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稅務會計與稅務籌劃”課程教學模式與方法改革的探討

張艷莉

摘要:“稅務會計與稅務籌劃”是應時代發展需求而從“財務會計”中分離出來的一門獨立課程,其對培養涉稅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目前稅務會計與稅務籌劃課程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制約了課程重要性的發揮,亟須改革。本文探討了稅務會計與稅務籌劃課程教學模式與方法改革的內容,分析了課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改革中存在問題的對策,并總結了改革的預期成效。

關鍵詞:稅務會計與稅務籌劃;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考核方式

一、研究背景

稅務會計與稅務籌劃是適應社會發展和納稅人經營管理的需要,從財務會計中分離出來的,將會計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同納稅活動相結合而形成的一門新興的邊緣學科,是融稅收法規和會計核算于一體的一門專業會計,是稅務中的會計,會計中的稅務。稅務會計與稅務籌劃是高校會計學本科專業繼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稅法等會計專業課程之后開設的一門后續專業必修課程。

通過稅務會計與稅務籌劃課程的學習,學生應了解與我國市場經濟改革和建設相適應的最新的稅務法規、財務政策、制度和學科發展的新理論與新思想,掌握涉稅業務會計處理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稅務籌劃的基本理論、基本實務及其基本技能,培養和提高自己的法治觀念和依法納稅意識,知道如何站在企業戰略的高度去從事稅務會計處理及其稅務籌劃活動,真正成為具有實際應戰能力的專業人才。因此,本課程對培養涉稅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但是,目前稅務會計與稅務籌劃課程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制約了課程重要性的發揮,亟須改革。本文主要對本課程教學模式與方法的改革進行了探討。

二、課程改革的主要內容

總結多年高校會計教學工作的經驗,筆者認為稅務會計與稅務籌劃課程教學模式與方法改革的主要內容應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現代教育技術運用、考核方式等。

(一)教學內容的改革

根據現階段人才培養的要求,在課程教學中,應改變傳統的以理論發展脈絡為主導的課程內容結構,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與企業需求相一致的原則,對課程的內容進行重新整合,將課程分解為兩個板塊(稅務會計和稅務籌劃)、三個專題(流轉稅會計、所得稅會計、稅務籌劃)來構建課程內容體系。本課程主要應介紹流轉稅(包括增值稅、消費稅及營業稅)會計和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會計的計算及其會計處理,稅務籌劃的理論、技術及常見稅種的稅務籌劃方法。

(二)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的改革

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的改革是本課程改革的重點。教師在向學生傳授課程理論知識的同時應更加注重實踐能力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采取講授教學法、案例教學法、互動教學法等多種方法相結合的形式組織教學,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稅務會計與稅務籌劃的基本理論、基本溝通技能與方法,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1.講授教學法

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材內容,簡化理論教學內容,主要講解稅務會計和稅務籌劃各部分內容的教學難點、重點和基本的技能技巧。

2.案例教學法

根據稅務會計和稅務籌劃課程的特點,教師應結合學生和企業的實際情況,廣泛收集企業稅務會計與稅務籌劃的典型案例,通過分析企業進行涉稅事項處理和稅務籌劃成功與失敗的原因和結果,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引導學生關注、思考企業和現實生活中的稅收問題,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法治觀念和依法納稅意識。

3.互動教學法

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通過網絡資源和深入企業、社會進行實地調查,收集案例、分析案例、講解案例,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溝通協調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等各方面的綜合能力,讓學生在實戰中增強自己的實踐能力和專業興趣。同時,在教學中,應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做好事前引導、事中現場控制和事后總結,使教師和學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共同體,從而達到教學相長。

(三)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

1.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

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使得課堂變得有聲有色。教師通常可以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一個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通過圖片和聲音將學生帶入一種學習的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充分利用網絡資源

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收集企業稅務會計與稅務籌劃的典型案例;引導學生利用網絡資源自主學習,利用網絡進行問卷調查;將大量的案例、調查報告做成Word文檔和PPT,補充課程教學資源;引導學生深入企業、社會進行實地調查,參與案例的收集、討論、分析等,補充課堂教學,拓展課程內容,推動理論與實踐的接軌。

(四)考核方式改革

高校應根據培養應用型人才教學目標的要求,改革傳統的考試方式。本課程采取技能考核方式,取消傳統的閉卷考試,代之以平時考勤、案例收集和分析、調查報告以及課程總結四個考試模塊。具體的考試改革措施如下:

1.平時考勤

以課堂考勤和平時作業為依據,主要考查學生的學習態度。平時考勤成績占課程總成績的10%。

2.案例收集和分析

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以小組為單位,收集案例,以收集案例的質量、Word文檔和PPT的制作、分析講解案例的正確性、語言表達等為依據,主要考核學生的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案例收集和分析成績占課程總成績的40%。

3.調查報告

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以調查報告的背景、問卷的設計、調查分析、撰寫的調查報告為依據,檢驗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團隊合作意識,溝通協調能力,以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全方位的綜合能力。調查報告成績占課程總成績的40%。

4.課程總結

以期末學生個人撰寫的課程總結為依據,檢查學生對本課程改革的認可度、學生的學習收獲、學生發現課程改革中存在問題的深度以及是否提出改進建議等。課程總結成績占課程總成績的10%。

