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哥哥
- 女白領的風雨之路
- 食鹽者
- 2784字
- 2020-03-31 18:30:00
爸爸去世前還好,多少能干些活計。在爸爸去世之后,就更加的難了。不得已,她哥哥只得綴學,早早的出去工作,來支撐這個日益艱難的家。她一想到這些,就覺得難受,就能想到她哥哥年少時經歷的苦難。她哥哥出來工作的時候,還不到十五歲,卻要做著和成年人一樣的工作。十五歲的年齡,在父母健在,家庭優越的家庭,還真的只是一個孩子。而她哥哥卻要在那個年齡挑起整個家的擔子。
想到她哥,她不由拿起手機,找了找她哥哥的電話號碼,但一想到,她哥哥現在去了非洲,不由得泄了氣。但一看時間,這個時候,她哥哥這會兒應該快下班了,便編輯了一條消息發了過去,她哥哥到是很快就回了,很是奇怪的問她:“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她有些不高興的說道:“怎么,沒有事情就不能給你發消息嗎?”
她哥哥呂成梁說道:“只是很奇怪,你很少給我發消息過來。除了有事情要找我商量,說吧,又有什么解決不了的事情。不過,當哥哥的也就只有那個本事,你都解決不了的事情,當哥哥也就沒有辦法了。”
呂宛晴說道:“真的沒有什么事情,只是有些想你了。”
呂成梁笑了笑,說道:“你想我也沒有用,我在這國外,還得要幾年才能回去了。”
呂宛晴說道:“所以我才更想你。”
呂成梁說道:“宛晴,你過年還是回老家一趟,你也不在家,我也不在家,我們這一下都出來了,媽一個人在家里,雖說有明慧在,但是,對于媽來說,我們在她心里,還是要比明慧親一些。”
呂宛晴說道:“這個我知道。最近一段時間,我比較忙,等我忙完這一陣之后,我就回去看一下。對了,哥,你說,媽和明慧姐兩個人處得怎么樣?”
呂成梁問道:“怎么想起來問這個?”
呂宛晴說道:“婆婆和媳婦兩個是天生的冤家。再說,媽媽的脾氣你又不是不知道,什么事情總是要依她的,明慧姐的性子又是那種外柔內鋼,再說,縱是性格再合適,相處久了,也會有一些磨擦。媽媽年齡越來越大,心眼卻越來越小,我就怕媽媽老是找明慧姐的麻煩。”
呂成梁說道:“我有囑咐明慧,媽已經是一個老人了,要她在讓著媽,什么事情,等我回去再說。”
呂宛晴說道:“哥,我最擔心的也就是這里。你想,我們有的時候都無法忍受媽的一些怪脾氣,何況明慧姐了。”
呂成梁說道:“那暫時也就這能這樣,還能怎么樣?你也知道,我現在的負擔,回國去,我一時半會兒在那里可以找到像現在這樣的工作。縱然可以找到,我的收入能給我這么長的時間去找嗎?”
她哥哥這么說,她懂,也明白。她哥哥早年早早的綴了學,沒有學歷的他只能從事一些體力工作。本來了,她想讓他哥哥去學一門技術,但是,家里的負擔根本就沒有辦法讓她哥哥可以專心去學一門重要的技術,只能從事一些來錢較快的體力工作。這些年,一些不入流的自媒體老是吹噓,說農民工的工資有月如過萬什么的。呂宛晴的哥哥就是一個農民工,她很清楚她哥哥一個月有沒有一萬,有沒有過萬。到現在,他出國門,收入是有了一萬,以前的時候,在家里,還是出來做,工資也就三千多,到年底,拿個工資幾乎都要跑遍他們那個縣。很多的工資到了年底都無法結清。不得己,他才跑出來工作,外面,稍稍好一點,但也沒有過萬這一說。前幾年,她認識一個做路橋工程的工程師,說起來,她和他還是一個學校畢業的,在校慶時認識的,當時,她有一個案子正好和那個工程師那個公司有合作。所以,一來二往的熟了起來。一熟,她就麻煩了一下他,讓呂成梁進了那個公司,開始五湖四海,漫山遍野的去修路架橋。由于她哥哥肯吃苦,又能干,在那個公司很快就受到了重用,不到一年就升為班組長了。也就在那一年,他認識了盧明慧,年底的時候結的婚。呂宛晴一想到這件事情,都不由感嘆,現在這個人情社會,就連出門做農民工,也得講人際關系啊。如果不是她和那個路橋工程師是同學,她哥哥怕是很難前到那個強大的路橋建設公司吧。只怕到現在,也不會有什么五險一金,也和當前的很多農民工一樣,到年底的時候,都惶惶不可終日的擔心自己的工資會不會拿到手。
她知道她哥哥的難,上有老,下有小,她哥哥身上的擔子有多重,她能想像的到。所以,她說道:“要不,哥,媽媽我接來和我在一起,怎么樣?”
