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親情
- 空間小商女
- 軟陶格格
- 2116字
- 2020-05-24 21:08:00
“外公,這里面有五十兩銀子,你拿這些錢去找徐大夫看看,他以前醫過這種病癥,很有經驗的。”
“婉兒,你哪來的這么多錢?”顧海濤看著李婉放在桌上的錢嚇了一跳。
“這錢是我之前救過一個人的命,他給的。”李婉低下頭,有些不好意思的講起了救人的過程。卻忽略了那個的姓名,和那人給了她的是二百兩而不是五十兩。她不想告訴祖父一家那么多,也是怕以后會給他們帶來禍事,畢竟那是個他們惹不起的人。
“姐,你真厲害,聽過的事情可以記得那么清楚,不像我,去學堂讀書,什么也記不住。”十二歲的顧壯也在村里的學堂里上了幾天的學,但實在學不進去,現在跟著顧大郎一起出海打魚了。
“還好吧,我也不是什么都能記住的。只是對這些感興趣,才記得牢一些,壯哥兒還是把精力放在讀書上好些,就算不去考秀才,就是以后做生意,也是會有很大幫助的,有了知識就不會被人騙了去。”
“好,我聽姐的,等過完年我再去學學。”
“嗯,等姐回鎮上把恒哥常看的書向他借幾本給你,他看那些書都能考上秀才,我想壯哥也不會比他差到哪里去的。”李婉只是這么一說,跟李恒借,不要說他不是借他,如果穆氏知道了也會罵她一頓,她可不想找那晦氣,她是打算把空間里的書給壯哥抄上幾本送給他看的。
“太好了,謝謝姐姐,我一定好好讀。”顧壯其實是很想好好讀書的,但不知道為什么,先生講的他就是聽不進去,一上課就想睡覺。
李婉想,是不是村里教書先生講課的方式有問題呢,不過這村里的先生也真是沒辦法跟鎮上和縣里的書苑相比,畢竟書苑里的先生知識更淵博一些,而村里的先生能教孩子們認得幾個字就不錯了。“壯哥如果以后對讀書感興趣了,最好還是到鎮上或是縣里的書苑去,那里先生講的會更好一些。”
“是,要是以后壯哥真能讀好書,我們就是砸鍋賣鐵也要會供他的。”外祖父很是欣慰的說道。
“壯哥聰明著呢,我想他能讀好書!對了,外公,我記得徐大夫以前說過,得了你這種病癥的人最好天天食用圓蘿卜,不管是生吃還是煮熟了吃都可以,是可以緩解疼痛的。但以后盡量還是要少食海鮮,如果再吃下去只會讓腳和膝蓋疼得更厲害的。”
“好,外公記下了,婉兒現在越來越懂事了。”顧海濤想著,以前的李婉也很懂事,每次來都會幫著她娘跟外婆干好多活,但卻很少說話,談起她時也總是會紅著臉不好意思的樣子。而這次回來,婉兒變了開朗多了,好像也變得聰明了許多。沒有爹娘的孩子早當家,看來話真不假。現在的李婉,更得外祖一家喜歡了。但那五十兩銀子,外公還是沒有收,讓李婉收好,留著她們姐倆遇到難事應急用。李婉看實在給不出去,便不再強求了,心想,再過半年,大舅舅也能靠著私鹽的生意把日子過好的。
晚上,李婉和李楠睡的是顧壯的房間,而顧壯便跟顧大郎夫婦擠一屋去了,外祖的家里也不大,三間房,房子還是土坯做的,但就算是這樣,也比李家暖和多了,這種溫暖不單是指身體上的,更多的是外祖家的人情溫暖。
第二天李婉起的很早,便去灶間幫舅母一起做起了早飯。做飯時趙氏跟她嘮著家常,說著說著,就說起了咸魚干的事情。
“婉兒呀,你還別說,你教你舅做的那個魚干真好吃。雖然沒跟新鮮的沒法比,但卻另有一番滋味,而且我覺得跟玉米餅一起號更香呢。一會兒我做點也給你們嘗嘗。”
剛開始顧大郎要做咸魚干時,家里人可都是反對的,不只認為他在糟蹋那些魚,還浪費了那么多珍貴的鹽巴,可把趙氏心疼壞了,但做好以后,全家卻是贊不絕口。
“是嘛?太好了,我也只是在面館里聽客人說起過,才讓大舅舅回來試試的,如果做成了,大舅舅以后就只管多捕魚,再也不會擔心魚會壞掉的事情了。不只你們自己可以吃,還可以做咸魚干的生意。我聽說,中原那邊像晉城和京城那邊都離海邊很遠的,他們很少會吃到海魚,大多都是吃河里的魚,便不知道海魚的鮮美。舅母,你可以讓大舅舅把咸魚干賣給干貨鋪子或是貨郎,他們能把咸魚干帶到中原那邊去賣,如果賣的好,以后你們家就可以長期做這個咸魚干生意了。”李婉越講越興奮,而趙氏也是聽的兩眼放光。
“對了,大舅母,你一定要督促大舅舅一定要把海鹽制作出來,多常試幾次,一定會成功的,只有自己做出海鹽,這個咸魚干的成本才會降低,中間的利潤才會更大。“李婉的私心還是想等半年后,顧大郎可以做私鹽生意。這半年起碼可以先做咸魚干生意讓家里過的好一些。如果以后有了私鹽生意,大舅舅就可以不用再冒險出海捕魚了,只要在漁民手里收魚就可以了。爹娘沒了,她不想再失去任何一位親人了。
“好,好,婉兒,我們都聽你的。”趙氏現在更信服李婉了。從前沒感覺李婉有多聰明,但這次回來真的變了好多,也真的長大了不少。
早上一家人又熱熱鬧鬧的做在熱炕上吃著咸魚餅子,很是其樂融融的樣子。李婉真想以后的每一天都能這樣過下去,可穆氏是不會同意的,她們可是她的搖錢樹呀!
有了李婉跟李楠的到來,給老兩口帶來了很多歡樂,倆老也很快走出了失去女兒的痛苦中。李婉兩姐妹也在這里體會到了親人的關心和愛護。
這樣好的日子,一晃十天過去了。今天是正月十五團圓的日子。一大早起來,外祖母就囑咐顧大郎把村里的張屠夫請來,他們家今天要殺豬。
村里人家一般都是三十之前殺豬的,這樣大年夜時便有殺豬菜可吃。而外祖一家卻是大年初二顧氏他們一家過來時才殺,就為了能讓他們一家吃到新鮮的豬肉。可今年一直沒等到人回來,所以也就一直沒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