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四肢骨

1.前肢骨

包括肩胛骨、肱骨、前臂骨和前腳骨。前腳骨又包括腕骨、掌骨、指骨和籽骨。

肩胛骨:為三角形扁骨,外側面有一縱行隆起的肩胛岡。馬的肩胛岡發達,尤其肩胛岡的中部較粗大,稱為岡結節。牛和貓的肩胛岡遠端突出明顯,稱為肩峰。豬的岡結節特別發達且彎向后方,肩峰不明顯。肩胛岡前方稱岡上窩,后方為岡下窩。肩胛骨內側面為肩胛下窩。肩胛骨的上緣附有肩胛軟骨,遠端較粗大,有一圓形淺凹叫肩臼。

肱骨:為管狀長骨,分為骨干和兩個骨端。近端后部球狀關節面是肱骨頭,前部內側是小結節,外側是大結節。兩結節之間為肱二頭肌溝。骨干呈扭曲的圓柱狀,外側有三角肌粗隆,內側有大圓肌粗隆。肱骨遠端有內、外側髁。髁的后面有深陷的鷹嘴窩。

前臂骨:包括橈骨和尺骨。橈骨在前內側,尺骨在后外側。馬、牛和羊的橈骨發達,尺骨顯著退化,僅近端發達,骨體向下逐漸變細,與橈骨愈合。尺骨近端突出部稱肘突。

腕骨:位于前臂骨與掌骨之間,為小的短骨,排成上下兩列。

掌骨:為長骨,近端接腕骨,遠端接指骨,由內向外分別稱為第1、2、3、4、5掌骨。狗、貓有5塊掌骨。牛和羊有3塊掌骨,第3、4掌骨發達,相互愈合成大掌骨;第5掌骨退化為一圓錐形小骨,稱為小掌骨,而其他掌骨退化。馬有3塊掌骨,中間是大掌骨,即第3掌骨;內側和外側是小掌骨,即第2掌骨和第4掌骨,缺第1掌骨和第5掌骨。豬有4塊掌骨,第3、4掌骨大,第2、5掌骨小,缺第1掌骨。

指骨:一般每一指骨從上至下順次包括系骨、冠骨和蹄骨。

籽骨:包括近籽骨和遠籽骨。近籽骨位于掌骨遠端掌側,每主指2枚。遠籽骨位于冠骨和蹄骨交界部掌側,每主指1枚。牛的懸指無籽骨。

2.后肢骨

包括髖骨、股骨、髕骨、小腿骨和后腳骨。后腳骨又包括跗骨、趾骨、跖骨和籽骨。

髖骨:由髂骨、坐骨和恥骨結合而成。三塊骨在外側中部結合處形成關節窩,稱為髖臼,與股骨頭成關節。左、右側髖骨在骨盆中線處以軟骨連接形成骨盆聯合。骨盆是指由兩側髖骨、背側的薦骨和前4枚尾椎以及兩側的薦結節闊韌帶共同圍成的結構,呈前寬后窄的圓錐形腔。髂骨位于外上方,前部寬大稱髂骨翼,后部窄小稱髂骨體,髂骨翼的外側角為髖結節,內側角為薦結節。坐骨位于后下方,構成骨盆底的后部,后外角為坐骨結節。左、右側坐骨的后緣連成坐骨弓。恥骨位于前下方,構成骨盆底的前部。恥骨后緣與坐骨前緣共同圍成閉孔。雌性動物骨盆的底壁平而寬,雄性動物則較窄。

股骨:為管狀長骨。近端內側是球狀的股骨頭,與髖臼成關節;外側突起,稱大轉子。股骨遠端前方為滑車關節面,與膝蓋骨成關節;后方由內、外側髁構成,與脛骨成關節。

髕骨(膝蓋骨):呈頂端向下的楔形,位于股骨遠端前方。是體內最大的籽骨。

小腿骨:包括脛骨和腓骨。脛骨位于內側,粗大,呈三面棱柱狀的長骨。近端粗大,有內、外側髁,與股骨髁成關節;骨干為三面體,背側緣隆起,稱脛骨嵴;遠端有螺旋狀滑車,與脛跗骨成關節。腓骨細小,位于脛骨近端外側。在牛、羊,腓骨退化,無骨體,僅有兩端,遠端稱髁骨。豬、狗的腓骨發達。

跗骨:由數塊短骨構成,位于小腿骨與跖骨之間。各種家畜跗骨的數目不同,但一般分為近、中、遠三列。近列有2枚,內側是距骨(脛跗骨),外側是跟骨(腓跗骨)。跟骨近端粗大,稱跟結節。中列僅有l枚中央跗骨。遠列由內向外依次是第1、2、3和4跗骨。

跖骨、趾骨和籽骨:與前肢掌骨、指骨和籽骨相似。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秭归县| 剑阁县| 洛扎县| 辽阳县| 攀枝花市| 荆州市| 山西省| 右玉县| 永登县| 莎车县| 台湾省| 三都| 肥乡县| 镇沅| 穆棱市| 土默特右旗| 岗巴县| 芒康县| 镇坪县| 三台县| 信阳市| 会同县| 湟中县| 囊谦县| 金乡县| 禹州市| 清丰县| 如皋市| 永新县| 本溪市| 合水县| 广水市| 大理市| 虎林市| 江安县| 虎林市| 枝江市| 土默特右旗| 宁陕县| 望奎县| 南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