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計必修課:室內設計與人體工程學
- 理想·宅
- 2619字
- 2020-05-20 14:21:21
一、 住宅空間的功能及布局

1. 住宅空間的功能
(1)住宅的基本功能
一套住宅需要提供不同的功能空間,應包括:睡眠、起居、進餐、炊事、便溺、洗浴、工作學習、儲藏以及戶外活動空間,可以概括為居住、廚衛、交通及其他四個部分。不同的功能空間有其相應的尺寸和位置,但又必須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共同發揮作用。

(2)住宅的功能分區
住宅的戶內功能是居住者生活需求的基本反映,分區要根據其生活習慣進行合理的組織,把性質和使用要求一致的功能空間組合在一起,避免與其他性質的功能空間相互干擾。但由于住宅平面受到原有戶型的影響,功能分區只是相對的,會有重疊的情況,如烹飪和就餐、起居和就餐,設計時可以靈活處理。

公共活動空間:家庭活動包括聚餐、接待、會客、游戲、視聽等內容,這些活動空間總稱為公共空間,一般包括玄關、客廳、餐廳。
私密性空間:私密性空間是家庭成員進行私密行為的功能空間,其作用是保持親近的同時又保證了單獨的自主空間,從而減小了居住者的心理壓力。主要包括臥室、書房、衛浴等。
家務活動輔助空間:家務活動包括清洗、烹調、養殖等,人們會在這個功能空間內進行大量的勞動,因而在設計時應該把每一個活動區域都布置在一個合理的位置,使得動線合理。主要包括廚房、衛生間等。
(3)住宅的功能分區要點

① 公私分區
公私分區是按照空間使用功能的私密程度的層次來劃分的,也可以稱為內外分區。一般來說,住宅內部的私密程度隨著人口數和活動范圍的增加而減弱,公共程度隨之增加。住宅的私密性要求在視線、聲音、光線等方面有所分隔,并且符合使用者的心理需求。

② 動靜分區
戶型的動靜分區指的是客廳、餐廳、廚房等主要供人活動的場所,與臥室、書房等供人休息的場所分開,互不干擾。動靜分區細分有晝夜分區、內外分區、父母子女分區。

◆ 晝夜分區和內外分區
晝夜分區:動靜分區從時間上來劃分,就成為晝夜分區。白天時的起居、娛樂、餐飲活動集中在一側,為動區。另一側為休息區域,為靜區,使用時間主要為晚上。
內外分區:動靜分區從人員上劃分可分為內外分區。客人區域是動區,相對來說屬于外部空間。主人區域是靜區,相對來說屬于內部空間。
◆ 父母子女分區
父母子女分區:父母和孩子的分區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可以算作動靜分區,子女為靜,父母為動,彼此留有空間,減少相互干擾。

③ 潔污分區
潔污分區主要體現為煙氣、污水、垃圾以及清潔衛生區域的分區,也可以概括為干濕分區,即用水與非用水空間的分區。衛生間和廚房都要用水,都會產生廢棄物、垃圾,且相對來說垃圾比較多,因而可以置于同一側。但由于兩個空間的功能分區不一致,因此集中布置時要做潔污分區處理。

2. 住宅空間的常見戶型
戶型是根據家庭人口構成(如人口規模、戶代際數和家庭結構)的不同而劃分的住戶類型,是為滿足不同住戶的生活居住需要而設計的不同類型的成套的居住空間。
鏈接
戶代際數:指住戶家庭常住人口的輩分代際數。如1代戶、2代戶等。住戶家庭中的代際數將會影響其對套內功能的需求。
(1)一居戶型
一居室在房型上屬于典型的小戶型,通常是指有一個臥室、一個客廳、一個衛生間和一個廚房的戶型。通常在小空間里組織功能和交通流線,常見于單身公寓。
(2)兩居戶型
兩居室也是常見的一種小戶型結構,兩室一廳或者兩室兩廳是比較常見的戶型,其特點是戶型適中、方便實用,消費人群一般為新組家庭。兩個居室可以是臥室或者書房,餐廳和客廳可以合設,可以用簾子、隔斷等來進行功能分區。
(3)三居戶型
三居室可以歸為一種較大戶型,基本上為三室兩廳,是指有三個居室、一個廳或兩個廳、一個或兩個衛生間和一個廚房的戶型。特點是面積相對寬敞,是常見的大眾戶型。
(4)四居戶型
四居室是一種較大戶型,可以滿足多代人使用,特點是房間多,四居可以為臥室、書房、娛樂室等,一般面積較大。
(5)五居及別墅戶型
五居室一般是指有五間居室,常見于大平層戶型和別墅中,適合經濟條件好的家庭購買,整體尺度較大,較為寬松。
別墅原是住宅以外的,供游玩休養的園林式住房。當下,別墅已經演化為既能休養也能常年居住的生活用房。別墅與自然比較親近,有院子或者露臺,戶內空間面積大,尺度十分舒適。
3. 住宅戶型的布置方式
住宅空間最低限度面積


(1)餐食廚房型(DK型)
① DK型
DK型是廚房和餐廳合用,適用于面積小、人口少的住宅。DK型的平面布置方式要注意廚房油煙的問題和采光問題。

② D·K型
D·K型是指廚房和餐廳適當分離設置,但依然相鄰,從而使得動線方便,燃火點和就餐空間相互分離又隔離了油煙。

(2)小方廳型(B·D型)
小方廳型是把用餐空間和休息空間隔離,其兼具就餐和部分起居、活動功能,起到聯系作用,克服了部分功能空間的相互干擾。但由于這種組織方式有間接遮擋光照、缺少良好視野、門洞在方廳集中的缺點,所以經常在人口多、面積小、標準低的情況下使用。

(3)起居型(LBD型)
這種布置方式是以起居室(客廳)為中心,作為團聚、娛樂、交往等活動的地點,相對來說戶型面積較大,協調了各個功能空間的關系,使得家庭成員和睦相處。起居室布置方式有三種方式。
① L·BD型
這種布置方式是將起居和睡眠分離。

② L·B·D型
這種平面布置方式將起居、睡眠、用餐分離開,各個功能空間干擾較小。

③ B·LD型
這種布置方式將睡眠獨立,用餐和起居放置在一起,動靜分區明確,是目前比較常用的一種布置方式。

(4)起居餐廚合一型(LDK型)
這種平面布置方式是將起居、餐廳、炊事活動設定在同一空間內,再以此為中心布置其他功能。這種布置方式由于油煙的污染,常見于國外住宅。不過隨著油煙電器的進步和經濟水平的發展,國內的使用頻率也大幅度增加。

(5)三維空間組合型
這種住宅的布置方式是各個功能的分區有可能不在一個平面上,需要進行立體型改造,通過樓梯來相互聯系。
① 變層高的布置方式
住宅在進行套內的分區后,將人員多的功能布置在層高較高的空間內,如會客。將次要的空間布置在較低的層高空間內,如臥室。

② 復式住宅的布置方式
這種住宅是將部分功能在垂直方向上重疊在一起,充分利用了空間。但需要較高的層高才能實現。

③ 躍層住宅
躍層是指住宅占用兩層的空間,通過公共樓梯來聯系各個功能空間。而在一些頂層住宅中,也可以將坡屋頂處理為躍層,充分利用空間。

思考與鞏固
1.住宅的內部功能都有哪些?在進行功能部署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住宅空間都有哪些常見戶型,總結一下他們各自的特點。
3.戶型的不同空間布置方式各自具有哪些特點?對在住宅中生活的人有什么影響?
4.躍層和復式的區別是什么?它們各自有什么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