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銀協同共建誠信文化教育基地研究
- 傅忠賢 侯豐榮等編著
- 2583字
- 2021-03-12 17:39:00
翻轉課堂在“現代征信學”課程中的應用研究
摘要:在掌握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起源、含義、特點的基礎上,本文分析了“現代征信學”課程的教學現狀,提出要從增強課程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時代性、翻轉課前教學設計、翻轉教師備課、翻轉課堂授課、翻轉課后管理等方面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到“現代征信學”課程中。
關鍵詞:翻轉課堂;課程;應用
引言
《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中指出,社會信用體系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社會治理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法律、法規、標準和契約為依據,以健全覆蓋社會成員的信用記錄和信用基礎設施網絡為基礎,以信用信息合規應用和信用服務體系為支撐,以樹立誠信文化理念、弘揚誠信傳統美德為內在要求,以守信激勵和失信約束為獎懲機制,目的是提高全社會的誠信意識和信用水平。財經管理學院開設“現代征信學”課程,提高了學生征信認識,培養了學生征信意識,是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的落地落實。但“現代征信學”課程具有較濃的行業背景,專業性、理論性強,學生對課程的興趣不大,在知識接受上有難度。
2012年學者將翻轉課堂概念引入到中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中國大智移云技術興起的沃土上吸取營養不斷發展壯大,在教育供給側改革雨露的滋潤下開花結果。大學生有較強的自學、表達、創新能力,具備適應翻轉課堂教學的條件,高等院校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具有很好的可行性。財經管理學院如能將翻轉課堂應用到“現代征信學”課程中,可有效化解課程授課中面臨的難點。
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介紹
(一)翻轉課堂起源
翻轉課堂的萌芽源于1896年美國教育家約翰·杜威在擔任自己創立的實驗中學校長時,他反對傳統的灌輸和機械訓練的教育方法,主張從實踐中學習,形成“從做中學”教學論。1991年哈佛大學埃里克·馬祖爾的同伴教學法促進了翻轉課堂的發展。2004年薩爾曼·可汗成功通過信息技術遠程解決表妹納迪亞遇到的數學難題,眾親朋好友得知后紛紛向薩爾曼·可汗尋求幫助,分身乏術的薩爾曼·可汗嘗試制作教育教學短視頻并分享到YouTube網站上,以解決眾友人的求助,這為翻轉課堂提供了思路。2007年美國林地高中的喬納森·伯爾曼和亞倫·薩姆斯在學校制作短視頻,將視頻融入課堂教學中,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翻轉課堂。2009年薩爾曼·可汗發現教育教學短視頻的商機,成立了可汗學院,同年可汗學院被授予“微軟技術獎”中的教育獎,成為媒體追逐的對象,在媒體追逐的光環下翻轉課堂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與推廣。
(二)翻轉課堂含義與特征的探討
國內學者對翻轉課堂含義與特征基本形成了較為統一的認識,認為翻轉課堂的核心在于知識傳授與知識內化階段發生時角色、時間、地點的翻轉。學界對于翻轉課堂特征的文字描述有很多,但核心思想大同小異,認為翻轉課堂中存在師生角色轉變、課堂時間重新分配、互動性增強等特征。
二、“現代征信學”教學現狀
(一)學生學習意識不強
“現代征信學”并非專業課程,部分同學認為“現代征信學”課程的學習不能增強其專業素養,是一門可有可無的課程。總體而言,同學們學習“現代征信學”課程的興趣相對于專業課程來說偏低。
(二)征信文化理論修養不足
財經管理類的學生對征信文化知識沒有深入的了解,未形成征信理論知識體系,在課程授課中不能較快地吸收消化征信理論知識。
(三)教師課堂授課模式和課堂組織方式比較單一
教師課堂講授、學生隨堂聽講是“現代征信學”課程的主要教學模式和組織方式,學生學習的興趣不高;采用常規的知識點、概念理論講解方法,不太注重案例分析,課程過度理論化,較枯燥;課程采用大班授課,不易實行因材施教。
四、翻轉課堂在“現代征信學”課程中的應用策略
(一)植根于時代土壤中,加強翻轉課堂、“現代征信學”課程與時代深度融合
社會、時代是翻轉課堂發展的土壤,是養料、營養的來源。翻轉課堂的研究必須扎根于社會、時代的土壤之中,方能迸發勃勃生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正引領中國進入新發展、新時代,中國已進入大智移云時代,經濟發展進入了新常態,五大發展理念正引領中國整體轉型發展,翻轉課堂、“現代征信學”課程與時代深度融合迫在眉睫。首先,我們要理清時代給予翻轉課堂、“現代征信學”課程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其次,我們要用好用足時代的技術、資源,持續推進翻轉課堂的創新發展,并運用到“現代征信學”課程中。
(二)翻轉課前教學設計,培養自學能力
教師應在課前準備好課前教學資料和錄制好有關課堂教學的教學視頻,設定好課前學習任務和目標;教師應督促學生觀看教學資料和教學視頻,完成學習任務,達成學習目標。教師可把教學任務交由學習委員,組織學生分組、分工,督促學生自主查找資料,制作課件,在課上完成課件講解,進行答疑和有效互動,最后由老師進行點評。這樣可幫助同學們梳理思路、提高興趣、樹立信心。
(三)翻轉教師備課,進行全面備課
翻轉教師備課要改掉教師備課只備知識、備講解的情況,教師要充分地組織學生進行課前學習,要充分考慮如何在授課中幫助同學們提升知識獲取能力、查閱資料的能力、團隊合作的能力、總結歸納分析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翻轉課堂授課,形成良好的課堂教學互動氛圍
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引入慕課、微課,通過微信群、QQ群展開討論,提升同學們對課程的興趣。在授課中教師還應充分堅持“四圓同心”思路,堅持“學生主體、教師主導”,在課堂中充分賦予學生“主體”的權利,邀請同學回答指定問題,設立討論問題,引導同學們進行討論,形成良好的課堂互動氛圍,確保同學們在課堂上能聽、能說、積極討論,引導同學們自主學習征信知識。
(五)翻轉課后管理,延續課堂教學效果
課后教師其實已不太能影響同學們的學習,如果說有,教師的人格魅力是課后影響同學學習的最主要的因素。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后借助即時聊天工具,與同學們做即時聊天工具上的好友,掌握同學們情緒的波動情況,與同學們做真正的朋友,用人格魅力去影響課后學習,延續課堂教學效果。
結語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不斷發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適應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和教學改革的必然途徑。教師轉變意識和角色、更新教學理念、打破教學壁壘是翻轉課堂的關鍵。筆者相信,隨著各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將會得到重視和進一步發展。但是,在學生綜合素養提升、教師翻轉課堂能力提高、翻轉課堂中翻轉程度的把握、翻轉技術應用等方面,我們還應繼續加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