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選題依據與研究背景

一、選題依據

馬克思主義高度關注社會現實,也在探索現實問題解決途徑的基礎上不斷發展。馬克思、恩格斯面對經濟危機一再爆發、兩大階級相互對立等突出問題,深入剖析資本主義世界的本質和弊端,發現了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理論,開創了馬克思主義;列寧針對壟斷組織迅速發展、世界大戰一觸即發等尖銳問題,提出了帝國主義理論和社會主義“一國勝利論”,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發展;以毛澤東、鄧小平等人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則在回答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等重大現實問題的基礎上,創立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在當代,為了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既要堅持對于基本理論問題的高度關注,也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深入研究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重大現實問題。農村養老保障便是這樣一個關系重大、值得探索的問題。它對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等都有深遠影響。正因如此,筆者將其作為研究選題,試圖通過我們自己的實地調研和科學論證,探索出一條解決農村養老保障問題的可行之道。

二、研究背景

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現象尤其是農村人口老齡化現象日益凸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截至2016年年底,全國60周歲及以上的人口達到23086萬人,老齡化率達到16.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中華人民共和國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N].人民日報,2017-03-01.,而農村人口老齡化率比城市人口老齡化率高出4個百分點王曉慧.農村老齡化水平高于城市“老有所養”著力點轉向農村[DB/OL]. [2017-12-08]華夏時報網,http://www.chinatimes.cc/article/72987.。人口在城鎮化的遷移過程中有先青年后老年的順序,因此,隨著城鎮化的加速推進,農村人口老齡化趨勢將更加嚴峻。與此同時,相比于城市地區,中國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后,養老保障事業發展較為滯后,已面臨“未富先老”“未備先老”的尷尬局面。

對于農村養老保障,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的相關文件多次指示,見導言表1與導言表2。2002年11月,黨的十六大報告就提出:“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建立農村養老、醫療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2005:22.2009年9月,《國務院關于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提出:“按照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的要求,逐步解決農村居民老有所養問題。”國務院關于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09(26):9.自此,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在全國范圍內逐步建立。2013年11月,《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醫療保險制度。”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N].人民日報,2013-11-16(001).2017年10月,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盡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健全……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7-48.盡管我國正在逐步建立健全農村養老保障體系,但仍無法滿足廣大農村養老保障需要,應在現有基礎上繼續加以完善。

導言表1 2002年以來黨代會和黨的全會關于農村養老保障體系的相關表述

導言表2 2004年以來中央“一號文件”關于農村養老保障體系的相關表述

主站蜘蛛池模板: 轮台县| 嵩明县| 简阳市| 淳安县| 东丽区| 玛多县| 宝丰县| 涡阳县| 手游| 全州县| 嘉义市| 林州市| 长葛市| 阆中市| 黄陵县| 徐水县| 扎赉特旗| 博罗县| 噶尔县| 织金县| 革吉县| 射洪县| 榆中县| 三原县| 祁连县| 新乡市| 朔州市| 宜宾县| 枣庄市| 会宁县| 屏东县| 山东省| 威宁| 连山| 恭城| 二手房| 怀来县| 霞浦县| 济宁市| 隆安县| 澄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