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石油地質
  • 高文陽 趙寧 劉杰主編
  • 3512字
  • 2020-08-13 17:21:44

任務三 填寫鉆井基本數據表

一、學習目標

能夠熟練掌握鉆井基本數據表的填寫規范,并準確填寫鉆井基本數據表。

二、任務實施

(一)填寫完井基礎數據表

1.填寫鉆井基礎數據表一(適用于直井)

(1)井位(填入本井井號)

①地理位置:將該井所處的省(自治區)、市(自治州)、鄉、自然村或測量標志的方位、距離填全。

②區域構造位置:填寫該井所處盆地(坳陷)、一級構造和二級構造單元。

③局部構造位置:寫明該井所處的三級、四級構造單元及部位。

④測線位置:按實際井位所在測線位置填寫“地震×××測線,××樁號”。

(2)鉆探目的

按地質設計(包括補充設計)填寫。

(3)井別、設計井深

按地質設計(包括補充設計)填寫;井隊號,填寫施工鉆井隊號。

(4)坐標、海拔(地面、補心)

按井位公報填寫(若無,按地質設計填寫)。海拔,單位為m,小數點后保留兩位。

(5)完鉆井深

根據觀察記錄、地質日志資料,填寫最終實際完鉆井深,單位為m,小數點后保留兩位。

(6)完井方法及井底層位

按本井實際完井方法填寫,如裸眼、射孔、篩管完成法等;井底層位應填寫實際完鉆井底層位,填地層最小級。

(7)完鉆依據

根據觀察記錄、地質日志資料,按實際情況填寫,如完成鉆探任務、達到設計目的、事故完鉆或其他原因提前完鉆等。

(8)開鉆、完鉆、完井日期

根據觀察記錄、地質日志資料,按“××××年××月××日”格式,用阿拉伯數字填寫。

(9)鉆井液性能

①井段:按開鉆、各油層井段、目的層段及完鉆情況等分段填寫,單位為m,保留一位小數。

②相對密度:填各段對應的范圍值(最低~最高),保留兩位小數。

③黏度:填寫各段所使用的漏斗黏度范圍值,單位為Pa·s,保留整數。

(10)鉆頭程序

①鉆頭尺寸:填寫對應井段所使用的尺寸,單位為mm,保留整數。

②類型:填寫對應井段所使用的鉆頭類型,用漢字填寫(也可用標準符號填寫,如3B455mm,3A216mm)。

③井深:填寫使用不同尺寸和類型鉆頭的井段,單位為m,保留兩位小數。

2.填寫鉆井基礎數據表一(適用于定向井)

①地理位置,區域構造位置,局部構造位置,測線位置,鉆探目的,井別,海拔(地面、補心),完鉆依據,開鉆、完鉆、完井日期,鉆井液性能,鉆頭程序等的填寫同直井基礎數據表。

②實測井口坐標。按實際數據填寫。

③設計靶點坐標。按設計填寫。

④實際靶點坐標。按鉆井實際情況填寫。

⑤實鉆井底坐標。按鉆井實際情況填寫。

⑥設計井深。按地質設計填寫,單位為m,保留整數。

⑦完鉆垂深、完鉆斜深。按實際結果填寫,單位為m,保留兩位小數。

⑧靶點位置。根據設計及實鉆結果進行填寫,并填寫靶心距及質量評價意見。

(二)填寫地層分層及錄井顯示數據表(鉆井基礎數據表二)

1.地層分層

①地層分層以電測解釋的分層為準,將界、系、統、組、段的名稱寫全。按比例在地層分層欄內,用直尺在每個底界深度下面畫一橫線,將分層數據填寫在橫線上。

②底深、厚度欄應填寫相應底深和厚度(第一層的厚度要減去補心高),井底未鉆穿地層在底深欄填“▼”,厚度欄不填。

2.錄井顯示統計

分別統計對應組或段各級別含油產狀的厚度和層數,單位為米/層,保留一位小數。

①鉆井取心段顯示。按1∶100巖心錄井綜合圖讀數。

②巖屑顯示。按1∶500綜合錄井圖讀數。

③總計欄。把各組段所有含油級別的顯示層,分別累計相加,得出本井總的油氣顯示。用米/層表示,保留一位小數。

(三)填寫綜合解釋統計、固井、井斜數據表(鉆井基礎數據表三)

(1)層位

用漢字填寫組段。

(2)綜合解釋油氣層統計欄

按綜合解釋的油氣層分別填寫厚度和層數,一般以電測解釋成果表解釋的厚度為準。

(3)縫洞情況統計

按不同時代地層填寫不同級別的縫洞段長度。

(4)套管數據(表層、技術、油層)

套管外徑(單位為mm,保留一位小數)、壁厚、內徑(單位為mm,保留兩位小數),以及套管總長、下入深度、套管頭至補心距、聯入、引鞋、不同壁厚下深(按套管記錄中鋼級、壁厚變化井段填寫)、阻流環深、篩管井段和尾管下深(單位為m,保留兩位小數)。

(5)井斜情況

根據井斜數據,填寫最大井斜深度(單位為m,保留整數)、斜度(單位為度,保留一位小數)、方位(單位為度,取整數)、總水平位移,并計算填寫油層頂底位移(單位為m,取兩位小數)和總方位(單位為度,取整數)。

(6)固井數據

①填寫水泥用量(單位為t,取整數)、替鉆井液量(單位為m3,保留一位小數)、水泥漿平均密度、替入鉆井液相對密度(無量綱,保留兩位小數)、碰壓情況(單位為MPa,取整數)。

