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夏回去之后,也徹底放開了手腳,蘇浩新寫就的四篇新的童話故事各個精彩,《罐頭小人》想象力天馬行空,切合了所有孩子的愿望,結尾處校長和父母的表現,也是滿滿正能量,既有對孩子教育的方面,又有和孩子相處的方面,更有老師對待所謂好學生差學生的態度,還有對現行的應試教育方面的思考,簡直叫人不敢相信是一個孩子寫的。
這是從一個孩子的角度,從一個童話的角度,來敘述一個精彩的故事,擱到未來網文,這就是相當于,給孩子一個金手指,是廢柴流,隨身老爺爺流之類的經典橋段糅合到一塊,擱到九一年末那個娛樂剛剛發展的階段,震撼之大無法形容。
而之后的《龍珠風波》和《鮑爾歷險記》也是精彩依舊,天馬行空般的以古代傳說中華夏人的圖騰龍為引子,引出了現今國內鬧得沸沸騰騰的和文物販子相關的新聞,切合了實際,又加上了金手指,通篇正能量,又完美的切合了教育部宣傳的根本目的。
“得到了官方支持,再加上《趣味少年》天生具備的優勢,全國大賣指日可待了,接下來看自己的手段了。”李仲夏拍了拍手中的稿子,眼中充斥了躊躇滿志的斗志。
李仲夏這邊是斗志滿滿的做大《趣味少年》,兒而蘇彥成兩口子卻暫時拋開了生意上的事,全力關注著三晉省的各種報刊雜志的發展,畢竟從這兩天的經歷來看,蘇浩以后又什么成就先不說,單是現在這幾本書經營好了,就是上百萬的收益,對于現在的蘇家來說,絕對是天大的事情,還有什么能夠比這更重要的?
果然第三天之后,《趣味少年》新一期發行,就在全國統一上市,李仲夏動用了自己全部的關系網絡,就連十幾年沒有怎么見過面的同學都發動起來,而其他的編輯也被徹底發動起來,王學年因為已經簽下了《舒克和貝塔歷險記》自然是希望能夠大賣,趁此機會,也把自己的關系網絡整合了進去。
而從半截開始看的《舒克和貝塔歷險記》也依然很精彩,全國很多少年兒童被深深吸引,故而《趣味少年》這幾個月在全國范圍內鬧得動靜挺大,不少家長看到此刊上架銷售,也就順手買了一本,打算回去讓孩子看,卻沒想到一發不可收拾。
不少孩子和他的小伙伴們看了后面的,想著結尾,也想著開頭,纏著父母要看,就在這樣吵吵鬧鬧之中,過了半個月,《趣味少年》新的一期開始發行,結尾處李仲夏打了兩個廣告,一個就是作者蘇家大少新書《皮皮魯和魯西西總動員》將會在下一期繼續連載,精彩繼續。
另一個則是三晉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了《舒克和貝塔歷險記》一書,分為上下兩冊,又分為少兒版和青年版,少兒版帶拼音,就是為了讓學會拼音的孩子能夠自己獨立閱讀。
這兩則消息一發,頓時引發了轟動,現在的時代,承上啟下,人們的日子剛剛好轉,在國家的大力宣傳下,就開始了關注精神文明的發展,再加上孩子的教育方面,所以家長對孩子的投資可是不小。
但是蘇浩在簽約的時候,就已經專門提出了,不想被人打攪,故而不管外面的鬧得多么轟動,蘇家大少成了多少少年兒童的偶像,他自己的日子依然過得舒舒服服,眼看著再有兩天就要過年了,作為重生以來的第一個春節,也是和地球平行時空的第一個春節,蘇浩表示非常期待。
“浩浩,明天就要回老家了,今天帶你們幾個出去買衣服去,我們浩浩成了大作家了,自然就要打扮的漂漂亮亮。”郝心蘭拉著蘇浩高興地說著。
一說買衣服,蘇浩頓時就有點痛苦,這個年代的衣服,簡單樸素的要死,又是大冬天的,不管什么樣的衣服,只要穿到身上,也就是顏色不一樣的小熊而已,有什么好買的,但是郝心蘭卻樂此不彼,好像把蘇浩打扮成五顏六色的小熊就是她的最愛了。
經歷了一天痛苦的逛街歷程,蘇浩就差口吐白沫了,真不知道這時候的龍門縣又小又破,有什么好逛的,但是郝心蘭女士就是能夠逛出一朵花來。
滿心期待的蘇浩,好容易撐到了大年三十,一家人一起包了餃子,然后開始守著那一臺十六寸的小彩電,等著看電視,而等到有些熟悉的春節聯歡晚會的字樣出現,頓時破滅了蘇浩所有的期待。
