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精準扶貧案例集(2018)
- 張麗君
- 1408字
- 2020-04-10 11:54:49
二、教育缺失是涼山州深度貧困的主要原因
涼山州“直過民族”彝族從奴隸社會一步跨入社會主義社會,社會形態完成了跨越式變更,而文化發展卻嚴重滯后,改造舊思想觀念的時間周期長,無法一蹴而就。文化發展程度無法滿足社會形態發展需求,成為“直過民族”地區發展的瓶頸?!爸边^民族”傳統文化認知與現代文明之間存在差異,導致其對“貧困”“幸?!钡日J知存在差異。某種現代文明認為是貧困、落后的現象,對“直過民族”群眾而言,可能被認為屬于正常現象,從而缺乏內生發展動力,導致其長期處于深度貧困狀態。
“直過民族”的原始思想觀念導致了特殊的社會難題。主要包括:①超生?!爸边^民族”信奉多子多福的生育觀念,直接導致嚴重超生,涼山州2016年人口出生率為19.46‰,遠高于全國12.95‰的水平。涼山州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人口4.9人,考慮到“五保戶”和分家的情形,涼山州彝族核心家庭一般都有4個以上小孩。由于小孩尚未成為勞動力,直接拉低了家庭的人均純收入,使家庭陷入貧困。②語言障礙。“直過民族”彝族有自己的語言體系,彝族聚居區普遍存在教育缺乏問題,導致普通話基礎薄弱、教學語言障礙嚴重。③重消費輕儲蓄投資。對于涼山州彝族來說,吃飽給他們帶來的效用遠大于儲蓄和投資給他們帶來的效用。種植養殖資源一般均自用,資源資本化比例低。雖然主要是受限于當地的交通條件,但缺乏資本化意識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④外出務工受限?!爸边^民族”受教育水平低,不會說普通話,在目前競爭充分的就業市場上并不具備競爭優勢,工資待遇低,務工數月不見成效便返鄉。⑤飲食習慣引發身體疾病。涼山山區和半山區以種植土豆、燕麥和玉米為主,海拔2500米以上只能種植土豆、玉米和苦蕎,畜牧業以豬、羊為主,同時畜養牛、馬、雞等。由于交通條件和經濟條件差,種植養殖結構決定了飲食結構,涼山貧困山村的群眾以土豆為主食,逢年過節會吃“坨坨肉”、臘肉。飲食結構單一,衛生情況極差,營養不均衡。長期只食用水煮土豆可能引發人體營養不良、體力不佳、畏寒、體重減輕、易饑餓、易疲勞、身體抵抗力下降等問題。涼山地區貧困小孩在身高、體重上均落后于同齡人的平均水平。⑥民間巫術占有一定的市場地位。受落后的生育觀及醫療條件限制,絕大多數涼山產婦在家里生產,請接生婆幫助接生。接生婆沒有經過專業培訓,只憑經驗接生,因處置不當而造成孕產婦死亡的事件也時有發生。受封建落后思想的影響,民間巫術目前在涼山州仍有一定市場,生病不去醫院確診治療,而采用巫師的治療意見,用偏方、亂用藥、不用藥,時常耽誤最佳治療期或因錯治誤診導致死亡。⑦貧困代際傳遞。父母落后的思想觀念極有可能直接遺傳給孩子,造成文化貧困和經濟貧困的“雙重貧困”情況。由于歷史原因,涼山州40歲以上的貧困人口受教育水平低、女性文盲率高。筆者訪問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中,40歲以上的貧困人口中,沒有人上過初中,有小學文化水平的占62.5%,沒上過學的占37.5%(全部為女性),近三成貧困人口不會寫自己的名字。父母受教育程度低,觀念落后,“教育無用論”、有打工能力直接外出務工的現象普遍存在,直接導致孩子教育缺失,貧困產生惡性循環。
“直過民族”傳統的文化認知引致了不健康飲食、不合理消費、超生等遠離現代文明的思想和行為,教育缺失加劇了其與現代文明之間的差距,進一步擴大了文化差異,惡化了“直過民族”地區脫貧攻堅工作開展條件,影響脫貧攻堅有效推進,難以確保到2020年“直過民族”深度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