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恐懼
- 我可能活在夢里
- 琳乃同學
- 3816字
- 2022-04-01 19:00:00
隔日,張臺南起得很早。
制定重建計劃并不是空談而已,需要翻閱大量資料,以各種理論學說支撐,還需要建立實踐模型,每一步都必須經過再三考慮才能投入實施。
自從合約簽訂的那一刻起,這些天他已經做下很多筆記。
迫不及待的讀取女孩的身體指數,心跳正常,血壓也沒有異樣,那是深度睡眠的體征。
看得出身體素質不錯,根據手環上的體征數據顯示,心跳足足到達六次峰值。
前五次都是連續性的,最后因疲倦而強制進入睡眠,最近一次則是六點整,看來前幾天的規律已經影響到了身體的本能反應。
張臺南打算給女孩放天假,隔間里想必已經凌亂一片,等女孩清醒會自行處理。
來到二樓餐廳,才發現陸遲已經在這里等著了。
簡單做好早餐,兩人在餐桌上一時相顧無言。
“那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繁衍生息的進化優勢,也許她現在還有些拘束,過不了幾天便會無法自拔。”
“交感神經會釋放愉悅荷爾蒙,可當你的內心發起抵抗,那同樣也會成為一種煎熬。”
聽到這,陸遲補充道,“那是自我對本我的抑制。”
“沒錯,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就是我們擁有靈魂的證明,因為來自身體上的快感,始終無法突破精神上的束縛。”
已經親身經歷過,陸遲自然相信靈魂的存在。
“人類有兩大基本本能,性與食欲,都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需求,只是不同類型......”
饑餓是對一種需求的應答,而性并不是一種必需品,不過兩者都依賴于內部生理因素,并且都受外部刺激物的影響。
張臺南口中的說法是從邁爾斯的《心理學精要》摘出來的,那是一本心理學教材,也是當年趙清河推薦給陸遲的第一本書。
張臺南對此顯然引發了個人見解。
“但人心本質上是貪婪的,永遠無法得到滿足......”
當人們解決了溫飽,就想吃得更加美味,當見慣了山珍海味,就想給食物賦予別樣的意義,烹飪逐漸演變成了一種別出心裁的藝術。
從珍稀食材到獨特裝盤,再到竹林溪水的用餐環境,這些都屬于飲食的一部分。
性也是一樣,從枯燥乏味到左手摸右手,就想尋求更多刺激。
需求不斷提升,男女之事就不再是為了滿足性而存在,正如烹飪也不只是為了滿足食欲。
兩者都可以用近乎藝術的形式去品味,卻始終被少數人掌握。
“正如所有的藝術那樣,無法用簡單的言語概括,需要沉淀,也需要創新。”
“想要完成一件完美的作品,二者缺一不可。”
一番長篇大論完畢,張臺南看陸遲一眼。
“你應該明白一個淺顯的道理,要想毀掉一個人太簡單,只要你我愿意,可以輕而易舉讓一個人變成搖尾乞憐的婊子。”
“可那又有什么意思?跟圈里那些視作消遣的俗人又有什么分別?”
“自始至終我所希望的,是能打造出一個能成為自己的神的人,那才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作品,也是你我最終的追求。”
那種人完全掌控著自己的一切,從身體到靈魂,對自身了解深入骨髓,任何人任何事都無法對其造成影響,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講,也就是自己的神。
這幾日只要是空閑時間,就會受到張臺南思想上的反復熏陶,陸遲近乎無感。
但有一點,他已經模糊的認為此次合約,將會按照張臺南的想法繼續走下去。
因此他有些萌生退意,提前獲知結局也就沒有了期待。
不過白白蹭飯這些天,臨走前,總得稍微表示一下。
思及此,陸遲跟張臺南打了聲招呼后,走到開放式廚房準備挑選食材。
一打開冷藏室,各類食物塞得滿滿當當,似乎歷來如此。
“張叔叔,其實我廚藝也還行,今天中午不如讓我......”