呂成梁一見她這么說,臉就黑了起來,說道:“宛晴,你是覺得媽跟我過得不好,還是覺得我養不活媽。”
呂宛晴說道:“哥,你知道,我不是這個意思,你這么辛苦,我只是想幫你分擔一些。”
呂成梁說道:“那宛晴,你見過我們村里,有那一家的老人是女兒養的,你這么做,別人會怎么看你哥,會怎么看明慧,別人會戳我的脊梁骨的。”
呂宛晴說道:“哥,你的思想能不能跟上時代,現在都二十一世紀了,你怎么還是老一輩的思想了。”
呂成梁說道:“宛晴,都只說養兒防老,有說過養女兒防老的嗎。”
呂宛晴說道:“哥,你不要這么要強好不好,你現在的情況不好,我把媽接過來跟我,你不就輕松一些嗎,丫丫和小陽不就能培養的更好嗎。哥,你不想想,丫丫和小陽長大了之后,還是和你一樣,沒有學歷,找不到一份體面的工作嗎?”
呂成梁沉默了一下,說道:“宛晴,媽的年齡越來越大,你把媽接過去,只會連累你的。”
呂宛晴說道:“那哥,都是媽的子女,你都不怕連累,我為什么要怕了。”
呂成梁說道:“宛晴,兒子和女兒是不一樣的,女兒不用為這些事情買單。”
呂宛晴說道:“那是她們,我是我。哥,家里這么多年怎么過來的你不知道?你妹妹我不想做個不孝不報恩的人。”
呂成梁說道:“宛晴,別的事情我都好和你商量,就這件事,沒得商量。”
很明顯的,她哥已經發了火,動了怒,呂宛晴仍不肯放棄,說道:“哥,你不要這么自私好不好,你要落一個孝子的好名聲,就要讓明慧姐和媽媽跟著你,為了你的虛名而受累了。”
呂成梁說道:“我是為了虛名?我媽跟我的這些年,我有虧待過她嗎,我不僅沒有虧待,過得比年輕的時候好得多吧。我們家的房子新修了,讓媽住最好的位置。自從我結婚之后,家里的事情讓她伸過一下手嗎?那怕是明慧帶兩個孩子有些帶不過來,我都沒有讓她伸過手。你說我是為了虛名讓她受累。我讓我媽受過累嗎?”
聽到呂成梁這么說,呂宛晴不示弱的說道:“你是沒有讓媽媽受累,但你讓明慧姐受累了,那個女人結了婚,過得像明慧姐這樣的,一個人在家,要帶兩個孩子,還要照顧一個老人。哥,你是明慧姐的老公,你就這么看著明慧姐這么辛苦。”
呂成梁說出不話來了,以前在國內,他回家的次數是最頻繁的,只要工地上有放假,她都要回家。每次回家,他包羅了家里的一切活計,走的時候,一定要把家里的一切都弄好,他知道他妻子的辛苦,但像他這種沒有出身學歷,收入又不高的人來說,他能做的也就只有在家里,盡量做完家里的一切,保證他在家的時候,他的妻子是很輕松的。可他不在家的時候,只能靠他妻子一個人去操持了。他能做的只有這些,他只能盡可能的多賺一些錢,讓他妻子不要在經濟上有任何不足。今天呂宛晴這么說他,他真的不知道怎么去說了。
呂宛晴見呂成梁不知道怎么回答,正準備借機再提把媽媽接過來的話,這個時候,她的電話響了起來,她不得不終止了和呂成梁的對話,接了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