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明羊病診斷與防治原色圖譜(第二版)
- 馬玉忠主編
- 6字
- 2020-05-20 14:20:37
第一章 傳染病
一、炭疽
炭疽病是一種急性、敗血性人獸共患傳染病。綿羊、山羊可互相傳染,綿羊更易感染。
【病原】
病原為炭疽桿菌,該菌為革蘭氏陽性菌,在體內不形成芽孢,但在外界適宜的條件下可形成芽孢。形成芽孢的炭疽桿菌抵抗力非常強,在土壤中可存活10年以上。
【流行特點】
病羊排泄物、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炭疽桿菌,健康羊采食了被污染的飼料、飲水,吸入帶有炭疽芽孢的灰塵,被吸血昆蟲叮咬等均可感染炭疽桿菌,皮膚破損也有感染的危險。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夏季多雨季節多發,呈散發或地方性流行。
【癥狀】
潛伏期一般1~5天。多呈急性經過,病羊突然倒地,全身抽搐、磨牙、呼吸困難(圖1-1-1)。體溫升高到40~42℃,從口腔、鼻、肛門等天然孔流出暗紅色不易凝固的血液,數分鐘內死亡,尸體很快發生膨脹腐敗,尸僵不全。

圖1-1-1 病羊突然倒地,呼吸困難
【病理變化】
脾臟腫大(圖1-1-2),全身淋巴結出血和腫大,腎臟充血和出血(圖1-1-3),皮下膠凍樣水腫。由于對炭疽病尸體嚴禁剖檢,應注意根據臨床癥狀做出綜合判斷,以免誤剖。

圖1-1-2 脾臟腫大

圖1-1-3 腎臟充血
【診斷】
根據流行特點和癥狀。
【防治】
(1)預防
① 免疫接種在發生過炭疽病的地區,皮下注射炭疽2號芽孢苗1毫升,每年1次。
② 隔離封鎖、緊急接種 疾病發生時,應立即封鎖發病場所,并及時報告當地獸醫防疫部門。病羊的尸體及糞便、墊草和其他廢棄物品,應進行焚燒或深埋,深埋地點應遠離水源、道路及牧地。被病羊污染的圈舍、場地、飼具,用10%熱堿液、20%~30%漂白粉溶液或0.2%升汞溶液消毒,以殺死芽孢。
(2)治療病羊必須在嚴格隔離條件下進行治療。炭疽桿菌對青霉素、鏈霉素、土霉素及氯霉素敏感,其中青霉素、鏈霉素最為常用。
① 抗炭疽血清 30~60毫升,皮下或靜脈注射,12小時后再注射1次。
② 青霉素第一次用160萬單位,以后每隔4~6小時用80萬單位,肌內注射。
③ 鏈霉素200萬單位,肌內注射,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