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思想史模擬試題集
- 梁勤主編
- 8字
- 2021-03-12 19:03:40
第一編 分項練習題
一、單項選擇題
1.被譽為中世紀經(jīng)院哲學的百科全書的著作是(?。?。
A.《烏托邦》
B.《出埃及記》
C.《君主論》
D.《神學大全》
2.依據(jù)教材歷史演進路徑的描述,以系統(tǒng)分析為研究方法的理論是( )。
A.行為科學理論
B.戰(zhàn)略管理理論
C.生產(chǎn)管理理論
D.一般管理理論
3.科學管理理論的實踐目的是(?。?。
A.提高工人生產(chǎn)效率
B.建立完善的激勵性報酬制度
C.解決勞資矛盾
D.訓練工人,提高工人素質
4.被稱為“組織理論之父”的管理學家是(?。?/p>
A.馬克斯·韋伯
B.泰勒
C.吉爾布雷思
D.法約爾
5.根據(jù)韋伯的觀點,以下只有哪一個權力才是行政組織的基礎?(?。?/p>
A.人民的權力
B.神授的權力
C.合理的法定的權力
D.傳統(tǒng)的權力
6.霍桑實驗之一的繼電器裝配實驗又稱為( )。
A.福利實驗
B.照明實驗
C.群體實驗
D.訪談實驗
7.行為科學產(chǎn)生的歷史背景沒有下面哪一項?(?。?/p>
A.科學管理理論局限性
B.工廠制度的建立和發(fā)展
C.頻繁暴發(fā)的經(jīng)濟危機
D.工業(yè)心理學和人際關系學說產(chǎn)生
8.在弗魯姆期望理論的公式中,V的涵義是( )。
A.激勵力
B.期望效價
C.目標效價
D.期望值
9.根據(jù)勒溫的群體動力學理論,以下關于“群體”概念論述不正確的是( )。
A.群體包含四大要素
B.群體指的是非正式組織
C.群體結構中包含孤立者
D.效率高的群體往往規(guī)模小
10.根據(jù)管理方格理論,對員工關懷備至卻不關心工作的領導方式是( )。
A.中庸型領導
B.貧乏型領導
C.任務型領導
D.俱樂部型領導
11.運籌學的目的是(?。?。
A.分工優(yōu)化
B.求解系統(tǒng)最優(yōu)化問題
C.系統(tǒng)優(yōu)化控制和良性反饋
D.提高工作效率
12.根據(jù)巴納德的觀點,以下哪一個是整個社會得以運轉的重要前提條件?(?。?/p>
A.計劃
B.能率
C.協(xié)作
D.組織
13.權變理論學派的代表人物是(?。?/p>
A.盧桑斯
B.德魯克
C.明茲伯格
D.戴明
14.“全面質量管理”概念的提出者是(?。?/p>
A.戴明
B.朱蘭
C.阿爾曼·費根堡姆
D.瑪爾科姆·鮑德里奇
15.6個西格瑪?shù)暮x是( )。
A.每百萬個產(chǎn)品不良品率小于3.4
B.每百萬個產(chǎn)品不良品率不大于3.4
C.每百萬個產(chǎn)品不良品率小于6
D.每百萬個產(chǎn)品不良品率不大于4.3
16.價值鏈的基本活動不包括以下哪項活動?(?。?/p>
A.內勤活動
B.銷售
C.采購
D.售后服務
17.典型的日本企業(yè)管理模型被稱為(?。?/p>
A.A型組織管理模式
B.J型組織管理模式
C.O型組織管理模式
D.Z型組織管理模式
18.朱蘭的“80/20原則”的含義是(?。?。
A.20%的質量問題是由80%的基層操作人員引起的
B.80%的質量問題是由20%的領導引起的
C.只有20%的質量問題來自基層操作人員
D.只有20%的質量問題來自領導
19.學習型組織的精神基礎是( )。
A.創(chuàng)造性張力
B.自我超越
C.系統(tǒng)思考
D.共同愿景
20.被稱為“毛毛蟲變蝴蝶”的革命的理論是(?。?。
A.約翰·科特的領導理論
B.企業(yè)再造理論
C.學習型組織理論
D.虛擬組織理論
21.根據(jù)帕爾默特的跨文化企業(yè)管理模式,多元中心模式的典型特征是(?。?/p>
A.公司總部作戰(zhàn)略決策,國外的分支機構基本沒有自主權
B.地區(qū)管理人員不能提升到總部,但享有一定地區(qū)決策自主權
