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任務四 景觀建筑與小品設計

一、花架

(一)花架在景觀綠地中的作用

1.遮陰功能

花架是攀緣植物的棚架,又是人們消夏庇蔭的場所,可供游人休息、乘涼,坐賞周圍的風景。

2.景觀效果

花架在造園設計中往往具有亭、廊的作用,作長線布置時,就像游廊一樣能發揮建筑空間的脈絡的作用,形成導游路線;也可用來劃分空間,增加風景的濃度。作點狀布置時,就像亭子一般,形成觀賞點,并可以在此組織對環境景色的觀賞。花架在景觀中除供植物攀緣外,有時也取其形成輕盈之特點,以點綴景觀建筑的某些墻段或檐頭,使之更加活潑和具有景觀的性格。另外,花架本身優美的外形也對環境起到裝飾作用。

3.花架在建筑上能起到紐帶作用

花架可以聯系亭、臺、樓、閣,具有組景的功能。

(二)花架的位置選擇

花架的位置選擇較靈活,公園隅角、水邊、園路一側、道路轉彎處、建筑旁邊等都可設立。在形式上可與亭廊、建筑組合,也可單獨設立于草坪之上。

花架在庭院中的布局可以采取附建式,也可以采取獨立式。附建式屬于建筑的一部分,是建筑空間的延續。它應保持建筑自身統一的比例與尺度,在功能上除供植物攀緣或設桌凳供游人休息外,也可以只起裝飾作用。獨立式的布局應在庭院總體設計中加以確定,它可以在花叢中,也可以在草坪邊,使庭院空間有起有伏,增加平坦空間的層次,有時亦可傍山臨池隨勢彎曲。花架如同廊道也可起到組織游覽路線和組織觀賞景點的作用,布置花架時一方面要格調清新,另一方面要注意與周圍建筑和綠化栽培在風格上的統一。

(三)花架常用的建造材料及植物材料

可用于花架的建造材料很多。簡單的棚架,可用竹、木搭成,自然而有野趣,能與自然環境協調,但使用期限不長。堅固的棚架,用磚石、鋼管或鋼筋混凝土等建造,美觀、堅固、耐用,維修費用少(圖3-11)。

圖3-11 花架建造材料與形式

花架的植物材料選擇要考慮花架的遮陰和景觀作用兩個方面,多選用藤本蔓生并且具有一定觀賞價值的植物,如常春藤、絡石、紫藤、凌霄、地錦、南蛇藤、五味子、木香等。也可考慮使用有一定經濟價值的植物如葡萄、金銀花、獼猴桃等。

(四)花架的造型設計

花架造型比較靈活和富于變化,最常見的形式是梁架式,也就是人們所熟悉的葡萄架。半邊列柱半邊墻垣,造園趣味類似半邊廊,在墻上亦可以開設景窗使意境更為含蓄。此外新的形式還有單排柱花架或單柱式花架及圓形花架。單排柱的花架仍然保持廊的造園特征,它在組織空間和疏導人流方面,具有同樣的作用,但在造型上更加輕盈自由。單柱式的花架很像一座亭子,只不過頂蓋是由攀緣植物的葉與蔓組成。

花架的設計往往同其他小品相結合,形成一組內容豐富的小品建筑,如布置坐凳供人小憩,墻面開設景窗、漏花窗,柱間嵌以花墻,周圍點綴疊石小池以形成吸引游人的景點。

二、亭

(一)亭在景觀綠地中的作用

1.景觀作用

亭在景觀中常作為對景、借景、點綴風景用,也是人們游覽、休息、賞景的最佳處。

2.使用功能

亭子在功能上,主要是為了解決人們在游賞活動的過程中,駐足休息、納涼避雨、縱目眺望的需要,在使用功能上沒有嚴格的要求。

(二)亭的位置選擇

亭在景觀布局中,其位置的選擇極其靈活,不受格局所限,可獨立設置,也可依附于其他建筑物而組成群體,更可結合山石、水體、大樹等,得其天然之趣,充分利用各種奇特的地形基址創造出優美的景觀意境。

