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詞語里的中醫文化
- 醫道執簡
- 三指定乾坤
- 2548字
- 2020-04-16 09:49:24
女病人見廖老中醫三兩下就處理完,不禁心有憤懣,臉帶慍怒的道:“廖醫生,你就是這么給人看病的啊?一分鐘不到就給看完了,還不給任何處理,太不負責任了吧?你可知道我為了找你看病,一大清早就在外面等,你就這般對待你的病人嗎?”
廖老中醫見此并未生氣,笑呵呵的解釋道:“這位美女,你這病簡單的很,就是個普通的支氣管炎,不過是因為時間拖得有點久,痰熱傷津罷了。我徒弟給你開的處方大致沒錯,所以沒必要做大改,去掉祛痰藥,加上一味滋陰藥便可。你怎么能說我沒做任何處理呢?”
女病人被廖老中醫說的啞口無言,但總覺得吃了虧,等待的時間與診病的時間太不成正比了,心中難免想讓對方仔細看上一看的感覺,可又不知從何辯駁。
就在女病人搜腸刮肚的組織詞語時,呂薇正在診治的老嫗病人笑著幫腔道:“這位大姑娘啊,你聽我說一件事吧。幾年前我因為胃病找過一位老中醫,當時他給我看完病后,找我要了之前的處方,要完處方后你猜怎么著,他只把之前處方上的一味藥加量。當時我也耐悶,藥都是不是一樣的么,加量還能翻了天不成?”
老嫗病人說到此臉上滿是回味之色:“當時那老中醫就跟我說了一句,劑量一改,整個處方的療效就不一樣啦。”
女病人聞言心情好了許多,半信半疑的道:“請問阿姨,后來效果怎么樣?”
老嫗病人聞言笑道:“你還別不信,我吃了那位老中醫的藥后,一個星期病癥就減輕了許多,真是神奇的很。所以啊,今天廖醫生給你改了兩味藥,加了一味藥,已然是給你很好的處理啦。”
女病人聞言“哦”了一聲,隨即臉現窘迫之色,道了聲謝后,按照廖老中醫的吩咐,拿起處方來到徐君海身旁,讓后者重抄了處方,心滿意足的抓藥去了。
待打發走女病人后,接下來的兩位都是病情簡單的病人,經徐君海看過之后,直接抓藥去了。
趁著這會空擋,廖老中醫笑意盎然的回轉頭來,看著顏書博道:“想起來了嗎?”
顏書博聞言笑道:“早想起來了,您之前考核的時候不是用心神來組成語嗎,當時我可是用心神領會作答,所以嘛心藏神。至于另外一個問題,則是腎藏精。”
廖老中醫滿意的點了點頭道:“那你從‘精神’二字上看出什么了嗎?”
顏書博聞言不禁啞然,尷尬的搖了搖頭:“不知道。”
廖老中醫淡然一笑道:“剛才你說昨天那病號精神不好,不就是說他精、神不好么?而精、神之所以不好,那說明一個什么問題呢?”
顏書博聞言恍然大悟,笑著道:“您是說,藏精、藏神的腎、心功能不好?”
廖老中醫聞言撫須一笑道:“嗯,果然孺子可教也,一點就通。所以,我們在接診病人的時候,大致可以從對方的精神上判斷出心腎方面的情況。不過話說回來,世事無絕對,終究還是要四診合參,才能做最終判斷。”
顏書博撓了撓頭道:“師傅,什么是四診合參啊?”
“四診合參啊,就是即望、聞、問、切四診并用或四診并重,實際上是中醫整體觀念在診斷學上的具體體現。對于全面了解病情,識別真偽,探求本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難經》上云: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圣,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巧。你知道這其中的道理嗎?”