C.企業(yè)決策權分散,子公司具有較大的評估、控制與經(jīng)營權
D.不注重個體國籍而注重能力,是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的計劃和控制模式
22.菲勒德認為決定領導績效高低的情景因素有幾個?(?。?/p>
A.2
B.3
C.5
D.8
23.被譽為管理學“圣經(jīng)”的著作是(?。?。
A.《管理:任務、責任、實踐》
B.《二十一世紀的管理挑戰(zhàn)》
C.《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D.《管理實踐》
24.薩伊認為什么是生產(chǎn)的第四要素?(?。?/p>
A.土地
B.勞動
C.管理
D.資本
25.根據(jù)帕爾默特的跨文化企業(yè)管理模式,地域中心模式的典型特征是( )
A.公司總部作戰(zhàn)略決策,國外的分支機構基本沒有自主權
B.地區(qū)管理人員不能提升到總部,但享有一定地區(qū)決策自主權
C.企業(yè)決策權分散,子公司具有較大的評估、控制與經(jīng)營權
D.不注重個體國籍而注重能力,是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的計劃和控制模式
26.系統(tǒng)個人目標的滿足程度是指系統(tǒng)的( )。
A.能率
B.有效性
C.工作效率
D.協(xié)調性
27.“關于您最不喜歡的同事的調查問卷”是指( )。
A.LPC調查問卷
B.PLC調查問卷
C.APC調查問卷
D.PAC調查問卷
28.《科學管理原理》一書的作者是(?。?。
A.法約爾
B.泰羅
C.孔茨
D.西蒙
29.“一個國家誕生時總是節(jié)儉的,而衰亡時總是腐敗的”的論點出自( )。
A.查納卡雅·考底里耶
B.威爾·杜蘭特
C.亞里士多德
D.中國的孔子
30.渴望被他人喜愛和接納的需要是(?。?。
A.成就需要
B.權力需要
C.親和需要
D.尊重需要
31.個人對目標達成的可能性評估是( )。
A.期望值
B.激勵力
C.目標效價
D.認同值
32.系統(tǒng)存在的必要條件是(?。?/p>
A.有效性
B.能率
C.及時性
D.協(xié)作性
33.“經(jīng)理角色理論巨匠”指的是( )。
A.湯姆·彼得斯
B.明茨伯格
C.菲德勒
D.德魯克
34.被稱為“社會科學通才”的是( )。
A.西蒙
B.巴納德
C.梅奧
D.普利高津
35.比利時物理化學家普利高津提出了( )。
A.信息論
B.突變論
C.耗散結構理論
D.控制論
36.德國物理學家哈肯于1969年提出了(?。?/p>
A.信息論
B.突變論
C.耗散結構理論
D.協(xié)同論
37.團體成員相互影響分析法由貝爾斯于哪一年首次提出?( )
A.1935年
B.1936年
C.1949年
D.1950年
38.貝爾斯在實驗研究中發(fā)現(xiàn),在一個沒有正式領導者的群體活動中,群體成員相互作用的行為共有( )。
A.10類
B.12類
C.14類
D.16類
39.領導行為四分圖中,結構2領導者最關心(?。?。
A.工作
B.與部屬的關系
C.工作與部屬的關系
D.以上都不是
40.根據(jù)管理方格理論,對員工和工作都漠不關心,放任自流的是(?。?/p>
A.貧乏型領導
B.俱樂部型領導
C.任務型領導
D.團隊型領導
41.最理想的一種領導方式是(?。?。
A.貧乏型領導
B.俱樂部型領導
C.任務型領導
D.團隊型領導
42.決策理論的奠基人是(?。?/p>
A.西蒙
B.巴納德
C.彼得·德魯克
D.豪斯
43.曹雪芹撰寫《紅樓夢》,雖食不果腹,但仍然堅持創(chuàng)作是出于其(?。?。
A.安全的需要
B.社交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
44.PDCA循環(huán)中,P是指( )。
A.執(zhí)行
B.檢測
C.計劃
D.行動