“別碰它!!!”
猝不及防的怒吼,像是一頭羈押已久的野獸被釋放,朝天際叫囂嘶鳴。
陸遲一時愣在原地,想不通為何突然如此反常。
那并不像是裝出來的,更像是一種來自本能的情緒外泄。
良久,張臺南也意識到有些失態,沒有解釋什么,沉著臉一言不發。
......
對于這種人來說,管理情緒不過是須臾之間的事。
張臺南早已臉色如常,仿佛先前的一幕只是錯覺。
這無疑激發了陸遲強烈的好奇心,待了這么些天,還是首次心生興趣。
“我個人覺著,還算個合格的傾聽者。”
張臺南聞言看向陸遲,目光深邃,聲音不帶任何情感。
“我這里有個故事,關鍵在于......你是否敢承擔聽完的代價。”
敢。
陸遲當然不敢,“嗯,如果聽完要滅口的話,那還是算了。”
張臺南聞言咧嘴一笑,不容拒絕的開始講述。
冷藏在腦海深處的記憶不停亂竄,直到雜亂無章的傾瀉而出。
“那一年,我與最好的朋友相約去國外旅行......”
兩人從小穿開襠褲長大,情誼篤厚,同甘共苦,且都是喜歡嘗試刺激的不安分性格。
出發前,約定好等此次旅行歸來,就各奔東西結婚生子,從此扮演好各自家庭里的角色。
不過在臨行前夕,陸平暉放了他鴿子,后來才得知躲鄉下去了。
最后,他只好拉上另一位好友同行。
與其說是旅行,實則是探險。
年輕氣盛是當時很好的寫照,兩個年輕人決定挑戰自身極限。
“我們去了很多地方,穿越過沙漠,也去過危險的無人區,最后在山野中盡情打獵,過著無拘無束的生活......”
直到與自然災害不期而遇。
他們遭遇了龍卷風,所幸做出了很好的應對,第一時間遠離了汽車,那些挺拔樹木肉眼可及的被連根拔起,與外界通訊的天線也被無情破壞。
“我們待在安全的掩蔽處,眼睜睜看著汽車飛起,那代表著失去了食物儲備。”
人在大自然面前顯得太過渺小。
因之前狩獵次數太過頻繁,導致獵物早已遠離他們的活動區域。
在之后的半個月里,他們既無法向外界求助,也只能以山中野果野草為食,幾乎把能吃的東西吃了個遍。
但兩人互相扶持,患難與共,始終沒有放棄。
根據冷靜分析,至少還要撐住半個月,才有機會等來外界的救援。
長期以來的饑寒交迫,讓交流變少,讓希望變得渺茫,不得不認清一份血淋淋的事實。
“我還很清楚的記得,那是一個晚上......”
即便再身心疲憊,卻無法安睡,擔心見不到明天的太陽。
“他突然看了我一眼,就像現在這樣。”
說到這,張臺南看陸遲一眼。
那是一種無法用言語形容的目光。
“你應該能猜到,后面會發生什么。”
腎上腺素自然而然的飆升,結局活生生的站在眼前。
陸遲聲音止不住地顫,“人終歸還是動物。”
更讓他感到恐懼的是,如果當年真是陸平暉去了......
這份因果關系讓他很難不切身感受,也讓他不可避免的感到后怕。
張臺南驀地咧嘴一笑,神色幾近癲狂。
“你沒有體會過那種饑餓,它會吞噬掉腦子里的所有理智,只剩下骯臟不堪的求存意志。”
若站在張臺南的視角上看,當然不可能坐以待斃,時至今日也不會從語氣中聽出悔意。
除非......
