力度,要知道,如果馬不行,可能騎術就是我們唯一能夠拉上差距的方法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關將軍的那匹汗血寶馬。”
……
“漢圣祖皇帝兄弟三人起于微末,關,張兩位大將軍曾居于馬舍之間,無數好學的士卒聚于麾下,研究騎術精要,為后來大漢踏破海外的鐵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因其日落西山,點燈學習的精神,這所沒有實質存在過的馬廄學府又被后人稱之為西點軍校。”
——《大漢書》.卷九十.漢強軍列傳.第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