45.世界上最大的國際標準化組織是( )。
A.ISO
B.IOS
C.IEC
D.IMF
46.領導者給予下屬具體的、清晰的指令,并告訴他做什么、怎么做的是( )。
A.指示型領導風格
B.推銷型領導風格
C.參與型領導風格
D.授權型領導風格
47.領導者給予下屬的指導和支持都較少的是( )。
A.指示型領導風格
B.推銷型領導風格
C.參與型領導風格
D.授權型領導風格
48.“高工作—高關系”的領導風格是(?。?/p>
A.指示型領導風格
B.推銷型領導風格
C.參與型領導風格
D.授權型領導風格
49.中高成熟度的員工適合( )。
A.指示型領導風格
B.推銷型領導風格
C.參與型領導風格
D.授權型領導風格
50.美國科學家亨利于1949年提出成功領導者應具有(?。?。
A.10點特質
B.12點特質
C.15點特質
D.20點特質
51.根據(jù)經(jīng)理角色學派觀點,下列不屬于經(jīng)理工作的特點的是( )。
A.工作量大,步調緊張,優(yōu)先安置未來的活動
B.經(jīng)理同三個方面維持信息聯(lián)系
C.經(jīng)理使用的工作聯(lián)系方式有郵件、電話、非正式面談、正式安排及視察五種
D.權力與責任相結合
52.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是(?。?。
A.馬斯洛
B.梅奧
C.羅特利·斯伯格
D.赫茨伯格
53.同事關系和個人生活是(?。?/p>
A.保健因素
B.自我實現(xiàn)因素
C.成長因素
D.激勵因素
54.被譽為“科學管理之父”的是(?。?/p>
A.泰勒
B.法約爾
C.孔茨
D.梅奧
55.組織成員的價值觀、組織氛圍、團體氣氛屬于組織文化的(?。?。
A.突然層
B.應然層
C.表面層
D.慣例層
56.松本把中國計劃經(jīng)濟下企業(yè)的經(jīng)營模式稱為(?。?。
A.企業(yè)主義
B.觀念論的主人翁模式
C.機器型模式
D.經(jīng)驗論模式
57.莫朗衡量跨文化協(xié)同管理中文化一體化功效的指標包括(?。?。
A.10項
B.11項
C.12項
D.15項
58.下列不屬于哈默和錢皮總結的市場特征的是(?。?/p>
A.競爭
B.顧客
C.變化
D.價值
59.第一個明確提出“管理是生產(chǎn)的第四要素”的是(?。?/p>
A.薩伊
B.泰勒
C.法約爾
D.亞當·斯密
60.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認為人是( )。
A.經(jīng)濟人
B.自然人
C.假設人
D.獨立人
61.以下哪項不是古典管理理論形成的宏觀背景?(?。?/p>
A.市場與企業(yè)生產(chǎn)規(guī)模的迅速擴大
B.對企業(yè)制度化管理的重視程度增強
C.資本主義國家頻繁爆發(fā)經(jīng)濟危機
D.管理者和管理者組織的出現(xiàn)
62.被譽為“現(xiàn)代管理學之父”的是(?。?。
A.彼得·德魯克
B.西蒙
C.盧桑斯
D.菲德勒
63.被稱為“權變管理的創(chuàng)始人”的是(?。?。
A.彼得·德魯克
B.西蒙
C.盧桑斯
D.菲德勒
64.工業(yè)革命始于18世紀60年代,首先從英國的何種行業(yè)開始?(?。?/p>
A.手工業(yè)
B.紡織業(yè)
C.制造
D.商業(yè)
65.《工業(yè)管理與一般管理》一書的作者是(?。?/p>
A.奎因
B.法約爾
C.安索夫
D.安德魯斯
66.POSDCORB管理職能論的提出者是(?。?。
A.梅奧
B.古利克
C.泰勒
D.吉爾布雷斯
67.泰勒組織實施的“鐵塊搬運實驗”的目的是( )。
A.提高效率
B.研究外部環(huán)境對勞動生產(chǎn)率的影響
C.減少磨洋工
D.設計合適的工具
68.以下哪一個工長在車間?(?。?/p>
A.工作命令式長
B.工時成長工長
C.紀律工長
D.檢驗工長
69.法約爾的最高職業(yè)生涯為(?。?。
