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用產科超聲檢查手冊
- 王海燕 谷曉芬
- 2647字
- 2020-06-03 14:42:40
第二章 中期妊娠
第一節 妊娠20~24周+6超聲表現
中期妊娠胎兒的解剖結構已經形成并能為超聲所顯示,胎兒大小及羊水適中,且受骨回聲影響較少,圖像清晰,大部分胎兒畸形在此時期均能表現出來。過早,胎兒過小,有些器官發育尚未完善;過晚,羊水量相對減少,胎兒活動度小,胎位及胎兒骨骼聲影對超聲檢查均造成影響。因此,妊娠20~24周+6時進行系統胎兒超聲檢查是比較合適的時機,可排除大部分畸形。筆者所在醫院將孕20~24周+6定為畸形篩查最佳孕周(對胎兒進行系統性超聲篩查,對存在異常的胎兒嚴格執行上級醫院轉診制度以明確診斷)。
筆者所在醫院在該孕周觀察的內容及留存的圖像切面主要包括:
1.胎頭切面
(1)側腦室水平橫切面(圖2-1-1) 主要觀察顱骨環形強回聲是否完整、連續;腦中線是否居中;透明隔腔位于腦中線的前1/3處,左右徑不超過10mm;脈絡叢位于側腦室內呈中高回聲,觀察回聲是否均勻及有無囊腫;側腦室后角內徑,在整個孕周都不應超過10mm。

圖2-1-1 胎頭側腦室水平橫切面
CSP—透明隔;LV—側腦室(++);測量側腦室內徑
(2)丘腦水平橫切面(圖2-1-2) 是測量雙頂徑及頭圍的標準切面。主要觀察顱骨環形強回聲是否完整、連續;腦中線是否居中;透明隔腔位于腦中線的前1/3處,左右徑不超過10mm;兩側丘腦對稱,位于丘腦之間的裂隙狀無回聲為第三腦室,內徑1~2mm。

圖2-1-2 胎頭丘腦水平橫切面
CSP—透明隔;T—丘腦
(3)經小腦橫切面(圖2-1-3) 是測量小腦橫徑及小腦延髓池最大前后徑的標準切面。主要觀察顱骨環形強回聲是否完整、連續;腦中線是否居中;透明隔腔位于腦中線的前1/3處,左右徑不超過10mm;兩側丘腦對稱;兩側小腦半球、連接小腦半球的蚓部是否完整、第四腦室、小腦延髓池最大前后徑不超過10mm。

圖2-1-3 胎頭小腦橫切面
CSP—透明隔;CER—小腦;CM—后顱窩池(小腦延髓池)
2.顏面部切面
(1)正中矢狀切面(圖2-1-4) 觀察胎兒面部輪廓、鼻骨、鼻尖、上額骨、下頜骨等。

圖2-1-4 胎兒顏面部正中矢狀切面
NB—鼻骨;N—鼻;UL—上唇;LL—下唇
(2)眼眶及面部橫切面(圖2-1-5) 觀察眼眶、眼球、眼距、晶狀體、面頰、牙槽突是否完整連續。

圖2-1-5 眼眶橫切面:觀察眼眶、眼球、眼距
(3)鼻唇冠狀切面(圖2-1-6) 觀察面頰、兩側鼻孔是否對稱、唇線是否完整連續。

圖2-1-6 胎兒鼻唇冠狀切面
N—鼻;UL—上唇;LL—下唇
3.心臟切面
(1)胎兒四腔心切面(圖2-1-7) 觀察四腔心是否左右對稱,左心房靠近脊柱;房間隔中部可顯示卵圓孔,左心房內顯示卵圓孔瓣;室間隔連續、完整;兩組房室瓣同時開放關閉,開放幅度基本相等;心臟中央“+”字交叉是否存在。

圖2-1-7 胎兒心臟四腔心切面
LA—左心房;LV—左心室;RA—右心房;RV—右心室;DAO—降主動脈
(2)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圖2-1-8) 觀察流出道壁是否完整、連續;主動脈連接左心室,肺動脈連接右心室;兩大動脈起始部呈交叉排列關系;觀察動脈瓣回聲及開放關閉有無異常。

圖2-1-8 左圖心臟左室流出道切面;右圖右室流出道切面
LVOT—左室流出道;AO—主動脈;LA—左心房;RA—右心房;RV—右心室;RVOT—右室流出道;PA—肺動脈
(3)三血管切面(圖2-1-9) 觀察主肺動脈、升主動脈、上腔靜脈的排列是否呈一直線關系,三血管內徑比例是否依次縮小;血管數目有無異常。

圖2-1-9 心臟三血管切面
PA—主肺動脈;AO—主動脈;SVC—上腔靜脈
(4)主動脈弓(圖2-1-10)及動脈導管弓切面(圖2-1-11) 觀察主動脈弓走行及弓上發出的三大分支血管,由近及遠依次為頭臂干、左頸總動脈及左鎖骨下動脈,觀察有無異常,有無迷走右鎖骨下動脈;動脈導管弓走行較主動脈弓跨度大;動脈導管內徑與主動脈遠側段及降主動脈內徑基本相等;兩大動脈起始部是否呈交叉關系。