1.山上建亭

山上建亭,常選用的位置有山巔、山腰臺地、懸崖峭峰、山坡側旁、山洞洞口、山谷溪澗等處。亭與山的結合可以共筑成景,成為一種山景的標志。亭立于山頂以升高視點俯瞰山下景色,如北京香山重陽閣前方亭;列亭于山坡可作背景,如頤和園萬壽山前坡佛香閣兩側有各種亭對稱布置,甚為壯觀;山中置亭有幽靜深邃的意境,如北京植物園內拙山亭;山上建亭還有的是為了與山下的建筑取得呼應。頤和園和承德避暑山莊全園大約有1/3數量的亭子放在山上,絕大部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臨水建亭

水際安亭在中國傳統景觀中有很多優秀的實例。臨水的岸邊、水邊石礬、水中小島、橋梁之上等處都可設立。

水邊設亭,一方面是為了觀賞水面的景色,另一方面也是豐富水景效果。水面設亭,一般應盡量貼近水面,宜低不宜高,突出亭中為三面或四面水面所環繞。

凸入水中或完全架設于水面之上的亭,也常立基于島、半島或水面石臺之上,以堤、橋與岸相連,如頤和園的知春亭。完全臨水的亭應盡可能貼近水面,切忌用混凝土柱墩把亭子高高架起,使亭子失去了與水面之間的貼切關系,比例失調。為了造成亭子有漂浮于水面的感覺,設計時還應盡可能把亭子下部的柱墩縮到挑出的底板邊緣的后面去,或選用天然的石料包住混凝土柱墩,并在亭邊的沿岸和水中散置疊石,以增添自然情趣。

水際安亭需要注意選擇好觀水的視角,還要注意亭在風景畫面中的恰當位置。水面設亭在體量上的大小,主要看它所面對的水面的大小而定。位于開闊湖面的亭子尺度一般較大,有時為了強調一定的氣勢和滿足景觀規劃的需要,還把幾個亭子組織起來,成為一組亭子組群,形成層次豐富、體形變化的建筑形象,給人以強烈的印象。

橋上置亭,也是我國景觀藝術處理上的一個常見手法。

3.亭與植物結合

亭與景觀植物結合往往能產生較好的效果。中國古典景觀中,有很多亭直接引用植物名,如牡丹亭、桂花亭、仙梅亭、荷風四面亭等。亭名因植物而出,再加上詩詞牌匾的渲染,可以使環境空間有聲有色,如無錫惠山寺旁的聽松亭以松濤為主題,創造出“萬壑風生成夜響,千山月照掛秋陰”的意境。拙政園中荷風四面亭的題聯為“四面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上房山”。亭旁種植物應有疏有密,精心配置,不可壅塞,要有一定的欣賞、活動空間。山頂植樹更須留出從亭往外看的視線空間。

4.亭與建筑的結合

亭與建筑的結合有兩種類型:一種類型是亭與建筑相連,亭是建筑群中的一部分,建筑群是一個完整的形象;再有一種類型是,亭與建筑分離,亭是一個空間中的組成部分,作為一個獨立的單體存在。亭與建筑物組配在一個空間中,它可以起到幾種效果:在建筑群前軸線兩側列亭,左右對稱,強化建筑的莊重、威嚴。很多廟宇前設鐘鼓亭就有這種效果,如山西大同華嚴寺鐘鼓亭、北京北海瓊華島南坡永安寺前的亭等。有的把亭置于建筑群的一角,使建筑組合更加活潑生動,如北京長春園中玉玲瓏館的西南角安放四方亭,在玉玲瓏館的東南隔岸映清齋后也安放四方亭。兩亭雖大小不同,卻可使兩組建筑互相呼應;揚州寄嘯山莊湖心亭位于三面建筑環抱的水池中,使空間中增添了層次。

除以上常見的位置外,亭還經常設立于密林深處、庭院一角、花間林中、草坪中、園路中間以及園路側旁等平坦處。

(三)亭的平面及立面設計

亭的形式很多,從平面上可分為三角亭、方形亭、五角亭、六角亭、八角亭、十字亭、圓亭、蘑菇亭、傘亭、扇面亭等(圖3-12)。從其組合不同又可分為單體式、組合式、與廊墻相結合的形式三類。從位置不同又可分為山亭、水亭、橋亭等。

圖3-12 中國亭平面

亭的立面造型,從層數上看,有單層和兩層(圖3-13)。中國古代的亭本為單層,兩層以上應算作樓閣。但后來人們把一些二層或三層類似亭的閣也稱之為亭,并創作出了一些新的二層的亭式。