A.總經(jīng)理
B.經(jīng)理
C.工程師
D.高級工程師
70.韋伯把權力計劃分為幾種類型?( )
A.3種
B.4種
C.5種
D.6種
71.曾就任美國羅斯??偨y(tǒng)的行政管理委員會委員的是( )。
A.古利克
B.厄威克
C.甘特
D.韋伯
72.影響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一種需要是( )。
A.成就需要
B.權力需要
C.親和需要
D.安全需要
73.需求層次理論的提出者是(?。?。
A.赫茨伯格
B.馬斯洛
C.麥克萊蘭
D.弗魯姆
74.最早提出“工人是社會人,而不是經(jīng)濟人”的觀點的是( )。
A.泰勒
B.梅奧
C.法約爾
D.吉爾布雷斯
75.某人力圖同他人交往,建立親近和睦關系時,表現(xiàn)出的需要是(?。?。
A.權力需要
B.成就需要
C.安全需要
D.社交需要
76.影響激勵力大小的因素是( )。
A.某一行動的效價
B.期望值
C.某一行動的效價×期望值
D.某一行動的效價/期望值
77.屬于過程型激勵理論的是(?。?/p>
A.需要層次理論
B.雙因素理論
C.后天需要理論
D.期望理論
78.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對領導方式進行比較研究時,將羅列出的領導方式分為兩個維度,即關懷維度和(?。?/p>
A.信任維度
B.尊重維度
C.結構維度
D.專權維度
79.系統(tǒng)分析的第一步是(?。?/p>
A.確定目標
B.收集資料、擬定對比方案
C.建立各種分析模型
D.分析對比各種方案的數(shù)量指標和質量指標
80.系統(tǒng)管理的特點不包括(?。?。
A.以人為中心
B.以目標為中心
C.以責任為中心
D.以效益為中心
81.被譽為“質量管理之父”的是(?。?/p>
A.朱蘭
B.戴明
C.麥根堡姆
D.韋爾奇
82.正式提出“戰(zhàn)略管理”概念的是( )。
A.安索夫
B.錢德勒
C.安德魯斯
D.波特
83.下列不屬于戰(zhàn)略學家理查德·魯梅爾特提出的評估備選戰(zhàn)略的四條原則的是(?。?/p>
A.一致性
B.協(xié)調性
C.可行性
D.重復性
84.科學管理學派認為金錢是刺激人們努力工作的唯一動力,他們認為工人是(?。?。
A.社會人
B.經(jīng)濟人
C.自然人
D.法人
85.根據(jù)雙因素理論,以下不屬于保健因素的是(?。?。
A.職位晉升
B.公司政策
C.工資高低
D.工作條件
86.在領導壽命周期理論中,對成熟度高的下屬應該采取的領導方式是(?。?。
A.授權型領導方式
B.參與型領導方式
C.推銷型領導方式
D.指導型領導方式
87.在領導壽命周期理論中,愿意工作但缺乏工作能力的員工適用(?。?/p>
A.授權型領導方式
B.參與型領導方式
C.推銷型領導方式
D.指導型領導方式
88.科學管理理論屬于(?。?。
A.行為管理理論
B.古典管理理論
C.權利管理理論
D.管理科學理論
89.表明權力等級的順序和信息傳遞的途徑的是( )。
A.等級制度
B.權力制度
C.秩序制度
D.權責對等制度
90.馬克斯·韋伯認為,建立在對個人的崇拜和迷信基礎上的權力是( )。
A.法定的權力
B.傳統(tǒng)的權力
C.封建的權力
D.神授的權力
91.馬斯洛認為人的最基本的需要是( )。
A.安全的需要
B.生理的需要
C.社交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92.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把人的需要從低到高分成五級,正確的順序是(?。?。
A.安全需要、生理需要、自我管理需要、尊重需要、社交需要
B.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
