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 山間私塾
- 黑貓1992
- 2536字
- 2020-04-02 18:44:16
和眾人告別后,我們從剛才來時的城門出了城。雖然我們也可以翻過城墻直接出城,但怕引起城中官員警覺,所以我們還是決定隱秘行事。
離開城門一段距離后,我們徑直向北,全力奔行。每到一個村鎮,我們跟當地人打聽一下方位,順便了解一下災害情況。
果然如弟弟所言,臨城以北,所有村鎮的人都不知道臨城受災的狀況。上游雖有降水,但影響卻不是很大。我們用盡全力奔走了半日,約走了400里,按照這個速度,再有兩日,便能抵達京城。
雖然心里很急,但我深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入夜時分,我們決定在野外找塊地方休息一會。到了半夜,頭頂突然雷聲大作,緊接著大雨便傾盆而下,巨大的雨點噼里啪啦砸在周圍,我們兩人從頭到腳被淋了個遍。
我們四處搜尋了一番,找到一個山洞,然后躲了進去。
靈兒趴在我的懷中,瑟瑟發抖,也不知是冷的還是被雷聲嚇的。
至少先保證溫暖吧。我試著放出靈氣將我們全都包裹住,然后回想自己在床上睡覺時候的那種溫暖的感覺,將這種感覺賦予靈氣。
看來溫暖的概念確實奏效,靈氣變得稍微溫暖了一些,只是潮濕的衣物仍然貼在身上,也不好受。
有了剛才的經驗,我又嘗試著在腦海中回想烤火的感覺,賦予了靈氣更高的溫度。隨著溫度升高,衣服很快烤干,此時我們窩在山洞中相擁而睡,也絲毫不覺著寒冷。
次日清晨,雨終于停了下來,我們再度啟程。
雨后的山路極不好走,強化后的雙腳很容易便會在地上踩出個深坑,這樣反而不便于趕路。不得已,我們只好走到大路上,趁人少時用靈力趕路,人多則避一避。所幸一路上來往游人甚少,我們這一路走得也算是順利。
到了傍晚,灰色的烏云又從四處飄蕩而來,窣窣細雨悄然落下。這次我們也有了經驗,我們再次尋得一避雨處,躲了進去。
這綿綿的細雨不同于昨日的暴雨,照這個勢頭,連續下個一兩天恐怕都沒問題。若一直等著,只怕救災的事情要被耽誤,但如果長時間在雨里奔走,只怕我們兩人也吃不消。
晚上姑且還是先休息吧。我又重復昨天的方法,把靈兒抱在懷里,安撫她入睡。
靈兒自化形以來,便一直和我形影不離,我一直都把她當作我親生的妹妹一般。此次北上入京,如此辛苦,也不見她有一句怨言,只是默默跟隨,心里還是有些觸動。強化靈雖然能使肉體強勁,但這連續趕路,想必精神上也是十分累的,再低頭看看,我們倆的鞋子都磨破了。我有些心疼地輕撫著靈兒的腦袋,用力地抱緊了她,然后又開始擔心起外面的雨。
前往京城之事,十萬火急,明天一早無論如何也要繼續北上才行。如果能像先生那樣,將靈力化作自然之物,擋住這些雨水應該不成問題。
我將右手伸到雨中,仔細感受雨水在手中的質感。雨水接連不斷,落于指尖,落于手心,落于手腕,帶著絲絲寒意,一下一下輕擊在我的皮膚上。我用心體會著雨水的落下,流動,直接在右手上形成靈氣團,再將概念混入其中。在我的感知中,手中的靈氣漸漸化為了雨水,只是這團雨水并未落下,而是受到我意念的控制,仍然保持著靈氣球的形狀。
見此我心念一動,水球鋪平展開,化作一張薄薄的圓形水幕,懸浮在我手上。從天而降的雨點紛紛擊在水幕上,好像雨點落在屋頂的瓦片上一般,紛紛碎裂開來,隨后匯成水流,緩緩流下。接著我再一動念,水幕的性質再次改變,落下的雨水紛紛融入水幕,就像雨水落入湖泊。水幕越來越大,我將手掌握起,又向遠處一推,便將這水球扔了出去。
成了!
