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天堂向左,先生往右
- 我可能活在夢里
- 琳乃同學
- 4651字
- 2023-03-09 21:03:27
黎書。
黎是眾多,書是道理。
從小就聽村里老人念叨,一個人的名字,往往會影響那個人的一生。
許是受到這種觀念的影響,她從小就很喜歡看書,但村里條件艱苦,除了四大名著就沒有其他的。
這種情況,直到離開村子去城里上大學后,才有所改觀。
大學四年里,她近乎將所有的課余時間都用在了圖書館。
那里面有各種各樣的書籍,囊括了人生中所有的大小道理。
因此,她很喜歡看書。
......
大學畢業后,黎書馬不停蹄回到了養育自己的家鄉,成為了一名小學啟蒙教師。
她沒什么大志向,若能給條件差上不起學的孩子無償授課,很樂意。
當回到村里,卻發現多了個來歷不明的教書先生,是溫阿姨介紹來的。
第一次見面,就覺那男子不是好人,雖是毫無根據的第六感。
溫阿姨雖很有智慧,但基本一輩子都待在村里見識少,許是被人給騙了。
于是在之后幾天里,黎書暗暗與男子較勁,考校了不知多少理論知識。
但令她十分驚訝的是,男子知識面涉及之廣,底蘊充實。
曾在大學圖書館鉆研過那么多書籍,有關于書上內容總能答上來一些。
兩人也差不多大,黎書想,他應該也很喜歡看書。
抱著說不清的想法,時常去找他挑刺,偶爾請教,偶爾探討,關系始終不溫不火。
村里沒接受過教育的孩子有很多,還有溫阿姨從外面帶回來的一些孤兒。
男子很有想法,干勁也足,改建廢棄教室以解決安全隱患,還經常去每個學生的家里家訪......
可他的身份一直是謎,在他的強烈要求下,不讓學生們喊他老師,最后稱呼為先生。
因此,黎書多次旁敲側擊問起他姓名,他卻總是避而不談。
每當問起,就只會回答一句,名字不過只是一個代號,重要嗎?
黎書覺得很重要,那是人與人交往最基本的尊重。
但也許男子有什么難言之隱,或是擁有一段不為人知的往事?
想通后,就沒再糾結名字。
當日子一天天過去,溫阿姨又從外面帶回來一批孤兒。
人不多,都只有兩歲大點,可個個聰明伶俐得很。
男子看起來很激動,主動負責那些孩子的教學以及日常生活,還逐一為其取了名。
那是黎書第一次見他笑,像是被獎勵了玩具的孩子。
村里就兩個老師,學生卻有上百號人,而且大多數沒接受過學前教育,底子特別差。
那些學生里,有一問三不知的,有悶聲不開腔的,還有總是嬉皮笑臉的。
黎書也是人,會有小情緒,耐心會有消磨殆盡的那一刻。
各方面壓力堆積,在某一天的課堂上突然爆發。
她從小就患有癲癇,村里人稱作“母豬瘋”,病發時間向來不固定,也許是受了刺激,持續了好長時間才消停下來。
村里人見她張牙舞爪,個個露出恐懼生疏的目光,還合計著隔離起來禁止所有人靠近,怕被傳染。
同意給關起來的人里面,還有那些學生家長。
溫阿姨恰好不在,而村里人文化程度普遍低下,黎書百口莫辯,被關進了一個小黑屋里。
只有男子不顧他人目光,不僅看望還帶了飯盒。
黎書心里很不解,問他。
他回答得很快,“因為癲癇不會傳染啊,而且你需要進食。”
分明說的全是實話,可黎書就是想笑,還哼哼學了兩聲豬叫。
緊接著,又忍不住向他訴苦,為什么那些學生家長也會同意隔離,甚至不帶半點猶豫。
一直以來,黎書對所有的孩子一視同仁,真的很用心。
男子很懂得安慰人,沒有說什么大道理,更沒有說那些家長的壞話。
他只說一句,“等你出去了,把那些孩子的家長都記個小本本,無償授課改為天價講座。”
黎書知道是故意逗人開心,得到少許慰藉。
之后在被隔離的一周里,相談甚歡,跟男子分享了很多教學方法與理念。
雖沒有提過怎么救她出去,也明白男子人微言輕,說的話不管用。
等溫阿姨回村后,風波暫平,黎書對男子的印象也在不知不覺中有所改觀。
說到先生的課,很特別,每一次都能讓人耳目一新。
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堂課,他先問了同學們一個問題:用什么聽課?
