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辟疆著《紅樓夢》的七十三條證據
一證 隱藏在大觀園中的如皋水系
《紅樓夢》第十六回和第十七回,關于大觀園水系的描述有四句話:
1.“從東邊一帶,借著東府里花園起,轉至北邊,一共丈量準了,三里半大,可以蓋造省親別院了。”
2.“會芳園本是從北拐角墻下引來一股活水。”
3.“說著,引客行來,至一大橋前,見水如晶簾一般奔入。原來這橋便是通外河之閘,引泉而入者。”
4.“原從那閘起流至那洞口,……又開一道岔口,引到西南上,共總流到這里,仍舊合在一處,從那墻下出去……”
我們解讀這四句話,總結出大觀園的水系有如下五大特點:
特點一:三里半大。
特點二:有內河和外河,外河有活水。
特點三:北墻下有兩洞口,洞口與外河相通。
特點四:有回路內河。“又開一道岔口,引到西南上,共總流到這里”,可見內河在“流至那洞口”的同時向南又開一道內河。內河引到西南上必然折向東流,然后向北流,才能在“這里”看到“共總流到這里”的景象。因此,我們斷定大觀園內有回路封閉內河,小船可以回轉泛舟一圈。
特點五:水倒流。“會芳園本是從北拐角墻下引來一股活水”,說明北拐角墻下是一進水口,而現在“仍舊合在一處,從那墻下出去”,說明進水口又能變成出水口。
大觀園水系的這五大特點,是《紅樓夢》中描寫大觀園水系的四句話給出的結論,按其特點推測當不為虛構情節,它是一個隱藏極深的地理元素。這五大特點是我們尋找大觀園原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五大特點可以簡括為“北墻下、兩水洞、內外河、有回路、可倒流”十五個字。
但是,可以滿足上述特點的園林哪里有?黃河三角洲沒有,珠江三角洲也沒有。我們長江三角洲眾多城市,上海、杭州、南京、蘇州、常州、鎮江、揚州、泰州、南通、鹽城、淮安等城市,雖然城市河流都是活水,園林也很多。但這幾個城市,沒有哪個園林有可以泛舟一圈、封閉的內河;沒有哪個園林北墻外有外河;沒有哪個園林北墻下有兩個通外河的洞口;更沒有“共總流到這里,仍舊合在一處,從那墻下出去”,既可進水、出水,也可倒流的園林。這些城市中找不到一個能符合上面特點的園林。
但大觀園水系有句話“從東邊一帶借著東府里花園起,轉至北邊,一共丈量準了,三里半大”。這“三里半大”給我啟發,我眼前忽然一亮,這哪里是座園林?它分明是座城市!我們應跳出“園林”的圈子,去尋找一座城市,去尋找符合上述特點的城市!它是哪座城市?它是冒辟疆的故鄉如皋古城!
在《如城鎮志》中有一幅《明萬歷時如皋縣城池圖》(簡稱《明如城圖》)。現在我們直接把大觀園水系的四大特點落實到《明如城圖》上:

1.如皋三里半大。俗話說如皋“穿城三里”,加上外城河正好三里半。
2.如皋有內河和外河。《明如城圖》中如城有方形封閉內河和圓形外河,外河與通揚運河連通,通揚運河通江達海,終年流淌著“活水”……
3.如皋北墻下有兩洞口。《明如城圖》中北墻下兩個洞口分別叫“東水關”和“北水關”,兩水關正好在北墻稍稍拐角處,兩水關連通如城的方形內城河和圓形外城河,如皋人贊賞如城水系為“外圓內方兩水關”!
4.如皋有方形內河。《明如城圖》中有封閉的方形內河,可以回路泛舟一圈。
5.如皋內河水倒流。聯系內外河的兩個水關既能進水也能出水。
這五點正是“北墻下、兩水洞、內外河、有回路、可倒流”十五個字,和《紅樓夢》所描述的大觀園水系幾乎一致!
