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我參加了很多競賽,像是數學、英語、化學等等,但是語文是沒有競賽的。雖然沒有競賽,卻有作文比賽,我高中參加過幾次,記憶深刻。
我記得當時參加了北大的培文杯,很多人可能會有疑問,你一個純種理科生,去舞什么文弄什么墨???此言差矣,文章,就是為了抒發自己的情感,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我覺得每個人都應該學好寫文章,學好如何去表達自己。當時的培文杯我寫的是抒情記敘文,剛才我打開看了看,我是真的看不懂當時的我。字數是不少,5千多字,但是反復來反復去沒有表達好自己的情感和主題,還是太青澀和年輕。你能想象“有一種幸福,叫回憶;有一種感情,叫永不逝去。”這種句子能出自我的文筆?太酸了。
我唯一過初賽的比賽就是創新作文大賽,當時的初賽是有固定的題目,名字的《答案在風中飄蕩》,不知道經歷的同學還有沒有印象。我當時是寫了一篇小說,寫的關于戰爭的事情。在我現在看來,這篇文章主題敏感,寫的也是一點引人注意的地方都沒有,不知道當初的我是怎樣過的初賽。
我們的復賽是在WF舉行的,我還記得當時我和康哥一個房間。晚上吃飯的時候,另一個語文老師過來告訴我們要大膽的寫,高考不敢寫的題材在這里可以盡情的發揮,因為這是創新作文大賽,有創新,才有亮點。當時我記得特別清楚,別的同學都已經吃完飯坐在一邊聽老師講話,我和大黃還坐在飯桌前邊吃邊聽。我是真的沒有想到,大黃竟然有如此的飯量。(大黃看見后請不要找你的40米大刀,因為我會提前跑41米)我記得當時南南還調侃,說我飯量大情有可原,但是大黃的飯量是真的……大黃當時很委屈的說了一句,餓咋辦?吃唄,吃大份的,兩份夠不?
我們當時的復賽是在WF的一個高中的國際部,當時沒比賽之前我和康哥還有一群人在學校里溜達,國際部,真名不虛傳,他們的教室是真的好,他們的宿舍像是二層小別墅……國際部有錢就牛*?還真是,比我高中,比我大學的條件好的不是一點半點。我記得當時我還弄了一個烏龍,我們當時參賽時好像是高二,高一也有學弟學妹參加,但是我們并不是坐一輛車來的,所以當時的我并不知情。當時在校園里碰到,我和康哥說:“哇,這是哪個學校,和我們的校服竟然是一樣的。”康哥說就是咱學校的人,我當時還不信,誰料對面那個女孩聽見了,說:“學長,我還見過你,咱就是一個學校的?!碑敃r把我尷尬的……
復賽的題目我記不太清了,好像是借用朗讀者的題材,當時我寫了一篇小說,在結尾我還寫了一篇詩,對你沒看錯,就是詩。我當時是真的自信,還寫詩……我想起了最近比較火的一句話:“淡黃的長裙,蓬松的頭發”大概我的詩就在這個水平吧。果不其然,復賽沒過,當時我們這些人好像就只有2、3個人進了決賽,我的同學們還是有很厲害的。我記得隔壁班有個同學得了新概念一等獎,高考后去了北大,這才是真正的大佬,像我這種平時高中作文只能考45分左右的弟弟只能仰望。
高中參加的作文比賽還真不少,我記得還有語文報杯,但是得獎的只有創新作文大賽,還是三等獎。其實只要有獎就很開心了,誰叫咱臉皮厚呢。其實,寫作并不是為了得獎才去寫作,就像前面我說的一樣,寫作就是為了表達自己,表達自己的感情,表達自己的見解,就像現在的我一樣。我現在寫作是為了得獎嗎?當然不是,我還是有自知之明的,我現在寫東西,就是單純的為了懷念那段最難忘的時光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