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科技項目創新與績效評估:“十一五”水專項科技創新貢獻核算
- 周北海 李楠 韓茹茹 黃遠奕等編著
- 848字
- 2020-05-20 15:26:20
前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始終是推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
2006年,國務院發布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科學技術發展指導方針。為此,國家設立了水污染防治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簡稱水專項)等16個重大專項。科技創新評估對于技術的轉化、推廣和應用具有重要的價值,是促進科學技術資源優化配置,提高科學技術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如何客觀、科學、公正地對科技項目進行科技創新評估是科技項目管理工作的難點之一。
本書在對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投入產出分析基礎上,以“十一五”水專項為例,通過構建量化方法模型,對科技項目的績效及科技創新貢獻進行評估。評估包括以下2個方面內容。
①水專項課題績效評估。“十一五”水專項課題分為工程技術類課題和管理技術類課題,通過構建基于數據包絡分析法的半監督式科技項目績效評估模型分別進行評估。
②水專項實施對國家科技創新貢獻評估。通過構建以文獻計量學為基礎的科技創新貢獻評估方法,包括知識創新、技術創新、人才培養、法規及政策標準制定4個方面,對水專項實施的貢獻進行評估。
此外,在對控源減排與水質改善貢獻方面,基于灰水足跡構建流域污染程度核算模型(GWF-PAM),以太湖流域和遼河流域為例進行了核算。
本書總體框架由周北海審定,全書由周北海、李楠、韓茹茹、黃遠奕等編著,具體編著分工如下:第1章~第3章由周北海、韓茹茹負責;第4章由李楠、韓茹茹負責;第5章和第6章由李楠、米樂、韓茹茹負責;第7章由黃遠奕、曹寶負責;第8章由黃遠奕、李楠負責。書中相關信息平臺研發由北京易維清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全書最后由周北海統稿、定稿。
本書由水專項“流域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技術集成及效益評估”課題“水專項組織實施效益評估”(2014ZX07510-001-04)提供經費支持,在資料搜集過程中得到了水專項管理辦公室的大力支持。另外,課題相關參與單位為本書的部分內容提供了幫助。
盡管編著者竭盡全力,但書中不當或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著者
201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