如城水系是大觀園水系的原型,或曰:冒辟疆把如皋水系隱藏到大觀園水系中去了!
我們懷揣著《明如城圖》,在冒辟疆指引下,從東水關來到“這里”,沿著內河活水西行看到“那洞口”(北水關),向南“又開一道岔口”,水流“引到西南上”來到《明如城圖》的西南角,然后折向東再向北……我們跟水流又回到“這里”,看到從南邊定慧寺北來的水流“共總流到這里”,與“引泉而入者”“仍舊合在一處”,然后“從那墻下(東水關)出去”!這太神奇了!冒辟疆的四句話帶領我們乘船沿如皋內河轉了一圈!
這太精辟了!“原從那閘起流至那洞口”,“又開一道岔口”,“引到西南上”,“共總流到這里”,“仍舊合在一處”,“從那墻下出去”,六個短語不但讓我們轉了一圈,還讓我們看到《明如城圖》閘橋、洞口、岔口、合在一處水倒流的美景,這些美景今天多數還可看到,如此精練的語言可稱當今導游詞的鼻祖!
歷史上,如皋縣衙設在一個有四個門的方形玉帶河內。明代日本海盜猖獗,為保衛地方安全,嘉靖年間于方形玉帶河外筑圓形城墻,城墻外開鑿圓形外城河直通運鹽河(現在叫通揚運河)。方形玉帶河就成為如城的內河,如皋地處長江入海口,如皋的內外河,每天都有潮水進出的現象,這在三百多年前冒辟疆時代尤為明顯。江潮來水進口,江潮退水出口,因此兩水關既是進水口又是出水口,方形內河水可以回流,可以“仍舊合在一處”,“從那墻下出去”形成河水可倒流的奇特現象!
全國眾多古城有內城河和外城河之分的并不多見,同時具有“三里半大,有圓形外河和方形內河,北墻下兩水關,引外河活水、進出口水倒流”五大特點的“如城水系”,在中國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恐怕全世界也難找到第二個。
冒辟疆沒有專門描寫水系,只是借賈政領一幫世交門下清客相公驗收大觀園工程時,在第十六回、第十七回“漫不經心”地寫了出來。大觀園水系是整體、精確地復制了如城水系!這是如皋人冒辟疆著作《紅樓夢》的顛覆性證據!我相信冒辟疆(1611—1693)寫作大觀園水系時,案頭一定放著一幅萬歷年(1567—1573)《明如城圖》。我佩服他用精煉準確的語言把如城水系不動聲色地嵌入大觀園中。今天如皋方形內河的北支早在七八十年前填平,四方形內河只有三支了,如皋內河失去了回路,但依然可通外河。說句公道話,在那苦難時代,如皋根本沒有水上游客,內河哪有游船?“衣食住行”是最大的生存需求。填平內河北支,雖然失去了無用的回路,得到的卻是一條街巷,解決了多少人的居住!而兩水關依然發揮著通外河引活水的功能!如今北水關還在運作,隨著外河改道,東水關遺址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護。當如皋成為“紅樓故里”時,也許有一天會恢復冒辟疆時代的如皋四方形內河,重新開鑿內河北支,讓冒辟疆著作《紅樓夢》的鐵證更明朗,形成一個大觀園水上回路,讓紅學家們、紅迷們駕艇暢游內河和外河。
尊敬的紅學家們,親愛的紅迷們,請你們拿著《紅樓夢》和《明如城圖》,到水繪園南大門的玉帶橋(相當于《明如城圖》中的“這橋”),站到“這橋”上向東北方看那北墻下引活水至“西南上”到“這橋”下的“岔河”流進洗缽池的真實情景吧!再至“那洞口”(北水關),再從西南上折東到定慧寺,欣賞“共總流到這里,仍舊合在一處,從那墻下出去”的實景吧,這就是如城“外圓內方兩水關”的水系,這才是正宗的大觀園水系,這才是原汁原味的《紅樓夢》大觀園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