圖3-13 亭的立面造型

亭的立面有單檐和重檐之分,也有三重檐的。亭頂的形式則多采用攢尖頂、歇山頂,也有用盔頂式的,現代景觀中用鋼筋混凝土作平頂式亭較多,也作了不少仿攢尖頂、歇山頂等形式的。在建筑材料的選用上,中國傳統的亭子以木構瓦頂的居多,也有木構草頂及全部是石構的。現代景觀多用水泥、鋼木等多種材料,制成仿竹、仿松木的亭,有些山地名勝地,用當地隨手可得的樹干、樹皮、條石構亭,親切自然,與環境融為一體,更具地方特色,造型豐富,風格多樣,具有很好的效果。

三、廊

(一)廊在景觀造景中的作用

1.聯系功能

廊將景觀中各景區、景點連成有序的整體,雖散置但不零亂。廊將單體建筑連成有機的群體,使主次分明,錯落有致。廊可配合園路,構成全園交通、游覽及各種活動的通道網絡,以“線”聯系全園。

2.分隔空間并圍合空間

在花墻的轉角、盡端劃分出小小的天井,以竹石、花草構成小景,可使空間相互滲透,隔而不斷,層次豐富。廊又可將空曠開敞的空間圍成封閉的空間,在開朗中有封閉,熱鬧中有靜謐,使空間變幻的情趣倍增。

3.組廊成景

廊的平面可自由組合,廊的體態又通透開暢,尤其是善于與地形結合,“或盤山腰,或窮水邊,通花度壑,蜿蜒無盡”(《園冶》),與自然融成一體,在景觀景色中體現出自然與人工結合之美。

4.實用功能

廊具有系列長度的特點,最適于作展覽用房。現代景觀中各種展覽廊,其展出內容與廊的形式結合得盡善盡美,如金魚廊、花卉廊、書畫廊等,極受群眾歡迎。此外,廊還有防雨淋、避日曬的作用,形成休憩、觀賞的佳境。

廊在近現代景觀中,還經常被運用到一些公共建筑(如旅館、展覽館、學校、醫院等)的庭園內,它一方面是作為交通聯系的通道,另一方面又作為一種室內外聯系的“過渡空間”。把室內外空間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互相滲透、融合,形成生動、誘人的一種空間環境。

(二)廊的形式與位置選擇

根據廊的平面與立面造型,可分為空廊(雙面空廊)、半廊(單面空廊)、復廊、雙層廊(又稱復道閣廊)、爬山廊、曲廊(波折廊)等。

(三)廊的位置選擇

在景觀的平地、水邊、山坡等各種不同的地段上建廊,由于不同的地形與環境,其作用及要求亦各不相同。

1.平地建廊

常建于草坪一角、休息廣場中、大門出入口附近,也可沿園路或用來覆蓋園路,或與建筑相連等。在景觀的小空間或小型景觀中建廊,常沿界墻及附屬建筑物以“占邊”的形式布置。

平地上建廊還作為景觀的導游路線來設計,經常連接于各風景點之間,廊子平面上的曲折變化完全視其兩側的景觀效果和地形環境來確定,隨形而彎,依勢而曲,蜿蜒逶迤,自由變化。有時,為分劃景區,增加空間層次,使相鄰空間造成既有分割又有聯系的效果,也常常選用廊子作為空間劃分的手段,或者把廊、墻、花架、山石、綠化互相配合起來進行。在新建的一些公園或風景區的開闊空間環境中建游廊,利用廊子圍合、組織空間,并于廊兩側空間設置座椅,提供休息環境,廊的平面方向則面向主要景物。

2.水上建廊

一般稱之為水廊,供欣賞水景及聯系水上建筑之用,形成以水景為主的空間。水廊有位于岸邊和完全凌駕水上兩種形式。

位于岸邊的水廊,廊基一般緊接水面,廊的平面也大體貼緊岸邊,盡量與水接近。在水岸曲折自然的情況下,廊大多沿著水邊成自由式格局,順自然之勢與環境相融合。

架設于水面之上的水廊,以露出水面的石臺或石墩為基,廊基一般宜低不宜高,最好使廊的底板盡可能貼近水面,并使兩邊水面能穿經廊下而互相貫通,人們漫步水廊之上,左右環顧,宛若置身水面之上,別有風趣。

