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唐演義傳
- (清)如蓮居士
- 759字
- 2020-04-10 09:53:06
前言
明清時期,長篇小說的創作進入了一個繁盛時期。清王朝取代明王朝之后,尤其到了康乾盛世時期,統治者為了表現社會的繁榮景象,對小說創作發行的控制有所放松,加上大批書坊主人加入到小說創作的隊伍之中,此時以歷史演義為題材的長篇白話小說,達到了創作高峰期。由于作者多受歷史化傾向的影響,加上為迎合市井大眾的趣味,很多歷史演義類小說,實際上多成為史書的通俗演繹,甚至借歷史演義之名,虛構了大量的人物傳記和英雄傳奇。因此總體上而言,雖然每部小說自有其特點,但藝術成績不算太高。
《反唐演義傳》又名《武則天改唐演義》、《薛家將反唐全傳》、《南唐演義》。作者是如蓮居士,蘇州人,其真實姓名與生平無從考據。他曾為多部小說作序,并參與了一系列描寫唐代演義小說的編著和出版。《反唐演義傳》就是其中的一部。
《反唐演義傳》講述了武則天得唐高宗恩寵之后,權傾一時。唐代名將薛丁山、樊梨花的三子薛剛,在京城因痛打了奸相張天左、張天右,而得罪了武皇后。薛剛又在上元節醉酒大鬧京城,嚇死了唐高宗后出逃,但三百多親眷被武則天抓住后殺害。只有薛剛之母樊梨花被梨山老母救出。此后,薛剛落草臥龍山,取紀鸞英為妻。經過一系列的磨難和抗爭,反投靠廬陵王。在廬陵王的庇護下薛剛很快聚眾成勢,最終殺回長安城,逼迫武后退位,廬陵王重新作了皇帝,大唐始得中興。
《反唐演義傳》客觀上宣揚了忠臣反抗昏君的叛逆精神,歌頌了弘揚正義、反抗邪惡的無畏精神。但在封建社會中這種以下犯上的叛逆行為,歷來是要受到嚴禁和遏止的,這也是這部小說后來被焚毀的原因之一。
本次出版,我們以2000年中國戲劇出版社本為底本,對原書中的一些錯漏、筆誤和疑難字詞,分別作了校勘、修正和釋義,對原書原來缺字的地方用□表示了出來。便于讀者閱讀。對于其中仍不免存在的一些疏漏或缺失,希望專家和讀者予以指正。
編者
2015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