同學們紛紛答,耳朵。
但先生卻笑著搖頭,不,用眼睛。
“用眼睛聽人說話,是對人最基本的尊重,對方還能感受到你的認真。”
“但是呢,如果你不敢直視對方的眼睛,可以嘗試看對方雙眼的中間位置。”
先生如是說道。
還有很多事例,比如他讓孩子們在頭上頂本書保持不掉落,以此來提高孩子們的注意力,甚至連他自己也會跟著頂本書。
那些孩子都喜歡圍著他轉。
先生總能輕易調動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課堂氛圍活躍,課后他甚至還會跟孩子們一起嬉戲玩樂。
這在黎書跟溫碧淑看來,卻是完全無法理解。
師生之間怎么能打打鬧鬧?作為老師的威嚴都沒了。
不過,這年紀的孩子調皮愛動是天性,好在當初跟他一起來的那個小男孩從未逾矩,對他一直都尊敬有加。
先生是黎書見過做事最專注的人,不會被外界環境干擾,瑣事上也就顯得笨拙。
依稀記得有一次臨近晌午,他一邊做飯一邊批改試卷,之后卻忘了廚房里還燒著水。
結果是水都燒干了,鍋和里面的肉也被燒糊了。
自那以后,黎書順理成章負責起先生的一日三餐。
時間慢慢流逝,日子過的很充實。
某天,黎書把自己也當成先生的學生,坐在教室里旁聽。
“嗯,今天與同學們分享的是‘如何才能像小狗一樣開心’。”
她坐在教室最后面,目不轉睛望向講臺上的先生,正對孩子們循循善誘。
“請同學們想一想,小狗一般是怎么叫的?”
“汪汪汪!”
回應如浪如潮,那一張張純真至極的笑臉,令人心情愉悅。
“同學們,‘汪’與‘忘’諧音,小狗想要告訴你們的是......”
“只要能學會忘記,就能少許多煩惱。”
相處那么久,黎書知道先生記性極好,過目不忘也一點不夸張。
何況這句話對現階段這些孩子來說,太超綱了。
先生肯定有心事。
怎么想也想不出個所以然,她有些氣餒的托著腮,目光不由掃過教室里的每個孩子。
這班里的孩子年齡最小,都歸先生一個人照顧,除開有一個笨笨的小胖子,其他人都特別早慧。
這些孩子都很討人喜,但非要說黎書最青睞的,應該是那個叫吱吱的小女孩。
懂事又能干,一直努力想得到先生的夸獎,可貌似不受待見。
說起最令人頭疼的孩子,那就只能是......
教室內,就在其他同學有所收獲之際,就見那孩子突然舉起了小手。
“父父......父親,恕我直言言!”
這孩子不善言辭,可心里想表達的東西卻挺多。
黎書坐在臺下,靜靜看著先生對那孩子輕聲鼓勵。
他耐心十足,不停加油打氣,直到等那孩子說出完整的一句話。
“父親,就大院門口那老黃狗,您瞧它每次沖溫奶奶叫,難道不是‘勿忘!勿忘!勿忘!’?”
很清晰的看到,他沒有反應過來,差點就從講臺上摔下來。
“下課來我辦公室。”
小趙今辭:“???”
當時,黎書極不淑女的笑出了聲。
怎么也沒想到,先生竟會有吃癟的時候。
到了后來才知道,原來那是他給孩子們上的最后一堂課——結業課。
不知不覺中,已經過去半年了。
......
許是預感到什么,也許是見兩人關系日漸升溫,溫碧淑有了撮合的打算。
先去詢問了女方的想法。
黎書心如明鏡,清楚是想以此來留住先生。
這里窮鄉僻壤,像先生那樣學識淵博又出類拔萃的人,遲早是會離開的。
那一天,她沒有經過太多猶豫就點了頭,只不過,好像臉紅了。
溫阿姨還說,女追男,隔層紗。
黎書為此準備一周,翻閱了以前的很多書籍,思考,措辭,反復思考,反復措辭。
直到寫下了一篇,找不出任何差錯的求愛信。
可從未有過類似經歷,真到見面的時刻,也只憋出一句。
“先生,我想與你生活在一起。”
......
成年人的告別,總是悄無聲息。
那天,村里下著蒙蒙細雨,而夏日的雨,用來告別再合適不過。
先生要離開了。
細雨朦朧,他立于村口,穿著一身最為鐘愛的黑色襯衫,看不清面容。
“先生,你要去哪?”
“還沒想好,但不能停下來。”
“那先留下來好不好?我們可以一起教那些孩子,等他們上中學,大學,結婚生女......”
那是黎書第二次鼓起全身心勇氣,應該沒辦法再第三次。
但先生只是微微搖頭,“至少我要去的地方,不是天堂。”
那是黎書第一次哭,心里亂糟糟的,很不是滋味。
眼看那道背影漸行漸遠,她近乎本能的抬腳追上前去。
追了一路,怎么追也追不上,太狼狽了。
直到從后腦勺,傳來了一陣劇痛。
雨勢漸急,瓢潑大雨不期而至。
山間小道,兩邊的灌木叢茂密且濃厚,攜著滔天雨勢譜寫出一陣凄婉詩意。
黎書痛呼著,撐起身子想從泥濘中爬起來。
腦子里暈眩眩的,剎那間,她想到了很多東西。
溫阿姨最近再三強調村外有人販子出沒,已經有不少小女孩失蹤,幸運的是有很多都找回來了......