3.山地建廊

供游山觀景和聯系山坡上下不同標高的建筑物之用,也可借以豐富山地建筑的空間構圖。爬山廊有的位于山的斜坡,有的依山勢蜿蜒轉折而上。

(四)廊的設計

1.廊的平面設計

根據廊的位置和造景需要,廊的平面可設計成直廊、弧形廊、曲廊、回廊及圓形廊等。

2.廊的立面設計

廊的立面基本形式有懸山、歇山、平頂廊、折板頂廊、十字頂廊、傘狀頂廊等。在做法上,要注意下面幾點。

①為開闊視野四面觀景,立面多選用開敞式的造型,以輕巧玲瓏為主。在功能上需要私密的部分,常常借加大檐口出挑,形成陰影。為了開敞視線,亦有用漏明墻處理。

②在細部處理上,可設掛落于廊檐,下設置高1m左右之樣,某些可在廊柱之間設0.5~0.8m高的矮墻,上覆水磨磚板,以供休憩,或用水磨石椅面和美人靠背與之相匹配。

③廊的吊頂,傳統式的復廊、廳堂四周的圍廊結頂常采用各式軒的做法。現今園中之廊,一般已不做吊頂,即使采用吊頂,裝飾亦以簡潔為宜。

四、園路與園橋

(一)園路

1.園路的功能

園路像人體的脈絡一樣,是貫穿全園的交通網絡,是聯系各個景區和景點的紐帶和風景線,是組成景觀風景的造景要素。園路的走向對景觀的通風、光照、環境狀況都有一定的影響,因此無論在實用功能上,還是在美觀方面,園路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1)組織空間、引導游覽 園路既是景觀分區的界線,又可以把不同的景區聯系起來。通過園路的引導,將全園的景色逐一展現在游人眼前,使游人能從較好的位置去觀賞景致。在公園中常常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園分隔成各種不同功能的景區,同時又能通過道路把各個景區聯系成一個整體。其中游覽程序的安排對中國景觀來講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將設計者的造景序列傳達給游客。園路正是起到了組織景觀的觀賞程序,向游客展示景觀風景畫面的作用。它能通過自己的布局和路面鋪砌的圖案,引導游客按照設計者的意圖、路線和角度來游賞景物。

(2)組織交通 園路既對游客的集散、疏導有重要作用,也滿足景觀綠化、建筑維修、養護、管理等工作的運輸需要,承擔安全、防火、職工生活、公共餐廳、小賣部等園務工作的運輸任務。對于小公園,這些任務可綜合考慮,對于大型公園,由于園務工作交通量大,有時可以設置專門的路線。

(3)構成園景 園路優美的曲線,豐富多彩的路面鋪裝,與周圍的山體、建筑、花草、樹木、石景等物緊密結合,不僅是“因景設路”,而且是“因路得景”。所以園路可行、可游,行游統一。

2.園路的分類

園路按功能可分為主要園路(主干道)、次要園路(次干道)和游憩小路(游步道)。按路面材料可分為土草路、泥結碎石路、塊石冰紋路、磚石拼花路、條石鋪裝路、水泥預制塊路、方磚路、混凝土路、瀝青柏油路、瀝青砂混凝土路等。

(1)主干道 供大量游人行走,必要時通行車輛。主干道要接通主要入口處,并要貫通全園景區,形成全園的骨架。

(2)次干道 主要用來把景觀分隔成不同景區。它是各景區的骨架,同附近景區相通。

(3)小道 為引導游人深入景點、探幽尋勝之路,如游山岙、小島、水涯、峽谷、疏林、草地等處的道路。

3.園路的設計

(1)平面線形設計

①園路的寬度要求。在總體規劃時應首先確定園路的位置,在進行園路技術設計時,還應對下列內容進行復核:重點風景區的游覽大道及大型景觀的主干道的路面,應考慮能通行大卡車、大型客車。由于園務交通的需要,公園主干道應能通行卡車。重點文物保護區的主要建筑物四周的道路,應能通行消防車,其路面寬度一般為3.5m。游步道一般為1~2.5m,小徑也可小于1m。由于特殊需要,游步道寬度的上下限允許靈活些。游人及各種車輛的最小運動寬度表見表3-1。