我一時性起,又將右手按在地上,感知地下的水流。找到水流后,用意念控制水流從地下涌出,幾條水流噴涌而出,來回交錯,輾轉騰挪,有如龍飛鳳舞。玩了許久,我也產生了倦意,便散了水流,低頭睡去了。
第三日清晨,我眼睛還未睜開,就聽到林中到處都是晨鳥的啼鳴。喚醒靈兒后,我們再次踏上行程。
雨在昨天夜里不知何時已經停了,大路上早已不見一點痕跡。我們一路奔馳,終于在傍晚時分抵達了京城。京城不同于臨城,門口站著兩隊士卒把守盤問。我們跟著隊伍來到城門邊,一旁的士卒看我二人這一身行頭,眉頭一皺,走上前來,便要盤問。
我在路上就想好了說辭,“我姐妹二人乃是附近小民,家中蒙難。家中長輩臨終前,寫書一封,讓我等將此信交于御史大人,請他幫我們上訴冤情?!?
那士卒半信半疑,伸手道:“那信呢?”
我從懷中取出那封信,信封上正寫著,“劉長青御史親啟”。
士卒接過信件,正要查看,我趕忙阻止道:“大人,不可拆啊。若見這信被人拆過,御史大人到時候怕是要怪罪我們啊。”
他聽著有理,但仍心存疑慮。
見他如此多疑,我又說道,“不如請大人陪我同去御史府,直接請御史大人當面拆信再做定奪如何。御史大人嫉惡如仇,若大人能幫小女子申訴冤情,想必以后也能得御史大人高看一眼不是?”
這士兵見信封上御史姓名如實,上面的字也頗有風范,即使非官非富,至少也不會是什么一般人,想來不會有假,便道:“如確有冤情,自然是大事。待我稟明隊長,再與你同去?!?
說完他拿著信跑到一邊,跟隊長比劃了起來。不一會,隊長也隨著他走了過來,咳了兩聲,正聲說道:“經我宋英明察,你確有冤情,我這便派我的心腹宋青護送你前去。不必多禮,此乃我分內之事。”
聽他刻意強調他們二人的名字,我雖然心里發笑,手上還是行了謝禮,再三謝過之后,便和宋青同去。
宋青調來一輛馬車,讓我二人上車后,便趕車徑直前往御史府。到了御史府前,我們還未下車,宋青就蹦下了車,拿著信就沖上前去,對著門口的仆從大喊:“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御史府的下人也是輕車熟路,慢慢問明情況后,一人負責安撫,一人忙進門通報。
不一會兒后,只見一人急匆匆從御史府中沖了出來,抖著手中的信問道:“送信之人何在?”
宋青見是御史,本要迎上去,一聽他這么一問,忙指向我們二人。
御史連忙前來問道:“此信確實是我恩師所寫。恩師所言,定然為真。只是兩位是如何在這短短幾天之內,將信送來的?”
我行了一禮,回道:“御史大人,我二人只負責送信前來。其余事等,概不會說,也請你不必問。還請御史盡快上報朝廷,前往賑災吧?!?
御史連連點頭稱是,便讓下人安排車輛,前去皇宮通報了。
一旁的宋青待御史離去后,上前問道:“不知二位小姐,接下來有何打算?”
我也還想看看后續結果如何,便回應道:“我們在此等候御史大人,看看結果如何?!?
宋青一拍腦殼,說道:“御史大人此去皇宮,少說也要三兩小時。不如小人請二位去酒樓先吃點小食,再來等候可好?”
聽他說得也有道理,正好我也想去看看京城的樣子,于是就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