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中秋白露,路上行人凄涼。
小橋流水桂花香,日夜千思萬想。
心中不得寧靜,清早覽罷文章。
十年寒苦在書房,方顯才高志廣。
書接前文言:傅義方在賈天師的幫助下,二人合力掘寶浙江,于淳安縣的半畝方塘挖走一對兒金蟾,日日以精血飼喂,至此財運更橫,想不發財都難。
但這一對兒金蟾乃是為一方聚財的寶物,在浙江淳安已經鎮守將近千年,雖然早已明珠蒙塵,肉眼凡胎不能識得此等寶物。
可要說平白被人掘走,定也逃不出高人的法眼!
書要簡言,只說那賈天師教傅義方立了個名目,買下半畝方塘所在那一塊地皮,未避免見了天光,泄了月華寶氣,只在深夜挖掘,挖出了一對兒金蟾!此之曲折先不必多言。
只講那金蟾現世,霎時間煌煌如炬,寶氣直插云霄!凡人沒有感應,卻驚動了三百里開外杭州靈隱寺的一位胖大和尚!
胖大和尚本自正在酣睡之際,突然直挺挺坐了起來!
大叫一聲:“哇呀呀,你這妖物現身,怕又要在人間惹出一場塌天大禍!也罷也罷!自是命數安排!和尚爺我今兒個就走上一遭!為民除害!”
卻說這位胖和尚爺是什么來頭?單單他能在三百里開外就知道金蟾現世呢?這位胖和尚爺也是杭州當地頗有名氣的人物。
杭州靈隱寺被譽為江南禪宗“五山”之一。清順治年間,禪宗巨匠具德和尚住持靈隱,籌資重建,其規模之宏偉躍居“東南之冠”。
但靈隱寺為世人熟知,還和一個人脫不了干系,便是南宋時期的濟公和尚。他老人家的故事至今還刻畫在杭州靈隱寺的墻壁上。
您要是感興趣,路過靈隱寺可以自行就去觀瞧,賞飛來峰勝景,觀靈隱寺古剎,受佛禮熏陶,定是心曠神怡。
說起來這位感應到金蟾現世的胖大和尚跟濟公活佛頗有幾分淵源。話說那一日靈隱寺首座云繼法師正自參禪打坐,卻聞寺門外隱隱傳來嬰兒啼哭之聲。
命小沙彌前去觀瞧。片刻,那小沙彌抱著一個綠色綢緞小被包裹著的嬰兒。
這小沙彌抱著嬰兒剛踏進殿門,寺廟中供奉的十八羅漢神像中的第十七尊羅漢轟然傾倒,可把眾人驚了一跳。
這第十七尊羅漢你道是哪一尊?正是當年民間傳說投胎為濟公的降龍羅漢。
說來也奇,這嬰孩抱進殿中頓時止住了啼哭,對著眾和尚咯咯的笑了起來。
云繼法師心說,莫非這孩童乃降龍羅漢投胎,濟公活佛又重現人間?
就賜了這男嬰法名源濟,此中可有一節,您需要明白:一般出家僧人有三個名字,即“法名”和“法號”,以及在家時的俗名。
但應該知道的一個規矩是,“法名”不能隨便人稱呼,只有出家僧人的師傅或長輩可以稱,外人只能稱呼“法號”。
唯有這濟源從小無爹無娘,師傅起了源濟這個法名,后來也做了他的法號,世人皆稱:源濟大師。
自此源濟就留在了這杭州靈隱寺中,從小食量驚人,吃的是滿面紅光,圓頭大耳,僧人中罕有這種體態,可這源濟若光是能吃也就罷了,天下善男信女的香火難道還多供養不起一兩個能吃的和尚嗎?
可他卻生性頑皮,從小游手好閑,難耐坐禪,不喜念經。師兄們說他幾句,他也哈哈一笑,拋諸腦后,置之不理。僧人們向云繼法師告狀提議說這孩子毫無慧根,不如讓他還俗去自尋出路。
云繼法師卻言道:““佛門廣大,既能容道濟祖師,豈有不容源濟的道理?”
這才堵住了悠悠眾口,源濟在靈隱寺長到二十郎當歲,還是整日東游西逛,衣衫不整,袒胸露腹,沉浮市井之中,卻也做了不少懲惡鋤奸,扶困濟貧的好事。
除蝗災,解水患。慢慢降龍羅漢轉世的名號就這么傳開了,民間都管這位源濟和尚叫做胖佛爺,活米勒。
至云繼法師百年魂歸西方極樂凈土之后,源濟和尚的師兄泉光法師做了靈隱寺的主持方丈,這位活米勒也很少外出,歸隱山門。
這日正自酣睡,感應到三百里外的淳安縣一對兒金蟾現世,連呼三聲:“好!好!好!僧爺我尋你幾十載,今日,你既已現身,豈有不將你捉拿的道理!”
手中念珠捻動算來:“貧僧且走一遭太原府助老友一臂之力!”
這才有了后文書“源濟和尚三助翟道爺,傅家宅中煉化金蟾妖!”這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