表3-1 游人及各種車輛的最小運動寬度表

②園路的平面造型。規則式景觀的園路造型應用直線條;自然式景觀中采用迂回曲折的弧形線,蜿蜒曲折,避免構成直線,寬度可依自然地形設計,可寬可窄,以不影響行人為度,看不出有人工改造的痕跡。但曲折不能過多,曲度半徑不宜相等,曲折必須有目的。如巖石當前,怪石崎嶇,就須石徑盤旋,蜿蜒而上,陡處必須設石級。

(2)園路的縱斷面設計 園路縱斷面設計的要求:第一,根據造景的需要,隨地形的變化而起伏變化;第二,在滿足造園藝術要求的情況下,盡量利用原地形,保證路基的穩定,并減少土方量;第三,園路與相連的城市道路在高程上應有合理的銜接;第四,園路應配合組織園內地面水的排除。不同材料路面的排水能力不同,因此,各種類型路面對縱橫坡度的要求也不同(表3-2)。

表3-2 各種類型路面的縱橫坡度表

在游步道上,道路的起伏可大一些,一般在12°以下為舒適的坡道。超過12°時行走較費力。在游覽性公路設計時,還要考慮路面視距與會車視距。

供殘疾人使用的園路在設計時的具體做法參照《方便殘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設計規范》。

4.園路的鋪裝

園路作為景觀綠地設計要素,在滿足其功能要求的基礎上,還要充分考慮其景觀效果。要以多種多樣的形態、花紋來襯托景色,美化環境。在進行路面圖案設計時,應與景區的意境相結合,即要根據園路所在的環境,選擇路面的材料、質感、形式、尺度與研究路面圖案的寓意、趣味,使路面更好地成為園景的組成部分。

路面的鋪裝有水泥、油渣、預制水泥板、卵石、磚鋪等。應根據用途和創造意境而定。《園冶》中講:“惟廳堂廣廈中鋪一概磨磚”“花環窄路偏宜石,堂回空庭須用磚”“選鵝卵石鋪成蜀錦”“鵝子石,宜鋪于不常走處”“亂青版石,斗冰裂紋,宜于山堂、水坡、臺端、亭際”,很細致地講述了路面與環境的關系。

(二)園橋

1.園橋的作用

景觀中的橋是風景橋,它是風景景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園橋具有三重作用:一是懸空的道路,起組織游覽線路和交通功能,并可變換游人觀景的視線角度;二是凌空的建筑,點綴水景,本身常常就是景觀一景,在景觀藝術上有很高價值,往往超過其交通功能。加建亭廊的橋,稱亭橋或廊橋;三是分隔水面,增加水景層次,水面被劃分為大與小,橋則在線(路)與面(水)之間起中介作用。

2.園橋的分類

(1)平橋 簡樸雅致,緊貼水面,它或增加風景層次,或便于觀賞水中倒影、池里游魚,或平中有險,別有一番樂趣。

(2)曲橋 曲折起伏多姿,無論三折、五折、七折、九折在景觀中通稱曲橋或折橋,它為游客提供了各種不同角度的觀賞點,橋本身又為水面增添了景致。

(3)拱橋 多置于大水面,它是將橋面抬高,做成玉帶的形式。這種造型優美的曲線,圓潤而富有動感,既豐富了水面的立體景觀,又便于橋下通船。

(4)屋橋 是以石橋為基礎,在其上建有亭、廊等,因此又叫亭橋或廊橋,其功能除交通和造景外,還可供人休憩。

(5)亭橋 是架在水上的亭,處于較大的水面上,具有氣勢磅礴之意,宜于四周觀景,可供游人賞景、游憩、避雨、遮日。

3.園橋的設計方法

(1)園橋的位置選擇 在風景景觀中,橋位選址與總體規劃、園路系統、水面的分隔或聚合、水體面積大小密切相關。大水面架橋借以分隔水面時,宜選在水面岸線較狹處,既可減少橋的工程造價,又可避免水面空曠。建橋時,應適當抬高橋面,既可滿足通航的要求,還能框景,增加橋的藝術效果。附近有建筑的,更應推敲園橋體形的細部表現。小水面架橋宜體量小而輕,體形細部應簡潔,輕盈質樸。同時,宜將橋位選擇在偏居水面的一隅,以期水系藏源,產生“小中見大”的景觀效果。在水勢湍急處,橋宜凌空架高,并加欄桿,以策安全,以壯氣勢。水面高程與岸線齊平處,宜使橋平貼水波,使人接近水面,產生凌波親切之感。

