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宋明找到石匠三人時,三個人正在打磨石鍋,石盆。看見這一幕,宋明還有點驚訝。
于是詢問三人后得知,原來昨天吃了那美味的肉湯后,三人就喜歡上了,可是石鍋,石盆太少了,所以他們想要多打造一些,這樣族人就不用等待太長的時間了。
宋明一聽,也是有些欣喜,每個人都是在為了部落忙活,這樣的部落才能慢慢強大起來啊。
宋明想,就算是自己沒有穿越過來,火部落只要不遇到太大的危險,有著這種每個人都愿意為部落出一份力的打算,遲早也會慢慢強大起來的,自己的到來,只不過是加速了這個進程罷了,自己就像是一個催化劑。
于是宋明夸獎了他們幾句,然后要求他們多打造一點,因為他有用,三人了解自己打造的東西又能制鹽,又可以煮東西吃后,已經是鼓起干勁了,一聽宋明的夸獎,手頭上的工作更是不自覺的快上了三分。
宋明在解決這個事情后,又想必須要提升部落的狩獵效率了。
坐在草地上想了半天,終于想到了一個好方法,這個時代還是石器石代,沒有鐵器,所以像挖陷阱這種東西是用不上了,主要是現在挖陷阱不僅費時費力,還用不了幾次就廢了。
因為沒有稱手的工具,不好挖,光是憑著石鎬和木棍挖土,不知道要挖多少時間。還有就是挖好了,獵物掉進去幾次之后就不起做用了,因為它們已經知道哪里有危險,就不會往那里走了。
這樣很多傳統的狩獵方法就不起作用了,似乎就只有追逐獵物,投擲石矛這種笨辦法了,可是這樣一來想要提升狩獵效率,就必須加大青壯年的投入,就是增加狩獵人手。可是這又是一個死循環,部落已經是派出最大能狩獵的人手了,剩下來的要保護部落不被入侵。
可能弓箭是個好辦法,可是現在沒有好的動物獸筋,僅憑彎曲樹枝然后套上一些有彈性的藤條,這樣做出來的弓箭,最遠的距離可能也才射三四十米,這還是最遠距離,而不有效的殺傷射程,有效殺傷射程可能才有十幾二十米。
這樣算下來,還要考慮動物的皮厚,這種弓箭造出來可能只可以射穿動物的皮,連造成最基本都放血都做不到,還沒有考慮到原始人的射箭精準度,還沒有長矛實用。
所以在沒找到合適的獸筋前,宋明是不打算造弓箭的,不然造出來只能打麻雀嗎?可能連麻雀都射不準。
所以宋明換了一種思路,最后終于找到解決辦法了,那就是造網,反正樹林里藤蔓多,用藤蔓造網即簡單又實用。
到時候用部族睡覺用的草造一根草繩出來,在用藤蔓造出的網,工具就齊全了。
宋明的想法是把人分成兩隊,一隊追逐獵物到另一隊埋伏的地方,到時候看見獵物一來就將繩子一拉,這樣獵物就會被絆倒,這樣前面的獵物一倒,后面的就亂了陣腳,勢必會發生踩踏事件,再將藤蔓做的網向獵物一扔,網住它們,再沖上去用矛亂刺一通,就能捕獲很多獵物了。
當然這只是宋明想像的美好情況,到時候怎么操作就是那些經驗豐富的獵手們的事情了。
不過,想必比追逐獵物投擲長矛是絕對要穩妥的,比起原來的狩獵方法絕對是要好的。
就這樣確定了接下來的事情,宋明就開心了。這時正好申和人抬回來了一框紅薯,這正是申昨天晚上回來報告給宋明發現的紅薯。
他和笛一大早就帶著孩子去挖這些紅薯了,現在剛好挖完搬回來,都快搬完了,宋明去看了一下,這次發現的紅薯又是差不多五百來斤,比上一次發現的還要多。上一次也只有四百來斤的樣子。
這樣加上紅薯干肉,部落到現在儲存的食物差不多有個一千二百來斤了,這其中紅薯差不多九百多斤,干肉,在加上外面還在晾曬的,就只有這么多了。要是宋明沒發現紅薯,就只有干肉了。
只不過這些食物也只夠部落生活半個月,當然這是以前的算法。現在有鹽了,再加上宋明的肉湯法,所以這些應該可以供應部落二十來天。
知道物資情況后,宋明心里更有底了,于是宋明把要求給申和笛一說,他們就乖乖照辦去了,宋明只說了一句,我要造新的狩獵工具。于是兩人都迫不及待的帶著幾個孩子去收集藤蔓去了。
宋明又開始讓在部落里閑著的婦女去收集他要的干草,這些婦女的日常工作就是處理獵物,晾曬肉干,鞣制獸皮,作為族人遮身的衣物。還好宋明穿越過來是有獸皮以衣物的,不然要是穿越過來,發現連衣物都沒有,自己的小小明就裸露在空氣中的話,自己怕不是得羞愧的一頭撞死在部落的石壁上。
待到干草收集好后,宋明就讓他們跟著自己學編草繩,拿三根草然后慢慢的編,不一會就編好了,幾個被叫過來的婦女也是有樣學樣,很快就上手了,不然怎么說女人是心靈手巧的呢?
在編了幾根后,宋民又拿編好的三根草繩在像原來一樣重復一次,這樣來個好幾次就是為了使草繩更結實,讓它不至于在攔截獵物時,被獵物的巨力扯斷。
就這樣,過了一個多小時,宋明的第一件狩獵工具草繩就制作好了。
這時侯天色也是黃昏了,申和笛也把宋明要的藤蔓收集齊了。
于是又繼續教婦女們編網,這個就有點復雜了,因為宋明要考慮網的大小,還要考慮網間距,在制作的過程中,狩獵隊也是踩踏著夕陽的余暉回來了。
部落里又是一陣熱鬧,該處理獵物的去處理獵物了,宋明繼續編他的網,最后終于在開飯前編好了,這時天都黑了好一會兒了。
宋明制作的這張網大概能網住六乘七的地方,就是四十二個平方,但是考慮到動物的體型,到時候能網住二十來個平方就不錯了。
在吃過晚飯之后,宋明又拉著巫和族長還有制鹽司令巖,當然這是宋明自己的口嗨,把接下來要先做的事給他們講了以后,問他們怎么看。
幾人都覺的沒問題,族長更是舉雙手贊成,因為他已經兩天都沒有帶回足夠多的獵物了。宋明又給他說了新式狩獵工具,和傳授了新式狩獵方法。族長更是樂的合不攏嘴。
然后巖說了一個事,就是那的泥土都被挖出一個坑了,因為是濕潤泥土,比較好挖,現在里面都有半坑水了,不好挖泥了。
聽了這些,宋明當即決定把制鹽作坊地搬到那里去,反正也不是很遠,到時候直接用那里滲出的水制鹽,因為宋明知道這是地下的天然鹵水滲出來了。
后世的四川的井鹽,就是依靠地下鹵水提煉的。
在解決這些問題后,眾人都去休息了。又是一個吵鬧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