先生還會回來嗎?
那一刻,黎書只想再往前多走幾步。
在徹底失去意識前,視野中出現了一張不懷好意的臉。
“先生......”
聲音滲透雨霧,卻被瞬間淹沒。
那道黑衣身影仍在雨中穿行,一步未回頭。
......
醒來后,黎書被關在了一個小黑屋里。
身份證,手機等等所有東西......都被人拿走了。
好多天以后,她才得知了一件事實,被人販子以五千元的價格賣到了一個偏遠山村中。
買她的是一個年過半百的邋遢老頭,不會說普通話,方言也聽不懂。
不知這是哪里,也不知該如何自救。
但黎書曾在書中看到一句話,只要永遠不言棄,希望總會出現。
之后的日子里,她始終不肯就范,還多次以死相逼,就連癲癇也再度復發,那老頭嘰里呱啦幾句,就給關進了豬圈。
就這樣一天天耗著,黎書本就是在農村長大的女孩,多少還能忍受豬圈里的臟亂惡臭。
終于在某一天,她找到一次從地獄爬回人間的機會。
那天清晨,趁那老頭酒醉不醒,從豬圈里逃了出去。
已經被關了太久,久違的藍天白云讓人無所適從。
這是一座黎書不認識的深山,像是圈養野獸的牢籠。
她拼了命的向前跑,不停呼救著,跟在后面的惡魔卻越來越多,數不盡,一眼望不到頭。
那些人,全都是來抓她回去的。
就快臨近崖邊時,還是被兩個壯漢抓住了,那老頭姍姍來遲,嘰里呱啦似在道謝。
多日耳濡目染之下,黎書已能理解當地方言。
原來所有人都知道她是被買來的,就只有自己不知道。
自始至終,他們只有一臉的習以為常。
在那一刻,黎書為時不晚的醒悟,這里是法外之地,惡魔的棲居地。
想通這一點,她渾身泛起無力感,突然覺得書上都是騙人的,希望真的會出現?
宛如提線木偶被人拖走,直到余光不經意一瞥,定定怔住了。
崖邊有光升起,照亮那一襲白衣。
黎書不可置信的睜大了眼睛,立馬想看的再清楚一些。
是先生!
先生從不穿白色的衣服,這點她是知道的。
但那張臉,不可能認不出來。
黎書用盡前所未有的氣力,竟掙脫掉了兩個大漢的束縛,一路狼狽的跑到先生跟前。
她喜極而泣,卻不是因這段暗無天日的經歷而心生委屈,只是再次見到了先生。
曾經那半年的相處中,她從未見過先生發脾氣,甚至沒有大聲說過話,聲音總是聽上去那么的令人安心。
一如此時,平靜又溫柔。
“帶她回去吧。”
帶......帶誰?
黎書愣在原地,身后那兩個壯漢追上來,一時忘了掙扎。
對了,先生向來很懂得安撫對方情緒,偶爾也算幽默風趣。
他一定是在開玩笑......
可眼中現實,太過清晰刻骨。
為防止黎書再次掙脫,那兩人用力不知輕重。
手臂逐漸被勒的有點痛,但怎么痛得過心里。
腦子渾渾噩噩,她忘了反抗,忘了自己身處何地。
就在再次踏進地獄的那一刻,仍帶著一絲期待回頭。
遠遠望去,先生于崖邊背光而立,正毫不避諱的直視著,眼神很淡。
他嘴唇微動,似無聲吐出幾個字,你真的太笨了。
黎書聽不懂,從未見過那般平淡的目光。
應該......只是個噩夢吧?
......
這里人丁稀薄,位置偏遠,向外界購買人口以繁衍后代是常事。
于是就有了個約定俗成的規矩,只要能為這里的人誕下子嗣,會被所有人重視對待。
雖然也有不少女孩向命運低了頭,但黎書始終沒有屈服。
時光如白駒過隙,日子一天比一天難熬。
許是性子太剛烈,還患有癲癇,那老頭也就逐漸放棄,任由自生自滅。
不知何時,黎書整個人看上去越來越邋遢,活像個長發亂飄的女瘋子。
起碼在其他人看來,她是有病的,每天就坐在崖邊又哭又笑。
曾閱覽那么多書籍,知曉那么多道理。
可卻不知道,也不理解先生的初衷為何。
年復一年,周圍還能保持清醒的姐妹,說的最多就是想回到村子,回到那個養育并拋棄她們的村子。
自從了解到真相,黎書不敢茍同,到底是心軟了。
又是一晚,她輕輕拍著好姐妹的背脊,溫柔的眸子里滿是成全。
“那么想回家,我來幫你們實現愿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