(2)園橋的設計

①單跨平橋。造型簡單能給人以輕快的感覺。有的平橋用天然石塊稍加整理作為橋板架于溪上,不設欄桿,只在橋端兩側置天然景石隱喻橋頭,簡樸雅致。如蘇州拙政園曲徑小橋、廣州荔灣湖公園單跨仿木平板橋,亦具田園風趣。

②曲折平橋。多用于較寬闊的水面而水流平靜者。為了打破一跨直線平橋過長的單調感,可架設曲折橋式。曲折橋有兩折、三折、多折等。如上海城隍廟豫園的九曲橋,飾以華麗欄桿與燈柱,形態絢麗,與廟會的熱鬧氣氛相協調。

③拱券橋。用于庭園中的拱券橋多以小巧取勝。網師園石拱橋以其較小的尺度、低矮的欄桿及樸素的造型和周圍的山石樹木配合得體著稱。廣州流花公園混凝土薄拱橋造型簡潔大方,橋面略高于水面,在庭園中形成小的起伏,頗富新意。

④汀步。水景的布置除橋外在景觀中亦喜用汀步。汀步宜用于淺水河灘,平靜水池,山林溪澗等地段。近年來以汀步點綴水面亦有許多創新的實例。

五、小品設計

(一)景觀小品設計

1.園桌、園椅、園凳

園椅、園凳是供游人休息、賞景用的,一般布置在人流較多、景色優美的地方,如樹蔭下、河湖水體邊、路邊、廣場、花架下等。有時還可設置園桌,供游人休息娛樂用。同時,這些桌椅本身的藝術造型也能裝點景觀景色。

(1)基本尺寸 園椅、園凳的高度宜在30cm左右,不宜太高,否則游人坐著有不安全之感。基本尺寸見表3-3。

表3-3 園椅、園凳的基本尺寸

(2)形式 園椅、園凳要求造型美觀,堅固舒適,構造簡單,易清潔,耐日曬雨淋。其圖案、色彩、風格要與環境相協調。常見形式有直線長方形、方形;曲線環形、圓形;直線加曲線;仿生與模擬形等。此外還有多邊形或組合形。

(3)材料 園桌、園椅、園凳可用多種材料制作,有木、竹材料,還有鋼鐵、鋁合金、鋼筋混凝土、塑膠以及石材、陶、瓷等。有些材料制作的桌椅還必須用油漆、樹脂涂抹或瓷磚、馬賽克等裝飾表面。其色彩要與周圍環境相協調。

2.園門、園墻

(1)園墻 園墻在景觀綠地中有兩種,即界墻與景墻。

①界墻。用于景觀邊界四周,也稱護園圍墻。這種墻的主要功能是防護,但也有裝飾和豐富景觀景色的作用,因此,質地應堅固、耐用,同時形式也要美觀。最好采用鏤空或半鏤空的花格圍墻,使景觀內外景色互相滲透。

②景墻。景觀內部的墻,稱為景墻。其主要功能是分隔空間,還有組織導游、襯托景觀、裝飾美化及遮擋視線的作用。景墻是景觀空間構圖的一個重要因素。景墻的形式有波形墻、漏明墻、白粉墻、花格墻、虎皮石墻等。中國江南古典景觀多用白粉墻(圖3-14),白粉墻面不僅與屋頂、門窗的色彩有明顯對比,而且能襯托出山石、竹叢、花木的多姿多彩。在陽光照射下,墻面上的水光樹景變幻莫測,形成一幅美麗的畫面。景墻上常設的漏窗、空窗、門洞等形式虛實、明暗對比,使窗面的變化更加豐富。漏窗的形式有方形、長方形、圓形、六角形、八角形、扇形等及其他不規則形狀。