圖2-1-10 主動脈弓切面
DAO—降主動脈;INA—頭臂干;LCCA—左頸總動脈;LSCA—左鎖骨下動脈

圖2-1-11 動脈導管弓切面
RV—右心室;MPA—主肺動脈;L—左肺動脈;R—右肺動脈;DA—動脈導管; DAO—降主動脈
4.脊柱切面
(1)脊柱矢狀切面(圖2-1-12) 顯示脊柱頸、胸、腰和骶尾段,觀察脊柱的連續性、彎曲度及骨化程度;觀察脊柱表面皮膚覆蓋是否完整及脊髓圓錐的位置,正常情況下圓錐下極平行于雙腎中部。
圖2-1-12 A.脊柱矢狀切面 SP.脊柱;B.脊髓圓錐位置(↑)
(2)脊柱橫切面(圖2-1-13) 顯示3個高回聲骨化中心,呈“品”字排列。

圖2-1-13 胎兒腰椎橫切面,顯示3個骨化中心呈“品”字排列
SP—脊柱
5.腹部切面
(1)腹部胃泡水平橫切面 是測量腹圍的標準切面(圖2-1-14);觀察胃泡、肝內臍靜脈與門脈右支相連、脊柱橫斷面,并確定胃泡是否在腹腔左側,是否與心臟在同一方向;觀察肝膽及脾臟有無異常。

圖2-1-14 胎兒腹圍橫切面
SP—脊柱;STO—胃泡
(2)雙腎橫切面(圖2-1-15) 是測量擴張腎盂前后徑的切面;觀察腎臟、腎盂,雙腎是否對稱,是否位于脊柱兩側;正常情況下腎盂可輕度擴張。

圖2-1-15 胎兒雙腎橫切面
SP—脊柱;LK—左腎;RK—右腎
(3)臍帶腹壁入口橫切面(圖2-1-16) 觀察腹壁是否連續完整。

圖 2-1-16 臍帶腹壁入口橫切面(↑),CDFI顯示臍帶血流
(4)膀胱水平橫切面(圖2-1-17) 主要觀察膀胱內壁是否光滑,有無囊腫回聲、有無憩室及走行于膀胱兩側的臍動脈。

圖2-1-17 膀胱水平橫切面
BL—膀胱;UA—臍動脈
(5)腹部縱切面(圖2-1-18) 顯示膈肌呈弧狀低回聲帶,分隔胸、腹腔臟器。

圖2-1-18 腹部縱切面,顯示膈肌呈弧狀低回聲帶(↑),分隔胸、腹腔臟器
6.四肢切面
(1)肱骨長軸切面(圖2-1-19) 觀察形態、回聲、長短。

圖2-1-19 肱骨長軸切面
L-HUM—左側肱骨;R-HUM—右側肱骨
(2)前臂縱切面和橫切面(圖2-1-20,圖2-1-21) 觀察尺、橈骨形態,回聲,長短。

圖 2-1-20 左圖左前臂及手縱切面;右圖左前臂橫切面
L-HAND—左手

圖2-1-21 左圖右前臂及手縱切面;右圖右前臂橫切面(↑)
R-HAND—右手
(3)股骨長軸切面(圖2-1-22) 觀察形態、回聲、長短。

圖2-1-22 股骨長軸切面
L-FL—左側股骨;R-FL—右側股骨
(4)小腿長軸切面和橫切面(圖2-1-23、圖2-1-24) 觀察脛、腓骨形態,回聲,長短。

圖2-1-23 左圖左小腿縱切面;右圖左小腿橫切面(↑)
L-FOOT—左足

圖2-1-24 左圖右小腿縱切面;右圖右小腿橫切面(↑)
R-FOOT—右足
(5)顯示雙手和足切面(圖2-1-25、圖2-1-26)。

圖2-1-25 雙手橫切面

圖2-1-26 雙足底長軸切面
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如孕婦腹壁厚度、胎兒在宮內的姿勢、羊水量、病程發展等,產前超聲篩查不能發現所有的胎兒畸形,胎兒畸形不同類型的診斷率也不一樣。如受到胎兒骨骼、胎動、羊水量及其他多種因素的影響,出生后明顯可見的畸形,如唇腭裂、手足畸形、眼耳異常,皮膚疾病等,常常在宮內超聲檢查時顯示困難,如某些心臟異常、關節屈曲、肛門閉鎖、小頭畸形等仍難以避免漏診。有些胎兒畸形在孕中期20~24周+6超聲篩查時無異常表現,可能在胎兒發育過程中逐漸表現出來,如先天性膈疝、成骨發育不全、腎臟異常、心臟異常、腦積水、腦腫瘤、肝腫瘤、腎上腺出血及腫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