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雨過天晴
- 一身皆是月
- 修煉日記
- 2019字
- 2020-03-31 11:18:17
一夜疾風驟雨過后,小雨又淅淅瀝瀝下了四五日。山下桃花摧折殘敗,空谷山澗里,一聲云雀驚啼,天終于放晴了。
孟長寧跨過臥房門檻,迎著朝陽伸了個大大的懶腰,白云團團,山峰青翠,上逾山的春天終于要到了。孟長寧也要忙活起來了。
她到堂內揭掉蓋在滄霽天尊身上的雨布,一邊收拾一邊問候他:“滄霽天尊,幾日不見,你可還好呀?”
潮濕的蒲團也要拿出去晾在院子里,天一晴,三月中的陽光亮的讓人有些睜不開眼。屋頂上的洞投下一束沾著水霧的陽光,折映出明明滅滅的七彩光線,交織其中。
那道光,打在滄霽天尊的身上,一定是輕輕暖暖的罷。孟長寧心里歡快,沖堂內甜甜一笑。
忙完后,孟長寧背起雙手,立在院中,雨后空氣清新,深吸一口,沁潤入到五臟六腑里去了。風輕日暖,她不由閉上眼睛,享受這山野的饋贈。山風與自由,槐清觀和美酒,乃一生所求。
再過幾日就是三元節了。三元節是道教的大節日,當今天子尚道,每年這一天都會到皇家道觀禮拜,說起皇家的道觀,玄鑒觀,就在上逾山的另一個山頭上,與槐花清觀隔的不遠。從前的槐清觀可不輸它。
三元節這天,皇帝拜過祖師后,玄鑒觀會對民間開放,達官顯貴,富商巨賈,學士名流,婦孺百姓,整整一天玄鑒觀香火絡繹不絕。從槐清觀看過去,就像是山里起了霧靄,香霧濃白太陽曬不化,山風吹不開。
啟明國上下道教蔚然成風,連槐清觀這天也會來不少香客,寥寥幾個記得滄霽天尊的,另一些是隔壁玄鑒觀排不上隊的。
怎樣都好,來者都是客,而且三元節來的香客從不吝嗇功德錢。
額,若是師父還在,聽到這句話保準要訓斥她了,師父經常教導她,道門弟子不要把錢掛在嘴邊,滿院的師兄弟也說錢財是身外之物,可是沒錢的時候大家活不下去都走了。錢還是很重要的。
大師兄是最后走的,前年秋天他走的時候一個勁兒搖頭:神死道將焉存?
師父的墳在山腳下,孟長寧跟著師兄下山,一前一后,那年的秋草到她齊腰高。
師兄走在前面哭的戚戚艾艾,穿行在山草叢中,草尖尖銳,扎在皮膚上疼一下又很快消失了,剩下撓不著不知在哪的刺癢,一下又一下,叫人心里發火又委屈,孟長寧使勁撥開著長矛草,一腳一腳,眼淚掉個不停。
長風勁落日圓。
大師兄跪在師父墳前失聲痛哭,不停地磕頭:“師父,弟子對不起您!弟子守不住您的衣缽。弟子對不起您……”
孟長寧知道大師兄心中有愧,師父彌留之際囑咐他要打點好道觀,把他們這一支發揚光大。可三五年光景,槐清觀已如一座空廟。
霞色血染。孟長寧回望向山頂的槐花觀,古樸莊嚴,她自幼在這里長大,見過它的一年四季,吃過它的槐花和野果,可沒有哪個秋天像今年這般蕭索,枯草掩映,在她視線里搖搖漸漸模糊成一團淚。
大師兄哭的兩眼紅腫,一臉的凄涼與不甘,他同師父一樣,布道講學,教化民眾,是他心中最崇高的事業。
光線漸暗,天色不留人。大師兄抬起袖子擦淚,一道未擦去,另一道又流下來。
他起身拉起孟長寧的手:“小師妹,師父生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你放心,師兄會好好照顧你。”
孟長寧攥起袖子,替他擦了擦眼淚,大師兄苦笑一聲,拉起孟長寧欲走。
孟長寧喊住了他:“大師兄,我不走了。”
道觀香火一滅,意味著連祖師帶門宗一同死去。孟長寧深愛著這個地方,不忍心看著它慢慢結滿蛛網,從此無人問津。
夜露清涼,孟長寧坐在堂下臺階上,托腮舉望,滄霽天尊的星宿還是黯淡無光。
憶起往事,她心里一陣難受,也不知道大師兄下山后去了何處,他找到救道觀的法子了嗎?或許,他快回來了罷。
大師兄答應過她,他一定回來的。她滿懷希望,所以這兩年,等的孤獨卻也毫無怨言。
翌日清晨,孟長寧梳洗整齊后下山去請工匠,三元節這種大日子,屋頂總不好破個洞罷。
上逾城是皇城,天子腳下,十里長鋪,滿目琳瑯,孟長寧隨著熙熙攘攘的人群,迎著晨曦,在集市中半是閑逛半采買。
香燭、黃紙、朱砂道門三寶不可少,路過一家茶鋪時,她忽然想起,那日沈第卿來竟沒有請他喝一盞茶水。
三元節的香客,遠道而來,總不好讓人家連口水都喝不上罷。
掂了掂錢袋里的銀子,孟長寧走進了茶鋪,廬山云霧、子午仙毫,龍井,滇紅這些名貴茶她是看也不看的。思及往日師父在時,用的也不過是本地的毛峰。
此時,掌柜的正在煮茶,一個小紅爐子,咕嚕咕嚕的滾著泡,掌柜的揭開爐蓋,頓時茶香四溢,他滿意的點點頭,將蓋子蓋回去,以布墊手,提起爐把兒,手一傾,將碧綠透亮的茶水倒在幾個白瓷盞中。
掌柜沖孟長寧招招手:“小道長,來嘗嘗今年的新茶!”
“謝謝掌柜。”孟長寧走過去端起一盞,茶水滾燙,小泯一口,便覺齒頰留香。掌柜問道:“如何?”孟長寧用力點點頭:“甚好!”
“那小道長慢用。”掌柜的聽了好話心滿意足,端起剩余幾盞,打簾進了內室。
孟長寧細細品著這茶,氣定神閑如此喝大為愜意。可這種喝法爬山來的香客卻未必喜歡,一路上口干舌燥,大碗涼茶下肚解渴生津,粗茶大碗的喝法才是最好。精細的茶葉反而不得要領。
于是,她回頭沖店內道:“小二,給我來一斤大葉茶!”
出了茶鋪,日頭高掛,馬上正午了。孟長寧徑直穿過林立的商鋪往城西請泥瓦匠,路過春柳社時,耳朵里飄進一句話:民不奉神,神何以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