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辯證 辨病(求收藏求投資)
- 醫道執簡
- 三指定乾坤
- 2488字
- 2020-04-18 09:14:15
廖老中醫聞言點點頭道:“嗯,所以啊,年輕時就要注重養生,要做到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
顏書博聞言若有所思狀,道:“師傅,中醫能治好癌癥嗎?”
廖老中醫聞言沉吟了片刻后道:“想要完全治好癌癥,怕是很難。”
顏書博聞言好奇追問道:“為什么?”
廖老中醫聞言埋頭望著處方紙,非常認真的思索了片刻后道:“一方面,當然是我們醫家的問題,一個是辯證,另一個是用藥。醫中百誤歌有云:醫家誤,辯證難,三因分證似三山,三山別出千條脈,病有根源仔細看。醫家誤,藥不中,攻補寒溫不對癥,實實虛虛誤非輕,舉手須知嚴且慎。”
顏書博聽聞后,對此一知半解,但也聽出來幾個重要詞語,一個是辯證,另一個是藥不中,換而言之就是醫生診病失誤和用藥不當。這種事情不光在中醫上有,在西醫上同樣存在。
只不過,現在西醫嚴重依賴于機器的檢查結果,極少有醫生去做基本的體格檢查。
隨著科技的發展,中醫慢慢的也開始依賴檢查結果來。
顏書博有些想不通,現在有機器襄助,怎么還會有辯證難一說呢,當即半信半疑的道:“師傅,現在有各種各樣的檢查設備,我們只要讓病人上醫院檢查一遍,辯證不就容易多了嗎?”
廖老中醫聞言呵呵笑道:“檢查設備檢查出來的結果那是西醫診斷,跟中醫診斷基本上掛不上鉤。就拿剛才胃癌病人來舉例吧,醫院、我們、病人都知道她得的是胃癌,西醫里理所當然就按胃癌治,而我們中醫人則不然,胃癌只不過是辨病,但不是辯證,病癥不同,用藥當然也不同。”
顏書博被廖老中醫一通上篇大論說的暈頭轉向,但也總算明白了一點,西醫診斷是辨病,并非中醫里的辯證,當下疑道:“師傅,既然辨病不是辯證,那辨病有什么好處嗎?”
廖老中醫聞言目露贊許之色,笑呵呵的道:“嗯,你這問題問的好,辨病當然不等于辯證。辨證論治乃是運用中醫理論來觀察分析診斷疾病,治療處理疾病的原則和方法。包括辨證和論治兩個互相關聯的階段。所謂辨證,就是分析、辨認疾病的證候,即以臟腑經絡、病因、病機等基本理論為依據,通過對四診(望、聞、問、切)所收集的癥狀、體征以及其他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系,進而概括、判斷屬于何證;論治,是根據辨證的結論,確立相應的治療方法,并選方用藥。辨證和論治是診治疾病過程中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是理法方藥在臨床上的具體運用。辨證論治作為中醫診療疾病的一大特色,無論在理論上還是臨床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說到此處,廖老中醫拿起水杯喝了口水,繼續道:“辨證論治既不同于對癥治療,也與辨病論治有別。對癥治療中的“癥“指癥狀和體征,即患者自身覺察到的各種異常感覺,或由醫生所感知的某些體征。就比如那癌癥病人的胃痛、嘔吐等等。對癥治療是以癥狀和體征為主要目標而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而辨證論治中的“證“是對機體疾病發展過程中某階段或某類型病機的概括。由于它包括了病變的部位、原因、性質以及邪正關系,反映了疾病發展過程中某一階段的病理變化,因而它能比癥狀更全面、更深刻、更準確地反映疾病的本質。”
“所以,在臨床診療過程中必須處理好三者關系,在分析癥狀的基礎上認識疾病和辨證,治療宜辨證論治與辨病論治相結合,對癥治療僅作為補充。這樣既可把握疾病的發展規律,又可抓住由于個體差異等多種因素所導致的疾病過程中所表現的不同的證。”
顏書博一邊聽,一邊迅速將廖老中醫所講記在筆記本上,師傅所講的涉及知識有點復雜,但也無外乎對癥治療、辨病、辯證論治,對癥治療倒也好理解,就拿胃癌病人來說吧,用藥緩解胃痛、嘔吐叫對癥治療,西醫里也是這么個叫法。
但是辨病卻是卻是第一次聽說,按師傅話里意思,應該是根據病人的癥狀和體征外加檢查結果,診斷出病人的具體疾病,就像胃癌。
辨證論治則是中醫里的說法,按師傅的說辭,要比辨病復雜的多,要通過四診合參。
想通個中區別后,顏書博全身莫名一輕,不過想到古代沒有檢查儀器時,突的冒出一想法來:“師傅,古時候祖輩們沒有儀器做檢查,他們又是怎么診病治病的呢?”
廖老中醫對顏書博的打破砂鍋問到底的行為非但毫無不耐煩的跡象,反而目露贊許之色,對后者甚為欣賞,因為后者所提出的問題每每切中要害,抓住問題的本質,而喜歡提問的呂薇則毫無規律可言,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亂七八糟問一通,問完之后過不了多久又繼續問相同的問題。
即便是修養再好,面對呂薇這般人,終有受不了的一天。
兩人有著明顯的天壤之別,說得難聽一點,完全沒有可比性。
而杜梓陽跟兩人又不同,平常一副啥都懂的模樣,但一旦提起問來,卻狗屁不懂,屬于那種不學無術之徒。
一想到此,廖老中醫頗感遺憾,自己空有一身醫術卻無人繼承,這不能不說是人生一大憾事,好在上天眷顧,送來這么一個好苗子。
顏書博可不知道他在師傅心中的評價頗高,即便是知道了,也只能權當一笑,現在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擺在他面前,那就是拿父親的病無能為力,既無傲氣的資本,也無傲氣的底氣。
廖老中醫笑了笑道:“是啊,古代沒有儀器,當然不可能一下子就看出病人得的病是否是胃癌,只能通過嘗試的辦法逐一排除,實在診斷不了的,就叫疑難雜癥。能夠治療疑難雜癥的醫家,在古代可不多啊。”
話剛一講完,廖老中醫腰間電話響了起來,接過一瞧,赫然是縣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黎為民。
廖老中醫回頭瞅了一眼顏書博,按下接聽鍵,笑著道:“喂,黎主任,你這位大貴人找我老頭子有何事啊?”
話筒里傳來黎主任大笑的話語聲:“看廖老您說的,沒事我就不能找您隨便聊聊嗎?”
廖老中醫笑著道:“我也想隨便聊聊,可現在忙的很,有什么話就直說吧。”
黎為民無奈,只得開門見山道:“我們這里有個心衰病人,強烈要求開幾副中藥吃,沒辦法,我只能找您咯。至于費用方面,老規矩,沒問題吧?”
廖老中醫聞言微一沉吟,點頭道:“好吧。下午五點后看完病人就過來。”
趁著廖老中醫打電話的這會兒功夫,顏書博悄無聲息的來到藥柜旁,拿起癌癥病人的處方仔細看了起來:西洋參、茯苓、蜈蚣、山藥、白花蛇舌草、半枝蓮、炙黃芪……
其中的西洋參、山藥、蜈蚣顏書博略有耳聞,在同華醫院上班期間,可沒少聽病人說用西洋參打粉吃,至于起什么作用,就不得而知了,既然名字中帶有“參”字,估摸著應該是像人參滋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