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能源國際合作研究
-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課題組
- 955字
- 2020-04-07 10:40:18
三、新時代我國能源國際合作的總體思路
(一)總體目標
新時代我國能源國際合作要有更高目標。第一,須以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提供充足的能源保障為底線。要把推進能源革命作為能源發展的基本國策,筑牢能源安全基石,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堅強保障。
第二,全面參與全球能源治理,承擔與我國自身能力相適應的責任,構建人類能源命運共同體。充分利用全球能源治理的多邊治理機制,樹立雙贏、多贏、共贏新理念,與國際社會一道,共同致力于打造開放包容、普惠共享的能源命運共同體,為推動全球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消除全球能源貧困做出中國貢獻。
第三,堅持綠色低碳發展方向,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進一步提升我國參與全球能源治理的影響力和話語權。推動構建綠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機制,加強研究和溝通,貢獻中國方案,爭取將全球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納入聯合國工作計劃。
(二)基本原則
積極有為、義利兼顧。當前,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快速發展,不同國家和地區彼此依賴,俱榮俱損,必須摒棄過時的零和思維,不能只追求你少我多、你輸我贏,而要義利兼顧、義利兼得,只有義利平衡才能義利共贏。
融入、改造、引領。中國參與全球能源治理應該遵循融入、改造和主導的路徑。融入是前提。要變被動為主動,積極融入全球能源治理體系,熟悉現有國際規則,參與全球能源治理新體系的設計與運行。改造是手段。應在能源治理改革中發揮更大作用,改變不公平、不合理的國際能源秩序,進一步反映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訴求和聲音。引領是最終目標。在2035年我國基本實現現代化時,推動形成我國深度參與的、充分反映廣大發展中國家關切和需求的、以建設全球能源命運共同體為目標的國際能源治理機制。
全面加強、重點突破。全面深化合作領域,拓展合作版圖,拓寬能源合作品種和領域,全方位參與全球能源治理。重點突破,在“一帶一路”倡議基礎上,深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能源合作。提升能源安全保障水平,提高能源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實現能源市場深度融合。
開放包容、優勢互補。要推動建設能源合作伙伴關系,實現國與國平等表達能源合作意愿、互惠互利,確保合作事項不受政治性事件影響。搭建供需對接平臺,構建能源市場穩定機制,完善資源與要素流通機制,實現優勢互補、共贏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