“考之,沒想到春晚生命力這么強,時空都換了,竟然還存在著,好在明星八成都不一樣了,一樣的那些也印象不深,顯然不是什么名人,倒還算有點新鮮勁,小品也不過,相聲也很霸道呀。”
經過了半年的適應,從各個渠道接觸到現在的信息,蘇浩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象,越是影響力大的人物就越不可能在這個世界上重現,但是只要影響力大到超出想象了,大到全球聞名,大到影響真個世界走向,又會安全無事,能夠平安的成長。
這一點表現最明顯的就是明星了,前世的大明星現在蘇浩一個沒見到,那些有名的作家,尤其是現代作家,一個沒有。
電視里的節目一個接著一個,爺爺奶奶和父母笑的合不攏嘴,弟弟睡的香甜無比,妹妹則是不斷地往嘴里塞著瓜子糖果之類的小零食,蘇浩則是神游天外。
等到回過神來已經到了十二點,春晚也結束了,小蘇悅吃了一堆零食,正愁眉苦臉的揉著肚子哼哼唧唧,眼睛還不舍的看著盤子里的零食,可惜奮斗了四個小時,早就已經吃不下一丁點了。
“好啦,十二點了,趕緊睡覺了,明天六點就要起床,一整天都要忙的。”蘇彥成輕聲說道,沒敢吵醒熟睡的小蘇然。
果然之后的幾天和前世過得一般無二,先是挨家挨戶的拜年,我們的大作家蘇浩小同學也不能免俗,接著就是走親訪友,到了初三是那些姑姑們回娘家,初四是父母帶著一家子去姥姥家。
蘇昊的爺爺奶奶一共有五個孩子,四女一男,父親排行老三,除了最小的姑姑打小就送給了一個親戚家當孩子,其他三個姑姑都已經嫁人了。
對于這幾個姑姑,除了二姑之外,其余的人蘇浩是恨之入骨,在他上一世,蘇家幾經沉浮,但是一共經歷了兩次最大的低谷,對蘇浩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第一次是蘇浩初中畢業上高中的時候,父親養了輛長途大巴,一個人忙不過來,就把大姑父叫了過去幫忙,卻沒想到埋下了禍根,
父親本來就心軟,容易相信人,所以那輛車幾乎就完全交給了大姑父去管,結果就吃了個大虧,等到一次意外之中客車著火之后,不單燒了大量的貨物,按照大姑父的說法還燒毀了隨車的五萬塊進貨費,只這一次就是十五萬的損失,再加上大姑父拿出來的一個賬本,算來算去,竟然還倒欠了他三萬塊,這十九萬在兩千年初放到一個普通家庭,絕對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
蘇浩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上學的去的時候,父母竟然拿不出兩百塊錢的生活費,唯一記得就是那一次蘇浩在學校考了第一名,因為上得私立初中,學校獎勵了一千元的獎學金,就是靠著這一千元,他們兄妹三個才有錢去學校,剩余的錢堪堪夠母親的生活費。
之后父親低價出售了兩輛車和所有的證件,以及行車路線,還完了所有的錢,之后重新開始折騰,過了兩年才慢慢的緩過來,只記得,那時候天天有人來家里要賬,過年的時候都不得安寧。
而緩過來之后,父親和三姑夫合伙開辦了一個小煉鋼廠,兩年之后不知道因為什么原因,散伙了,但是沒有正規的財務制度,賬務分不清楚,隱約記得還是家里吃了虧,剛剛緩過來的經濟又一次陷入了低谷。
而到了此時父親已經年過四十,再也沒有了以前的沖勁,靠著人脈拉一些小工程或者打打麻將,母親到時非常堅強,做過美容、開過飯店、開過服裝店,折騰到蘇浩死前,也沒有再折騰出什么名堂,家里的日子過得不溫不火。
但是這兩次的失敗不但耗光了父親所有的沖勁,也把家里給折騰的一干二凈,徹底打消了蘇浩吃老本的美好愿望,只能夠辛辛苦苦的一個人拼搏,但是一個人在外拼斗,沒有人脈,沒有好學歷,一個三流大學畢業生,艱難可想而知,直到重生前,也不過就是混了個溫飽而已。
所以對這兩個姑姑蘇浩是恨的咬牙切齒,盡管上一世已經和他們斷絕了來往,但是蘇浩現在卻還是恨意猶存,不無報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