圖3-14 景觀景墻之白粉墻

(2)園門 園門是指景觀中的出入口。主要出入口的園門稱正門,次要出入口的園門稱為側門。另外園門還有專用的景門,它是指安裝在景墻上連通各景區的園門。景觀中的園門正是景觀的“序言”,除要求管理方便、入園合乎順序外,還要形象明確,色彩講究,雅麗大方,特點突出,便于游人尋找。紀念性質的公園,園門造型宜高大、厚實,具有沉著、莊重嚴肅的氣氛。森林公園、樹木園以及天然名勝、歷史古跡等處的園門,須力求自然,避免華麗和濃厚的建筑氣氛,最好有山野風味。一般性公園外的園門宜玲瓏、輕盈瀟灑。

景門因不用門扇,故又有六洞之稱。景門除供游人出入外,也是一幅取景框,即為框景。景門的形狀多樣,在分隔主要景區的景墻上,常用簡潔而直徑較大的圓景門和八角景門,便于流通。在廊和小庭院、小空間的墻上,多用尺寸較小的長方形、秋葉形、瓶形、葫蘆形等形狀輕巧的景門(圖3-15)。

圖3-15 各式景門

(二)雕塑

雕塑廣泛運用于景觀綠地的各個領域。景觀雕塑是一種藝術作品,不論從內容、形式和藝術效果上都十分考究。

1.雕塑的類型

雕塑在景觀中有表達景觀主題,組織園景,點綴、裝飾、豐富景觀內容,充當適用的小設施等功能。因此,雕塑可分為如下幾種。

(1)紀念性雕塑 大都塑在紀念性景觀綠地之內和有關歷史名城之中。如上海虹口公園的魯迅座像;南京新街口廣場的孫中山銅像等。

(2)主題性雕塑 按照某一主題創作的雕塑。如杭州花港公園的“蓮蓮有魚”雕塑,突出觀魚,借以表達景觀主題。位于北京的全國農業展覽館用豐收圖群雕突出農業新技術、新成就的應用效果,借以表達主題。

(3)裝飾性雕塑 這類雕塑常與樹、石、噴泉、水池、建筑物等結合建造,借以豐富游覽內容,供人觀賞。如金魚、天鵝、海豹、長頸鹿等雕塑。

2.雕塑的制作材料

可采用大理石、漢白玉石、花崗巖和混凝土、金屬等材料進行制作。近年還有應用鋼筋混凝土塑造假山、建筑小品和小型設施(如果殼箱)。例如塑造仿樹干的燈柱、仿木板的橋、仿山石的假山等。

3.雕塑的設置

雕塑一般設立在景觀主軸線上或風景透視線的范圍內;也可將雕塑建立于廣場、草坪、橋畔、山麓、堤壩旁等。雕塑既可孤立設置,也可與水池、噴泉等搭配。有時,雕塑后方可密植常綠樹叢,作為襯托,則更可使所塑形象特別鮮明突出。

(三)其他

1.園燈

(1)園燈的作用 園燈屬于景觀中的照明設備,主要作用是供夜間照明,點綴黑夜的景色,同時,白天園燈又可起到裝飾作用。因此,各類園燈不僅在照明質量與光源選擇上有一定要求,而且對燈管、燈柱、燈座造型都必須加以考慮。

(2)園燈的設置 景觀內需設置園燈的地點很多,如景觀出入口、廣場、道旁、橋梁、建筑物、花壇、踏步、平臺、雕塑、噴泉、水池等地,均需設燈。園燈處在不同的環境下,有著不同的要求。在開闊的廣場和水面,可選用發光效率高的直射光源,燈柱高度可依廣場大小而變動,一般為5~10m。道路兩旁的園燈,希望照度均勻,由于路邊行道樹的遮擋,一般不宜過高,以4~6m為好,間距30~40m為宜,不可太遠或太近,常采用散射光源,以免直射光使行人耀眼而目眩。在廣場和草坪中的雕塑、花壇、噴水池等處,可采用探照燈、聚光燈或霓虹燈裝飾。有些大型噴水池,可在水下裝設彩色投光燈,營造五光十色的景象,水面上形成閃閃的光點。景觀道路交叉口或空間轉折處,宜設指示燈,以便黑夜指示方向。

(3)園燈的式樣 園燈的式樣大體可分為對稱式、不對稱式、幾何形、自然形等。形式雖然繁多,但以簡潔大方為原則。因此,園燈的造型不宜復雜,切忌施加煩瑣的裝飾,通常以簡單的對稱式為主(圖3-16)。

