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與傳承(小學高段)
- 潘席龍 祖強主編
- 2473字
- 2021-04-09 15:14:06
第一單元 家庭財富與幸福
第1課 什么是“家”
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潘美辰
身邊的財商啟示
一次英語課上,賽德學到了兩個單詞:“house”和“home”。英語老師在區分這兩個詞的時候,說前者主要指“獨立的房子、房屋,側重‘建筑物’的含義,所以可以說‘beautiful house',卻不能說‘beautiful home'”;后者則主要是指“家、故鄉,因此,可以講‘sweet home',卻不能說‘sweet house'”。
這個問題讓賽德開始思考房子與家的關系:我們一般說回家,好像就是回到住的房子,那房子就是家嗎?有房子就是有家嗎?沒房子難道就沒家了嗎?
而且,賽德早注意到這樣一個現象: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家,但我們的家都不一樣:我們的父母不一樣,父母的工作也不一樣;家里人數不一樣,家中每個人的性格和習慣也不一樣;家里的房子不一樣,房子的裝修風格和家具陳設也不一樣;還有不同家庭的時間安排、周末活動、娛樂方式和家庭氛圍也不一樣……
可是,盡管有這么多的不一樣,卻擁有同一個名字“家”!
如果完全不一樣,就不會有同一個名字。那么,這同一個名字背后,究竟有哪些秘密呢?

財商故事會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來,孩子們坐吧!”張老師輕輕地拍了拍賽德的肩膀,“賽德,你不是有一肚子的話想告訴大家嗎?來,說吧!”
同心小組的4名成員紛紛望著組長賽德。
賽德眉頭微蹙:“大家還記得我們這個小組的名字和口號吧?沒錯,同心小組,‘同心同心、五人一心’。”說到這兒,賽德不禁身體微微往前傾,“最近,我注意到大家似乎有些心事,今天請大家留下,就是希望大家都能把自己遇到的問題、困難講出來,我們一起來克服和解決,真正做到‘五人一心’!”
看著賽德漲紅的臉、激動的神情,大家心里莫名涌起一股暖流,便紛紛述說起來……
聽完大家的傾訴,賽德終于知道小華為什么上課要打瞌睡了,因為他的爸爸媽媽最近生意上虧了錢,兩個人為了錢的事經常吵架,好幾次深夜里還把他吵醒了。小華既為父母擔心,又感到自己很無力,沒法替父母分擔,也不清楚家里究竟賠了多少錢,只能干著急。
而蘭蘭之所以總是哭紅雙眼,是因為她外婆最近病重住院,而治療效果卻很不好。蘭蘭從小由外婆帶大,最愛外婆了,所以一想起外婆生病的樣子,就忍不住傷心。
小偉心情郁悶則是因為爸爸最近總在出差,全國各地到處飛,他都快兩個月沒見著他了。而美智無精打采則是因為她媽媽在外面給她報了四個培訓班,作文、英語、舞蹈、鋼琴連軸轉,把她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別說休息了,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
最后,大家不約而同地感嘆道:“原來,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啊!”
看著大家終于打開了心扉,張老師感嘆地說:“家庭就是這樣,各家有各家的‘難處’,也會有各家的‘幸福’,因此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家庭。但只要家人間相親相愛,總會克服生活中的難處,收獲更多的家庭幸福。”
“另外,生活不總是一帆風順的,因此我們在感嘆‘難’的同時,也可以換個角度來看,如果我們能積極地面對和處理這些‘難事’,說不定這些‘難事’會變成意想不到的‘好事’呢!”
“比如,美智,如果你真的覺得自己的時間被排得太滿,休息不夠,甚至上課都無精打采,那能不能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與感受直接和媽媽說一說呢?最好能提出你自己的時間安排和計劃,比如你覺得哪些安排是必要的、哪些安排其實可以緩一緩,讓媽媽明白你的感受和想法,以及你對自己生活的思考與安排。老師相信,你的家人會聽取并尊重你的想法,尤其是經過充分思考后的想法。大家發現了吧,正是因為這種‘太滿’的時間安排,促使美智對自己的時間管理和生活計劃進行思考,如果能得到媽媽的支持,不就將‘難事’變成‘好事’了嗎?”
經張老師換角度的指點,同學們突然發現,“難”的背后,真的潛藏著“變”,如果能積極面對,這些“變”完全可能預示著未來的“好”。原來,同學們都只從“難”的角度看問題,難怪情緒都很低落。
最后,張老師特別表揚了賽德,作為小組組長,能隨時關注和關心同學,并主動聯系老師、組織大家進行討論和分享,無愧于“同心”小組之名。
暢所欲言
1.人們常講“家是溫暖的港灣”,可為什么“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呢?五個小伙伴家里各自“難念的經”是什么?
2.聽完這個故事后,你覺得小華、蘭蘭和小偉應該如何積極面對當前遇到的“難事”,怎樣才能將“難事”變成“好事”呢?
3.我們是家庭的主人,家庭幸福需要我們積極參與建設。我們能為家做些什么,讓我們的家變得越來越好呢?
4.有人講,只有用“愛”才能念好家中難念的經,你同意嗎?能舉例說明嗎?
孔明家的不幸與幸
諸葛亮在家里排行老二,一家人本來幸福地生活著。可好景不長,諸葛亮的母親生下弟弟沒有多久,就離開了人世。母親離世的突然打擊,一度使得3歲的諸葛亮痛不欲生。看著笑容漸漸消失的兒女,以及嗷嗷待哺的小兒子,父親做了一個決定不久以后諸葛家中迎進了一位后母。
這位后母溫柔賢良,對諸葛兄妹視如己出,消失的打鬧聲又回蕩在小院兒內。可是不久,由于連年災荒,黃巾大起義爆發了。由于黃巾起義的沖擊,諸葛亮父親的郡丞
再也當不下去了。離任以后,整個家庭便斷了過去一直依賴的俸祿
,諸葛一家的經濟更困難了。家境的破敗,使諸葛亮父親在憂憤中染上了疾病,不久也去世了。父母的相繼離去,對年僅8歲的諸葛亮無疑是巨大的打擊。
無奈之下,諸葛亮一家決定到荊州去投奔叔父諸葛玄,不幸的是,他叔父不久也拋下他們病逝。唯一的靠山又失去了,這對諸葛亮又是一次沉重的打擊。好在,諸葛亮此時已經十六七歲,他不愿再仰人鼻息,過寄人籬下的生活。于是,他帶著姐姐、弟弟來到隆中,蓋了幾間茅草房,“躬耕于隴畝”,挑起全家的生活重擔。
諸葛亮3歲喪母、8歲喪父,可謂不幸之至。然而,一系列的不幸和艱難并沒有把他打倒,相反鍛煉了他頑強、不屈、堅毅的品格,這些高貴的品質不僅讓他助劉備成就了三分天下的藍圖,也成就了他個人的千秋英名。

暢所欲言
1.你認為諸葛亮的家庭對他究竟是“幸”還是“不幸”呢?為什么?
2.在你看來,當家庭遇到困難時,作為孩子的我們能做什么?
3.你和周圍同學的家庭遭遇過什么“不幸”嗎?需要什么幫助嗎?
4.你認為一個理想的“幸福之家”最重要的是什么?你能描述下嗎?
財商知識點
愛
幸福
生意
友誼
換個角度看問題
家庭
權利
出差
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