三、改革的預期成效

通過本課程的改革,預計可能達到的成效主要包括:解決該門課程在以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學生的學習收獲;顯性的成果,如案例庫、習題庫、網絡課程教學平臺等課程教學資源、教研論文等。

(一)解決以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方法的改變

變傳統單一的講授教學法為講授教學法、案例教學法、互動教學法等多種方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變教師灌輸式教學為師生互動式教學。

2.學習模式的轉變

變以教師為中心、以書本為中心、以考試為最終目的的學生被動學習模式為以教師為引導、以書本為基礎、以考核為手段、師生互動的主動學習模式,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將課堂理論教學與問卷調查,實際案例的收集、分析和講解,企業實際相結合,拓展學生實踐的空間,增強學生的感知能力、動手能力以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溝通協調能力

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小組,進行案例的收集、討論、分析、講解等,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溝通協調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以團隊的力量推動個人的學習。

(二)改革的成果

1.學生的學習收獲

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溝通協調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拓展了學生實踐的空間,增強了學生的感知能力、動手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2.顯性的成果

建立了課程教學案例庫;逐步完善了各項教學資源,包括理論教學大綱、教學計劃、教學課件、教案講義、案例庫等。

四、改革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對策

(一)改革開展的條件

為了保證稅務會計與稅務籌劃課程教學模式與方法改革的順利實施,一方面,學校和學院應該提供必要的課程改革政策支持和經費支持。另一方面,授課教師應在改革前將課程改革的整體方案告知學生,督促學生同老師密切配合,嚴格按照課程改革方案的要求做好課程改革的各項準備工作,在教學中穩步推進改革。

(二)改革中可能存在的問題

1.教學案例缺乏

本門課程的實戰性很強,需要大量的教學案例,而本課程在我國的發展時間不長,且目前各高校開設該門課程的時間也不長,案例資料、教材建設等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2.學時有限

本門課程的教學不僅包括稅法知識、稅務會計理論講解和案例解析,還包括稅務籌劃的理論講解和案例解析,同時還需要安排大量的時間用于模擬練習與考核,而各高校開設該門課程的總課時一般為50學時,這樣的課時安排難以保證教學時間的投入、教學內容的完成,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和改革方案的實施。

3.教學設施和場地不足

本門課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實用性很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較高,學好這門課程有助于提高他們自身的專業素養、綜合能力和生活質量。目前高校一般都建有會計模擬實驗室、ERP實驗室,但很少建立稅務會計和稅務籌劃實驗室,學生缺乏模擬涉稅處理、溝通和深入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進行模擬操作的教學設施和場地。

4.學生的投入難以控制

學生對課程改革的認識程度、精力投入,各小組成員間分工合作的情況,學生對已有財務會計、稅法等會計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相關知識在本課程中的應用情況,這些因素都難以控制。

(三)解決課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的對策

1.針對教學案例缺乏問題

一是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收集已有的案例;二是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學生的專業知識,使學生能夠主動到企業、事業單位去收集案例,主動觀察、收集生活中的涉稅事項,并將其整理成教學案例。

2.針對學時問題

各高校在制定或修訂課程教學大綱時應充分考慮到當前本課程設計上存在的不合理,適當延長課程課時,以確保知識點的連貫、教學內容的完成和改革方案的實施,從而改善教學效果。

3.針對教學設施和場地不足問題

借鑒已有的成功、專業的處理模式,如我校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模式,多與企事業單位、會計事務所溝通,建立校外實習基地,學生可以到實習基地去了解、調查與涉稅事項處理和稅務籌劃有關的內容。同時,校內還應建立稅務會計和稅務籌劃模擬實驗室,使學生可以利用實驗室進行涉稅事項處理和稅務籌劃。

4.針對學生的投入問題

一是建議學校加強對學生的考試管理,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二是通過對學生身邊實際涉稅案例的分析,提高學生學習本課程的興趣;三是教師通過有效的組織教學,鞏固學生的專業思想,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主動學習,主動完成課程改革的相關項目。

綜上所述,稅務會計與稅務籌劃課程教學模式與方法改革任務艱巨,涉及課程教學中的方方面面,需要學校、教師、學生等各方面的密切配合,才能達到預期的改革效果。

參考文獻:

[1]吳文濤,等.“本科教學工程”背景下的高校教學教法改革與實踐[J].教學研究,2013(1).

[2]張艷莉.“稅務會計”教學改革探析[J].現代教育,2011(8).

[3]王紅.關于“稅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商場現代化,2013(25).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尔| 区。| 泸溪县| 巴东县| 科技| 呼和浩特市| 横山县| 吴江市| 南投县| 江陵县| 平和县| 湄潭县| 柳州市| 金寨县| 四子王旗| 鄯善县| 荥阳市| 宝坻区| 孟津县| 高要市| 八宿县| 武邑县| 河源市| 温宿县| 邯郸市| 宜州市| 科技| 淄博市| 彭州市| 静乐县| 靖宇县| 夏津县| 三台县| 冷水江市| 固安县| 鱼台县| 高邑县| 淮北市| 禹城市| 安溪县| 四子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