圖3-16 對稱式園燈

2.欄桿

欄桿是由外形美觀的短柱和圖案花紋,按一定間隔(距離)排成柵欄狀的構筑物。

(1)欄桿的作用 欄桿在景觀中主要起防護、分隔作用,同時利用其節奏感,發揮裝飾園景的作用。有的臺地欄桿可做成坐凳,既可防護又供坐息。欄桿的式樣雖然繁多,但造型的原則都是一樣的,即須與環境協調。例如在雄偉的建筑環境內,須配堅實而具莊重感的欄桿;而在花壇邊緣或園路邊可配靈活輕巧、生動活潑的修飾性欄桿,等等(圖3-17)。

圖3-17 欄桿的式樣

(2)欄桿的高度 欄桿的高度隨不同環境和不同功能要求有較大的變化,可為15~120cm。例如,防護性欄桿,一般為85~95cm;廣場花壇旁欄桿,不宜超過25~35cm;設在水邊、坡地的欄桿,高度在60~85cm;而在懸崖上裝置欄桿,其高度則須遠超過人體的重心,一般應達110~120cm左右;坐凳式欄桿凳的高度以40~45cm為宜。

(3)欄桿的材料 制造欄桿的材料很多,有木、石、磚、鋼筋混凝土和鋼材等。木欄桿一般用于室內,室外宜用磚、石建造的欄桿。鋼制欄桿輕巧玲瓏,但易生銹,防護較麻煩,每年要刷油漆,可用鑄鐵代替。鋼筋混凝土欄桿堅固耐用,且可預制裝飾性花紋,裝配方便,維護管理簡單。石制欄桿堅實、牢固,又可精雕細刻,增強藝術性,但造價較昂貴。此外,還可用鋼、木、磚及混凝土等組合制作欄桿。

3.宣傳牌、宣傳廊

宣傳牌、宣傳廊是在景觀中對游客進行政治思想教育、普及科學知識與技術的景觀設施。它具有形式靈活多樣、體形輕巧玲瓏、占地少、造價低廉和美化環境等特點,適于在各類景觀綠地中布置。

(1)設置地點的位置 為了獲得較好的宣傳效果,這類設施多放置在游人停留較多之處。如廣場的出入口、道路交叉口,建筑物前,亭廊附近,休憩的凳、椅之旁等。此外,還可與擋土墻、圍墻結合,或與花壇、花臺相結合。

宣傳牌宜立于人流必經之處,但又不可妨礙行人來往,故須設在人流路線之外,牌前應留有一定空地,作為觀眾參觀展品的空間。該處地面必須平坦,并且有綠樹庇蔭,以便游人悠閑地賞閱。人們一般的視線高度為1.4~1.5m,故宣傳牌的主要覽面應置于人們視線高度的范圍內,上下邊線宜在1.2~2.2m之間,可供一般人平視閱讀。

(2)宣傳廊的主要組成部分 宣傳廊主要由支架、板框、檐口和燈光設備組成。支架為主要承重結構,板框附在支架上,作為裝飾展品之用。板框處一般加裝玻璃,借以保護展品。檐口可防雨水滲漏。頂板應有5%的坡度向后傾斜,以便雨水向后方排去。燈光設備通常隱藏于挑檐內部或框壁四周。為了避免直接光源發出眩光的缺點,可用毛玻璃遮蓋,或用乳白燈罩,使光線散射。

4.公用類建筑設施

公用類建筑設施主要包括電話、導游牌、路標、停車場、存車處、供電及照明、供水及排水設施、標志物及果皮箱、飲水站、廁所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东县| 北宁市| 民丰县| 淮北市| 桓台县| 丹巴县| 巴林右旗| 永胜县| 安福县| 台中市| 集贤县| 冕宁县| 广昌县| 达州市| 云霄县| 沁水县| 清远市| 庆安县| 惠东县| 澳门| 辽阳县| 体育| 磐石市| 平遥县| 盖州市| 漳浦县| 屏南县| 合山市| 枣强县| 广德县| 名山县| 砀山县| 黄浦区| 永定县| 苗栗市| 四子王旗| 儋州市| 和平区| 丰都县| 榕江县| 永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