C.自我實現(xiàn)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尊重需要、社會需要
D.尊重需要、安全需要、生理需要、自我實現(xiàn)需要、社交需要
93.麥克利蘭認為,最優(yōu)秀的管理者擁有(?。?。
A.巨大的權力需要、低親和的需要
B.微弱的權力需要、高親和的需要
C.巨大的成就需要、巨大的權力需要
D.高親和的需要、高成就的需要
94.麥格雷戈的X理論認為,管理工作的方法是( )。
A.“胡蘿卜”加大棒
B.創(chuàng)造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
C.降低生產(chǎn)成本
D.科學管理
95.處于組織的最深處,組織用以應對外界的最根本的手段和方式的是組織文化的(?。?。
A.表面層
B.應然層
C.突然層
D.實質層
96.“當今亂世中每個人的指南針”指的是彼得斯的( )。
A.《追求卓越》
B.《亂中取勝》
C.《“哇!”的追求》
D.《管理的解放》
97.決策執(zhí)行后只有一種結果的決策是(?。?。
A.肯定型決策
B.非肯定型決策
C.風險型決策
D.程序化決策
98.被稱為“‘學習型組織’理論之父”的是(?。?/p>
A.彼得·圣吉
B.彼得·德魯克
C.佛睿恩特
D.錢皮
99.對領導者的素質提出“要比獅子還勇敢,比狐貍還狡猾”的是( )。
A.托馬斯·阿奎那
B.托馬斯·莫爾
C.尼科洛·馬基雅維利
D.泰羅
100.法約爾指出,任何企業(yè)都存在著幾種基本活動?(?。?/p>
A.四種
B.五種
C.六種
D.七種
101.根據(jù)領導生命周期理論,參與型領導方式屬于( )。
A.低工作—高關系
B.高工作—高關系
C.高工作—低關系
D.低工作—低關系
102.提出“烏托邦”構想的人是(?。?。
A.亞當·斯密
B.馬基雅維利
C.托馬斯·斯密
D.大衛(wèi)·李嘉圖
103.以下哪一項不屬于法約爾的管理職能?(?。?/p>
A.協(xié)調
B.指揮
C.組織
D.人事
104.根據(jù)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交朋友屬于以下哪一級的需要?(?。?/p>
A.安全的需要
B.社交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
105.“卓越的成就需要者是人類社會的精英”是由以下哪位提出來的?(?。?/p>
A.馬斯洛
B.麥克利蘭
C.麥格雷戈
D.弗魯姆
106.根據(jù)菲德勒的領導權變模型,以下哪種情境符合任務導向型領導風格?( )
A.領導者與被領導者關系差,任務明確,職位權力強
B.領導者與被領導者關系差,任務明確,職位權力弱
C.領導者與被領導者關系差,任務不明確,職位權力強
D.領導者與被領導者關系差,任務不明確,職位權力弱
107.管理科學理論的三大基礎是(?。?。
A.數(shù)學、哲學、物理學
B.數(shù)學、系統(tǒng)思想、計算機運用
C.運籌學、一般系統(tǒng)論、控制論
D.信息論、耗散結構理論、系統(tǒng)論
108.獲得過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的管理學家是( )。
A.西蒙
B.巴納德
C.德魯克
D.戴明
109.根據(jù)經(jīng)理角色學派觀點,以下哪一個論述是不正確的?(?。?/p>
A.領導者角色首先是人事工作
B.經(jīng)理與三個方面保持信息聯(lián)系
C.經(jīng)理應該權力大于責任
D.聯(lián)絡者角色不包括組織的垂直聯(lián)系
110.朱蘭是以下哪一個領域的管理學家?(?。?/p>
A.生產(chǎn)管理
B.市場營銷管理
C.人力資源管理
D.財務管理
111.ISO是哪一個國際組織的簡稱?(?。?/p>
A.國際標準化組織
B.國際救援組織
C.國際質量管理委員會
D.國際人道主義組織
