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金屬礦物加工工程與設備
- 楊華明 張向超編著
- 972字
- 2020-05-29 16:07:30
3.2.2 洗礦設備
摩擦洗礦是處理與黏土膠黏在一起或含泥多的礦石的一種工藝,包括碎散和分離兩項作業(yè)。對于硅酸鹽類非金屬礦物,如石英、長石等,露出地表的原生礦床經長期風化,礦粒被黏土礦物或巖石的分解物所包裹,形成膠結或泥漿體,表面多呈塊狀。這種情況下在分選之前,常采用不同于礦石破碎的摩擦洗礦方法,進行礦物單體分離,既可清除礦粒表面黏附物,又可防止不必要的粉碎或過粉碎。通常礦物以機械攪動(必要時需配加分散劑),借助于礦物本身之間的摩擦作用,將被礦泥黏附的礦粒解離出來并與黏土雜質相分離,稱為摩擦洗礦(洗礦)。采用洗礦處理一些風化或原生微細粒非金屬礦物,可使礦粒表面凈化,露出能反映礦石本身性質的表面,除去雜質后,不僅可使礦粒本身得到提純,也為后續(xù)選礦提純作業(yè)改善了條件。洗礦既可作為其他提純作業(yè)的前期準備,也可單獨完成礦物的提純。
用于洗礦的設備主要有摩擦洗礦機、圓筒洗礦機、槽式洗礦機等。如圖3-1所示為摩擦洗礦機示意圖,豎軸上裝有3個葉輪,造成礦漿的運行方向不同,由上而下分別為下向、上向、下向。當高濃度礦物從料斗中與水一同給入洗礦機時,礦漿通過3個逆向葉輪和裝在槽壁上擋板的作用而受到激烈的攪拌,礦漿中塊礦和礦粒的附著物也自表面脫離,表面得以充分凈化。將擦洗后的礦漿進行篩分、清洗、沉降分級,可得到較純的有用礦物。

圖3-1 摩擦洗礦機示意圖
1—給料漏斗;2—葉輪;3—皮套;4—軸承;5—擋板;6—護罩;7—溢流口;8—溢流調節(jié)器;9—電動機;10—機架
此外在一些非金屬礦如石英、硅藻土等的擦洗提純時常用雙螺旋擦洗機,其結構如圖3-2所示。

圖3-2 ZCX-04m3擦洗脫泥機結構示意圖
1—槽體;2—電機;3—傳動裝置;4—支承機構;5—旋轉機構;6—進礦口;7—出礦口;8—排礦口
(1)工作原理及過程 由4槽串聯(lián)組合而成,每槽由獨立的電機驅動,帶動主軸上三層各流向相反的特制強力擦洗葉輪適度旋轉,物料進入構造特殊、無死角的擦洗槽內,在高濃度狀態(tài)下,物料與物料進行強力摩剝擦洗,同時與旋轉葉片上下和槽壁四周產生強烈碰撞沖擊,以達到解離擦洗的目的。
(2)結構特點及應用 在槽體中,為了使礦漿呈復合對流運動,通過偶數(shù)或奇數(shù)槽時向上或向下流動,循環(huán)路程長、處理均勻、擦洗效果好、槽體呈多邊形,可使礦漿受到“褶皺作用”,防止物料整體旋轉和出現(xiàn)擦洗死角。槽體內壁鑲有鑄石板,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腐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