“但你不知道的是,我那位好友的職業是健身教練,擁有十分不錯的體魄。”
主動發難,也許只是為了給對方一個做出選擇的理由。
最后的結局顯而易見,張臺南僥幸回國,卻痛失好友。
重點是還順便證明了:1+1=1。
思及此,陸遲內心久久無法平靜,渾身肌肉止不住地顫抖。
原來這就是張臺南在冷藏室囤積那么多食物的原因,因為那里不僅有食物,還有另一個張臺南,容不得他人觸碰。
經歷過最絕望的時刻,伴隨那等人神共憤的事,同樣也給心理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創傷。
從心理學上講,張臺南的另一半人格,已經被永遠的鎖在了冷藏室里,直到一個能容納它的同伴出現。
講這個故事的本意,陸遲不認為是找個可以傾訴的對象,根本就沒有必要。
他不是心理醫生,也沒有人能治好張臺南,因無法理解其作為。
如果當年是陸平暉隨行,結局會不會發生改變,那已經不是他能去考量的。
但此時此刻,他必須要做些什么,說些什么。
他從不敢直面這種恐懼,那是一種身心無法調控的恐懼。
“從結果上看你做得對,至少你活了下來,那也是你那位朋友希望看到的。”
張臺南愣了瞬,任憑如何去想,也沒想到會聽到這句肯定。
不論這話是否出自真心,他發自內心地笑了。
“哈哈哈......”
“可從過程上看,你錯了。”
陸遲深吸一口氣,盡可能讓聲音平緩。
“如果我猜的沒錯,你當時就看穿了他的想法。”
“因為你讓自己扮演了神的角色,替他做出了選擇,替他人作選擇的權力讓你感到興奮,也為事后付出的代價而恐懼,為卑劣的行徑而懺悔,為你們之間的感情而欣慰......”
“所以,后來你一直想成為自己的神,不被任何外界因素干擾。”
“可你發現根本就辦不到,你無法褪去普通人的皮囊,于是你轉而在別人身上找尋那份感覺......直到現在,這才是你化身捕食者的真實初衷。”
不知何時,淚水順著張臺南的臉龐流下,嘴邊仍掛著癲狂的笑。
“陸遲,其實你跟我一樣,根本沒把人當回事。”
從眼中沒有看到對生命的敬畏,也沒有對死亡的恐懼。
“我很了解你這種人,能做出很可怖的事,也許就是因為已經做過了,才會如此成為。”
陸遲扭頭看向張臺南,笑得老實,眼神卻很淡。
“你是漢尼拔,我不是你,我是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從不做違法勾當。”
恐怕絕大多數人對張臺南的印象,都是跟優雅,風度等詞匯相關。
任誰也不敢相信,真實面目如此可憎。
“不,我能從你身上聞到血腥味。”
“也許連你自己都沒發現,在我講述這個故事的時候,你面部一直處于緊繃狀態,你在恐懼什么?”
那不是因外界而生的恐懼,而是源于自我。
陸遲眉頭皺起,正想驗證話中真假,下一秒卻警醒過來。
當他腦中閃過懷疑的念頭,就已經落了下乘。
“陸遲,你沒有必要否認,你腦子里已經依靠本能的,模擬出了這個虛假故事的結局。”
“因此,我十分確信你跟我是一類人。”
一昧否認也無法說服對方,還容易陷入自辯的境地,陸遲沒再糾纏這個問題。
眨眼間,張臺南又恢復成那個掌控一切的人。
也許正如他所說,那僅是個故事而已,目的只是為了驗證陸遲是否同類。
“我很好奇......你曾經歷過什么。”
那是只有經歷最痛苦,直面最恐懼,才能獲得的領悟。
這樣的人,已經無法用膚淺的看淡生死去形容。
“我曾在一位同齡人身上感受過這份嫉妒,沒想到今天竟會在你身上找到。”
他的確嫉妒陸遲,憑什么能以如此年輕的姿態,就和他站在了同一精神層面,甚至已經超越了自己。
“你說的那人是父親?”
張臺南有短暫的失神,過了好半響才理清頭緒。
“果然......你早就知道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