112.根據(jù)明茲伯格的戰(zhàn)略管理理論學派分類,以下哪一個不屬于說明性學派?(?。?/p>
A.認識學派
B.計劃學派
C.定位學派
D.設計學派
113.彼得·圣吉五項修煉的核心是(?。?。
A.自我超越
B.建立共同愿景
C.系統(tǒng)思考
D.團隊學習
114.核心競爭力是由以下哪一位管理學家提出來的?(?。?/p>
A.普拉哈拉德
B.格蘭特
C.蒙哥馬利
D.沃納菲爾特
115.威廉·大內的代表作是( )。
A.《公司文化》
B.《Z理論》
C.《A戰(zhàn)略》
D.《追求卓越》
116.根據(jù)帕爾默特的跨文化企業(yè)管理模式,民族中心模式的典型特征是(?。?。
A.公司總部作戰(zhàn)略決策,國外的分支機構基本沒有自主權
B.地區(qū)管理人員不能提升到總部,但享有一定地區(qū)決策自主權
C.企業(yè)決策權分散,子公司具有較大的評估、控制與經(jīng)營權
D.不注重個體國籍而注重能力,是集權與分權相結合的計劃和控制模式
117.以下論述不屬于托馬斯·彼德斯的管理思想的是(?。?/p>
A.所有人都以自我為中心
B.人是環(huán)境的主人
C.大多數(shù)人樂于服從權威
D.人受到“兩重權”驅動
118.約翰·科特認為管理應該更多關注(?。?。
A.企業(yè)方向
B.約束
C.變革
D.激勵
119.企業(yè)再造的中心對象是( )。
A.工作流程
B.組織結構
C.企業(yè)運營方式
D.生產(chǎn)制造系統(tǒng)
120.虛擬組織和以下哪一個管理概念關系密切?(?。?/p>
A.產(chǎn)業(yè)結構
B.領導方式
C.自我超越
D.核心競爭力
121.托馬斯·莫爾認為,一切罪惡的根源是(?。?。
A.私有制
B.資本主義
C.金錢
D.貧窮
122.加爾文在中世紀宗教改革中提出的著名概念是(?。?。
A.“天職概念”
B.“選民”及“棄民”概念
C.人是環(huán)境的產(chǎn)物
D.管理就是實現(xiàn)上帝的意志
123.以下哪一項不屬于古典管理理論形成的宏觀背景?(?。?/p>
A.市場和企業(yè)生產(chǎn)規(guī)模的迅速擴大
B.對企業(yè)制度化管理的重視程度投入增強
C.資產(chǎn)階級革命和工業(yè)革命
D.管理者和管理者組織的出現(xiàn)
124.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的中心是( )。
A.計劃
B.工人
C.效率
D.協(xié)調
125.以下哪一個工長在計劃室?(?。?/p>
A.紀律工長
B.檢驗工長
C.速度工長
D.修理工長
126.法約爾認為,基層管理的管理幅度最好是(?。?。
A.1∶20
B.1∶15
C.1∶10
D.1∶5
127.以下不屬于韋伯的理想行政組織特征的是(?。?。
A.規(guī)范錄用
B.指揮鏈
C.公私有別
D.首創(chuàng)精神
128.以下關于梅奧和霍桑實驗的關系論述正確的是(?。?/p>
A.梅奧在霍桑領導下進行了實驗
B.梅奧在一個叫霍桑的工廠主持了實驗
C.梅奧與霍桑一起主持了實驗
D.梅奧在一個叫霍桑的城市主持了實驗
129.根據(jù)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人們購買商業(yè)型養(yǎng)老保險是滿足以下哪種需要?(?。?/p>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社交需要
D.尊重需要
130.波特和勞勒的綜合激勵模型是在以下哪一個理論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 )
A.麥克利蘭的需要理論
B.一般系統(tǒng)理論
C.雙因素理論
D.弗魯姆的期望理論
131.根據(jù)勒溫的群體動力學理論,群體不包括以下哪種領導方式?(?。?/p>
A.授權式領導方式
B.專制式領導方式
C.自由放任式領導方式
D.民主式領導方式