顏書博聞言滿頭霧水,師傅也太看得起自己吧,現在連基礎理論都還沒打好呢,哪搞得懂什么《難經》啊,聽都沒聽說的東西。
廖老中醫似乎不知顏書博心中所想,繼續道:“望而知之者,望見其五色,以知其病。聞而知之者,聞其五音,以別其病。問而知之者,問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脈而知之者,診其寸口,視其虛實,以知其病,病在何臟腑也。經言,以外知之曰圣,以內知之曰神,此之謂也。”
顏書博聽得是云里霧里,但也能猜到師傅想要表達的意思,無外乎是想說“望聞問切”的重要性,另外他從對方話語里聽到“五色”“五音”“五味”“虛實”,這四點,無非就是陰陽與五行。
陰陽還比較好理解,不過五行卻復雜得多,昨晚顏書博看了一晚上,對此始終不得其解,難以揣摩其中的意內在含義。
而今聽得師傅一席話后,全然不敢有絲毫懈怠,即便是難以揣摩,那也得千方百計拿下來,光是“四診合參”里就有三診事關五行里的內容,足以說明五行的重要性。
想到此,顏書博無奈的搖頭嘆息道:“師傅,我現在五行都沒弄懂呢,這四診合參一時半會兒怕是搞不明白啊。”
廖老中醫聞言淡淡一笑道:“萬事不可急于求成,尤其是學醫,更不是一朝一夕能學成的。不過,以你的天賦,應該要不了幾天便能將五行琢磨透,實在不行的話,到時候再來問為師我。”
顏書博聞言笑著“嗯”了一聲,連道多謝。
廖老中醫滿意的點了點頭,將話題轉移到支氣管哮喘的病例上來:“書博,除了精神方面有區別之外,還有別的區別嗎?”
顏書博聞言沉吟了片刻,當目光落在黃濃痰上面時,腦子靈光一閃,趕忙跟張三的癥狀對照了一番,終于有了重大發現,不過又怕說錯,有些猶豫不定道:“我感覺今天這哮喘病人的病癥是熱證,而昨天那病人是寒癥。”
“哦?”廖老中醫聞言雙目一亮,全然不敢置信的打量著顏書博,這家伙才一天功夫便能分辨寒熱病癥,這是他始料未及的,他強行按住心中的震驚,道:“說說你的理由。”
顏書博聞言頗感為難,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判斷對不對,如今聽得師傅問起,也只能趕鴨子上架強上了:“昨天那病人的痰是清稀的,今天病人的痰是黃濃的,而且還大便秘結,依據陰陽屬性表,可以對照分析出結果來。師傅,不知我說的對不對?”
廖老中醫聞言欣喜的點了點頭道:“思路非常不錯,不過列舉的病癥尚值得商榷。尤其是大便秘結,并非一定是熱證,寒癥一樣有便秘。”
顏書博懵懵懂懂的“哦”了一聲,眼下這些信息量對他來說太過龐大,一時半會兒接受不來。
廖老中醫似乎沒有發現顏書博臉上的異樣,接著道:“我看你長進挺快,就多說一句,昨天那病人腰痛、氣虛乏力、畏寒怕冷,乃是肺腎陽虛證,也就是早上你說的里證的虛寒證。”
顏書博聞言雙目一亮,臉露驚喜之色道:“師傅,您說昨天那哮喘病人是所謂的陽虛病人?”
廖老中醫聞言點了點頭道:“沒錯,昨天那哮喘病人就是陽虛病人,你爸是心陽不振外加脾腎陽虛,比他要嚴重許多。”
到此刻,顏書博終于對自家父親的病情有了些許了解,原來是脾腎陽虛和心陽不振,敢情這些病癥等同于西醫里的心衰,只是該診斷有些復雜,不僅有陰陽辯證,還有五臟中的三臟,以他目前這點三腳貓的功夫,跟本就不夠看。
就在顏書博替父親擔憂之際,沒一會兒功夫,剛才那個替廖老中醫幫腔的老嫗病人拿著徐君海開出的處方微笑著走了過來,邊走邊道:“廖醫生,麻煩你幫我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