②填寫水泥塞深:表層和技術套管不填,油層套管按固井質量檢查圖填寫,單位為m,保留一位小數。

③填寫試壓情況:加壓,填寫開始加壓的壓力;經時,填寫加壓后經歷的時間;降壓,填寫經過一段時間后的壓力與所加壓力的差值。壓力單位為MPa,時間單位為min,取整數。

④固井質量:填寫目的層段固井質量(優質、合格、不合格)。

三、注意事項

①所有表格各數據的填寫均應符合統一數量標準要求,填寫時先填井名。

②各項數據均以原始記錄為準,要求內容齊全、數據準確,有關數據對應關系必須統一對口。

③表內文字均采用仿宋字體,使用繪圖墨水填寫。

④鉆井施工或錄井過程中未進行的項目可不填寫。

⑤對于進行特殊資料錄取的生產井,應填寫相應的完井表格,可參照探井完井報告附表要求填寫。

四、任務考核

1.考核要求

①如違章操作,將停止考核。

②考核方式:本項目為實際操作任務,考核過程按評分標準及操作過程進行。

2.配分、評分標準(表1-13)

表1-13 填寫鉆井基本數據表評分標準

3.工具、材料、設備(表1-14)

表1-14 填寫鉆井基本數據表工具、材料、設備表

五、相關知識

1.鉆井取心統計表

①層位。填組段,用漢字表示。

②次數。即筒次,試取心和正式取心要分開依次用阿拉伯數字填寫。

③井數、進尺、心長。為對應筒次的實際數據,單位為m,保留兩位小數。

④收獲率。用百分數表示,保留一位小數。

⑤不含油巖心長度。分別填寫對應筒次儲集層和非儲集層不含油巖心長度。

⑥含油巖心長度。填寫本筒不同含油氣產狀和各自累計長度及總長度,單位為m,保留兩位小數。

2.井壁取心記錄表

①編號。用阿拉伯數字,按由深至淺的井深順序依次編號。

②井深、巖性定名、巖性及含油性描述、熒光檢查、系列對比。均按井壁取心描述記錄實際情況填寫。

3.碎屑巖油氣顯示綜合表

①序號。按綜合錄井圖錄井顯示(包括測井顯示)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填寫。

②層位。填寫地層組段。

③井段。按測井曲線歸位后的顯示井段填寫,單位為m,保留一位小數。

④厚度。填寫歸位后的顯示層厚度,單位為m,保留一位小數。

⑤巖性。按歸位后的綜合錄井圖填寫。

⑥含油巖屑占定名巖屑含量。按巖屑錄井實際情況填寫百分含量,取整數。

⑦鉆時。填顯示段鉆時的范圍值。單位為min/m,取整數。

⑧氣測。有氣測時填顯示段氣測最大全烴值和甲烷值,用百分數表示,保留三位小數。

⑨地化參數。填顯示段地化分析S0、S1、S2。TPI的次高值,保留三位小數。

⑩鉆井液顯示。填寫相對密度(保留兩位小數)、黏度(單位為Pa·s,取整數)的變化情況;油花、氣泡,分別填寫油花、氣泡占槽面的百分比(取整數);槽面上漲高度,填最大值,單位為cm,取整數。

熒光顯示。填寫該層熒光檢查顏色和最高系列對比級別。

井壁取心。分別填寫本顯示層含油、熒光及不含油的取心顆數。

含油氣巖心長度。填寫巖心歸位后對應顯示層的各含油、含氣產狀的長度,單位為m,保留兩位小數,其中含油含氣用“◇”表示,含油含水用“()”表示。

浸泡時間。填寫鉆開該顯示層的時間與固井替井液結束時間的差值,單位為d,取整數,裸眼井不填。

測井參數及解釋。按測井解釋成果表填寫。

綜合解釋。填寫綜合解釋結果。

4.非碎屑巖油氣顯示綜合表

(1)填寫規范

序號、層位、井段、厚度、巖性、含油巖屑占定名巖屑含量、鉆時、氣測、地化參數、熒光顯示、井壁取心、含油氣巖心長度、浸泡時間、綜合解釋均同“碎屑巖油氣顯示綜合表”填寫規范。

(2)鉆井顯示情況

①井深:填寫鉆井有顯示時的井深,單位為m,保留兩位小數。

②放空:根據原始資料記錄,填寫放空長度(井段),單位為m,保留兩位小數。

③漏失量:填寫井漏過程中鉆井液的漏失量,單位為m3,保留一位小數。

④噴出物及噴勢:填寫發生井噴時噴出物的性質、噴出形式和噴出高度。

(3)次生礦物

根據巖屑描述情況,填寫次生礦物占巖屑的百分含量,用百分數表示,保留一位小數。

(4)鉆井液顯示

①密度、黏度、油花、氣泡:同“碎屑巖油氣顯示綜合表”填寫規范。

②氯離子:根據氯離子記錄填寫實際數據(范圍值),單位為mg/L,取整數。

③池面上漲:填寫顯示段池面鉆井液增加量,單位為m3,保留一位小數。

(5)測井參數及解釋

①井段:與綜合解釋相對應的測井解釋井段,單位為m,保留一位小數。

②測井參數:選擇相關的參數填寫。

③解釋結果:依測井解釋成果表填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察雅县| 揭东县| 疏附县| 休宁县| 崇仁县| 望奎县| 神木县| 偃师市| 通许县| 富顺县| 正定县| 石渠县| 农安县| 咸宁市| 平凉市| 马公市| 虹口区| 平顶山市| 和田县| 花莲市| 灯塔市| 景泰县| 临邑县| 三台县| 晋宁县| 织金县| 芦山县| 谷城县| 中牟县| 仙游县| 全南县| 巢湖市| 扎兰屯市| 平阴县| 射阳县| 乐亭县| 哈巴河县| 印江| 揭阳市| 科技| 开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