132.以下哪一位不是英國人?(?。?/p>
A.亞當·斯密
B.弗雷德里克·泰勒
C.詹姆斯·斯圖亞特
D.法約爾
133.不屬于“新三論”的理論的是( )。
A.耗散結構論
B.控制論
C.突變論
D.協(xié)同論
134.赫伯特·西蒙認為,應該用以下哪個人性假設代替“理性人”假設?( )
A.復雜人
B.有限理性人
C.管理人
D.決策人
135.亨利·明茨伯格在以下哪一個管理領域也做出了巨大貢獻?(?。?/p>
A.人力資源
B.市場營銷
C.戰(zhàn)略管理
D.生產(chǎn)管理
136.以下關于戴明和朱蘭的共同點論述不正確的是(?。?。
A.都出生于美國
B.都曾到日本講學
C.都重視客戶的意見
D.都是質量管理方面的大師
137.戰(zhàn)略規(guī)劃的核心是(?。?。
A.目標
B.企業(yè)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
C.適應環(huán)境
D.環(huán)境和目標的匹配
138.以下不屬于A型組織特點的是( )。
A.牢固的整體觀念
B.短期雇傭
C.明確的控制
D.專業(yè)化經(jīng)歷道路
139.以下哪一個是約翰·科特的觀點?(?。?/p>
A.企業(yè)中管理和領導是相同的概念
B.管理重在變革
C.領導關注約束
D.要發(fā)揮感情在企業(yè)變革中的作用
140.下列著作中,體現(xiàn)分權原則、管理幅度原則和例外原則等管理思想的是(?。?/p>
A.《烏托邦》
B.《出埃及記》
C.《君主論》
D.《神學大全》
141.依據(jù)教材歷史演進路徑的描述,以結構分析為研究方法的理論是(?。?/p>
A.行為科學理論
B.戰(zhàn)略管理理論
C.生產(chǎn)管理理論
D.古典科學管理理論
142.被稱為“動作研究之父”的管理學家是( )。
A.馬克斯·韋伯
B.泰勒
C.吉爾布雷思
D.法約爾
143.霍桑實驗之一的繼電器繞線組實驗又稱為(?。?/p>
A.福利實驗
B.照明實驗
C.群體實驗
D.訪談實驗
144.在弗魯姆期望理論的公式中,M的涵義是(?。?。
A.激勵力
B.期望效價
C.目標效價
D.期望值
145.DPM是指(?。?/p>
A.不良品率
B.失誤率
C.合格率
D.缺陷率
146.社會系統(tǒng)學派代表人物巴納德的代表作是(?。?。
A.《組織管理》
B.《社會系統(tǒng)的基本原理》
C.《經(jīng)理人員的職能》
D.《工業(yè)管理與一般管理》
147.被譽為“大師中的大師”的是(?。?/p>
A.巴納德
B.西蒙
C.明茨伯格
D.德魯克
148.提出“全面質量管理”概念的人是(?。?/p>
A.阿曼德·費根堡姆
B.戴明
C.休哈特
D.朱蘭
149.以下不屬于韋伯的理想行政組織特征的是(?。?。
A.規(guī)范錄用
B.指導鏈
C.公私有別
D.首創(chuàng)精神
150.ISO是以下哪一個國際組織的簡稱?( )
A.國際標準化組織
B.國際全面質量管理組織
C.國際質量管理協(xié)會
D.國際統(tǒng)計協(xié)會
151.戰(zhàn)略5P定義的提出者是( )。
A.安德魯斯
B.明茲伯格
C.安索夫
D.凱菲
152.《神學大全》的作者是(?。?。
A.查爾斯·巴貝奇
B.托馬斯·莫爾
C.尼科洛·馬基雅維利
D.托馬斯·阿奎那
153.“分工”是以下哪位學者的重要思想?( )
A.約翰·凱
B.巴帝斯特·薩伊
C.亞當·斯密
D.瓦特
154.赫塞和布蘭查德的情境領導理論又被稱為(?。?。
A.Y理論
B.領導生命周期理論
C.Z理論
D.權變領導理論
155.職能工長制中,負責把材料放到機器之后工作的工長是(?。?。
A.紀律工長
B.工作分派工長
C.速度工長
D.工作程序工長
156.以下哪一個實驗不屬于霍桑實驗的內容?(?。?/p>
A.繼電器繞線組實驗
B.金屬切削實驗
C.照明實驗
D.繼電器裝配實驗
157.以下不屬于法約爾14項管理原則的是( )。
A.持續(xù)改進
