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終極火力:全球突擊步槍精選100
- 郭棟主編
- 875字
- 2020-06-03 14:59:12
No.18 蘇聯/俄羅斯AK-74突擊步槍


AK-74突擊步槍是由AK-47突擊步槍的締造者卡拉什尼科夫設計的,采用5.45×39毫米M74小口徑彈藥,于20世紀70年代開始生產及裝備蘇聯軍隊,直至目前仍在許多國家服役。

黑色涂裝的AK-74突擊步槍
● 研發歷史
AK-74突擊步槍是蘇聯裝備的第一種小口徑突擊步槍,也是繼M16突擊步槍之后世界上第二種大規模裝備部隊的小口徑步槍。該槍于1974年11月7日在莫斯科紅場閱兵儀式上首次出現,在之后的數十年里一直是蘇聯/俄羅斯軍隊的制式裝備。
雖然AK-47突擊步槍在越南戰爭中有著良好的表現,其使用的7.62×39毫米子彈即便在較遠的射程下仍有足夠的殺傷力,但同時它也有著顯著的缺點,那就是精度不夠,且后坐力也相對較大。于是,蘇聯軍隊從20世紀60年代末期開始尋求一種新型的小口徑步槍,并最終規定5.45毫米作為新型突擊步槍的口徑標準。70年代初,5.45×39毫米子彈被研制出來。1974年,AK-74突擊步槍也成功面世,并被蘇聯納入制式武器名單。

裝備AK-74突擊步槍的俄羅斯士兵
● 武器構造
AK-74突擊步槍采用了新的槍口裝置,新槍口裝置長81毫米,直徑25.8毫米,內部為雙室結構:前室的兩側各銑有一個大的方形開口,開口的后斷面切割出鋸齒形槽;后室開有3個直徑2.5毫米的泄氣孔,分布于上面和右側面。根據氣體動力學原理,從膛口噴出的火藥燃氣在這個槍口裝置中進行兩次沖擊、兩次膨脹。氣體在通過后室時,有部分氣體從后室的3個泄氣孔噴出,以達到制退和減震的綜合作用;在通過前室時,大開口后端面的槽會使氣體偏流25度,讓足夠多的氣體反沖在開口的前端面,從而進一步降低后坐力。另外,向右上方噴出的氣體還能減輕槍口射擊時的上跳,利于提高射擊精度。

AK-74突擊步槍分解圖
● 作戰性能
雖然AK-74突擊步槍是由AKM突擊步槍縮小口徑改良而來,但也加入了許多全新設計。由于改用了5.45毫米口徑的子彈,所以該槍的槍管口徑與膛室也需要做相對的修改,并在槍口上設計了一個大型槍口制退器以降低后坐力和提高射擊精度。再加上所采用的是后坐力較小的5.45毫米小口徑彈藥,所以該槍的后坐力很小,射擊精度極高。不過,這種制退器雖然效果明顯,但同時也有著一個嚴重缺點,即會產生較大的槍口焰,從而大幅降低了射手在黑暗環境下的隱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