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皇帝死后,太子朱常洛繼位,改年號泰昌。
朱常洛在政治上還算比較不錯的,革除了前朝的弊政,又提拔了幾個賢臣,但是沉迷酒色的問題也發生在他身上。
泰昌元年九月,距離他登基才剛剛過了一個月,朱常洛縱情過度,引發疾病。鴻臚寺丞李可灼說自己有一枚仙丹可以治好皇帝的病,但是沒有人敢替皇上做主啊,就把這件事告知給朱常洛。
朱常洛覺得反正自己也危在旦夕了,死馬當成活馬醫,便要李可灼把仙丹送進了皇宮里。過了幾個時辰,李可灼便拿著一顆紅色藥丸給朱常洛服下。
吃完以后當時沒感覺有啥異常,可過了幾個時辰,李可灼勸說皇帝再吃一丸,朱常洛應允,又服一顆。
幾日后,朱常洛突然駕崩。根據分析,這種紅色藥丸和嘉靖皇帝服用的“長生不老藥”差不多,都是用秋石、人乳、辰砂調制而成,藥性燥熱,本來就虛弱的朱常洛在藥物的反應下暴斃。
朱常洛僅僅在位一個月,廟號明光宗。
朱常洛死后,太子朱由校繼位,改年號為天啟。朱由校在位期間,著名太監魏忠賢專權,大肆制造冤獄。同時,魏忠賢迫害百姓、激化社會矛盾,導致民變突發,進讒言讓朱由校罷免了忠臣熊廷弼,導致后金攻破沈陽、遼陽等地。天啟元年,后金再度南侵明朝,迫于無奈,朱由校再度啟用熊廷弼,但這做法讓魏忠賢不滿。最后,在以魏忠賢為首的宦官集團下,熊廷弼被殺害,大明局勢十分危急。
天啟六年,袁崇煥大破努爾哈赤,取得了巨大的勝利。但京城卻發生了巨大天災,狂風席卷整個京城,數萬房屋被毀、百姓死亡兩萬余。入夏后,山東等地爆發蝗災。入秋后,京城等地又爆發洪水。據史料記載,“災后,男女皆裸體,衣物器皿飄落各處,死傷慘重。”都說天災頻發乃天子無道所致,天啟皇帝朱由校迫于輿論壓力不得已下罪己詔,并大赦天下。
年末,江西、河南等地再度爆發洪災,山東蝗災蔓延至江北等地。大明上下民不聊生,朝廷內外危機四伏。
天啟七年,朱由校在魏忠賢的陪同下到西苑水中游玩,不慎跌入水中,險些淹死。雖然被救,但卻全身水腫,臥床不起。八月二十二日,天啟皇帝朱由校駕崩,時年二十三歲,廟號明熹宗。
朱由校死后,其弟弟朱由檢繼位登基,也是明朝最后一個皇帝。
朱由檢是朱常洛第五子,天啟七年繼位,次年改年號為崇禎,是為崇禎帝。
可以說朱由檢雖然是最后一個皇帝,但明朝滅亡卻不能全怪罪于他。
登基以后,朱由檢平反冤獄、厲行節儉、大力清除閹黨。但是由于朱由校留下的爛攤子實在是難以收拾,所以出現了農民起義的大爆發,并且全國各地天災不斷,關外后金勢力越來越大,整個大明朝已經搖搖欲墜。
努爾哈赤死后,皇太極改后金為大清,自立為帝,開始了進犯明朝的戰爭。
崇禎三年,朱由檢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冤殺了大將軍袁崇煥。當皇太極的反間計成功之后,清軍便一連攻破永定、灤州、遷安等地。因為崇禎帝的疑心,導致袁崇煥被冤殺,這等于自毀長城,袁崇煥雖有報國之心卻也只能含冤赴死。
崇禎七年,皇太極決定向太原和大同用兵,同時蒙古察哈爾部也積極配合皇太極。
崇禎十一年,皇太極以明朝拒絕合議為理由,再度引兵南犯。多爾袞、阿巴泰、豪格等大清將領向明朝大舉進攻。明軍派兵抵抗,被清軍擊敗,薊遼總督吳阿衡被多爾袞斬殺。
崇禎十五年,兩路清軍長驅直入,很快在薊州會師。隨后,清軍又攻占霸州、河間、保定等地。
經過多年的征戰,滿清八旗先后攻占八十八座城池,擄掠人口三十七萬余,金銀不計其數。
崇禎帝任用洪承疇為將,反擊清軍。八月,雙方放生了多次激戰,但明軍雖然占優勢卻仍舊沒有大勝。隨后爆發松錦之戰,洪承疇命令白廣恩、王樸、唐通、吳三桂、馬科等總兵支援。
松錦之戰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九月,皇太極病重,清軍匆匆撤回沈陽。但經過松錦之戰和松山之戰后,明朝已經沒有了大舉反攻的實力,洪承疇被困松山,既無糧草、也無援軍。
皇太極死后,清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繼位。崇禎十七年,李自成在西安僭越稱帝,建立順朝,年號永昌。由此拉開了明末起義的序幕。
崇禎帝朱由檢雖然有心力挽狂瀾,拯救大明,但其為人過于暴躁,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再加上其性格剛愎自用,性情多疑,導致繼位初期所取得的政績也慢慢喪失。
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的順軍打到了昌平城下,崇禎大驚,召群臣商議,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人能夠幫他,走投無路之下,朱由檢和太監王承恩來至煤山。
經過一夜奔波,已是狼狽不堪,他望著升起的太陽萬分沮喪,面對著山上的壽皇亭,不禁言道:“諸臣誤我,大明江山已歷二百七十余年,竟喪于朕手,朕無顏面對列祖列宗。”
說完,朱由檢解下衣帶,在樹上準備自縊,臨死前對王承恩言到“待朕死后,以發覆面,仍賊分裂朕尸,誤傷百姓一人。”
大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3月19日,大明崇禎皇帝朱由檢在煤山殉國自盡。時年三十四歲,廟號明思宗。
朱由檢用實際行動做到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此后明朝進入南明時代,滿清入駐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