B.合理報酬
C.秩序
D.保持人員穩(wěn)定
158.梅奧與霍桑的關系是(?。?/p>
A.老師與學生的關系
B.實驗者和實驗場所的關系
C.朋友關系
D.老總和公司的關系
159.孩子渴望得到父母的認同屬于馬斯洛需要理論的(?。?/p>
A.安全的需要
B.生理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社交的需要
160.“人都是為錢在工作”是以下哪一個人性假設理論的觀點?(?。?/p>
A.Y理論
B.X理論
B.Z理論
D.“復雜人”理論
161.根據(jù)法約爾的觀點,“部門墻”與以下哪一項基本管理職能相關?(?。?/p>
A.計劃
B.組織
C.協(xié)調
D.控制
162.管理方面唯一獲得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的人是(?。?/p>
A.巴納德
B.西蒙
C.明茨伯格
D.德魯克
163.“作為企業(yè)家的經(jīng)理”意味著經(jīng)理是(?。?。
A.將信息傳遞給外部公眾者
B.信息的接受加工者
C.安排工作、批準決定者
D.組織中大多數(shù)可控變化的發(fā)起者
164.提出“全面質量管理”概念的人是(?。?/p>
A.阿曼德·費根堡姆
B.戴明
C.休哈特
D.朱蘭
165.PDCA循環(huán)中,C的含義是(?。?。
A.檢測執(zhí)行過程中有無偏差
B.規(guī)劃以改善為目標的變革或實驗
C.采取變革、放棄或新的循環(huán)
D.執(zhí)行計劃里的變革或實驗
166.“職能工長制”的提出者是(?。?。
A.法約爾
B.泰勒
C.吉爾布雷斯
D.韋伯
167.最早在商業(yè)領域引入“戰(zhàn)略”一詞的學者是( )。
A.安德魯斯
B.紐曼
C.安索夫
D.凱菲
168.《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的作者是( )。
A.德得·圣吉
B.約翰·科特
C.邁克爾·哈默
D.詹姆斯·錢皮
169.下面哪一個解釋不包括在明茨伯格的戰(zhàn)略定義之中?(?。?/p>
A.戰(zhàn)略是計劃
B.戰(zhàn)略是觀念
C.戰(zhàn)略是模式
D.戰(zhàn)略是組織
170.馬克思·韋伯認為,建立在對個人的崇拜和迷信基礎上的權力是(?。?/p>
A.法定的權力
B.傳統(tǒng)的權力
C.封建的權力
D.神授的權力
171.“天職”概念的提出者是(?。?/p>
A.阿奎娜
B.馬基雅維利
C.馬丁·路德
D.約翰·洛克
- 商務數(shù)據(jù)分析與應用(第2版)
- 水利工程CAD
- 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312心理學專業(yè)基礎綜合考試模擬試題詳解
- 醫(yī)學信息檢索(第2版)
- 郭風平《中外園林史》配套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jié)題庫+模擬試題】
- 創(chuàng)新思維與科技創(chuàng)新
- 工程地質
-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程(第二版)
- 莊繹傳《英漢翻譯簡明教程》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2020年全國法律碩士《398法碩聯(lián)考專業(yè)基礎(非法學)》歷年考研真題與模擬試題詳解【24小時高清視頻】
- 風景園林設計原理(第四版)
- 新媒體技術與應用(全彩慕課版)
- Python網(wǎng)絡爬蟲技術與實踐
- 數(shù)據(jù)庫原理及應用(MySQL版·在線實訓版)
- 生態(tài)文明示范區(qū)建設的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