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羊場建設

?第一節 場址選擇與布局規劃

由于我國各地氣候、環境、經濟條件以及養羊業發展狀況不均衡,所以造成羊場的建設及設施差異較大。在場址選擇與布局規劃中需充分考慮滿足羊的生理特點和生長要求,以保證其表現最好的生產性能。既要做到因地制宜,又要著眼于規模化、集約化的養羊生產。

一、場址選擇

選擇羊場場址(圖1-1)時應考慮羊只的數量和發展規模、資金狀況、經營方式、生產特點(種羊場或商品羊場)、飼養管理方式(舍飼或放牧)以及集約化程度等因素,還要考慮環境保護和當地條件,盡量降低生產成本等。同時,針對場址所處的地勢、水源、交通、防疫等條件進行綜合分析。因此,選擇場址需要周密考慮,統籌安排,要有長遠的規劃,以適應養羊業的發展需要。

1d1.tif

圖1-1 場址選擇 (董玉坤 供圖)

1. 羊場要遠離居民點,土質最好為沙壤土

建場前應對當地的疫情進行詳細的調查,切忌在傳染病疫區建場。場址選擇地要不受周圍居民點等環境的污染,同時,羊場也不能成為周圍居民點、水源地的污染源。為防止疫病的傳播,羊場距離公路、鐵路等交通干道、居民點和其他畜群,應至少保持500米以上的距離。

另外,羊場的土質應堅實,具有均勻的可壓縮性,最好是透氣、滲水的沙壤土,因為沙壤土透水透氣性良好,持水性差,有利于排除積水和防潮,因而雨后不會泥濘,易于保持適當的干燥環境,防止病原菌、蚊蠅、寄生蟲卵等生存和繁殖,同時也利于土壤本身的自凈。

2. 地勢高燥且自然生態條件符合品種要求

羊喜干厭濕,若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容易感染寄生蟲病及腐蹄病,影響生長發育和健康,因此羊場應建在地勢較高、排水良好、通風干燥的平坦地帶。朝向以坐北向南或偏東5°~10°為宜,即場地高于周圍地勢,地下水位在2米以下,不宜在低洼澇地、山洪水道、冬季風口、泥石流通道等處修建羊舍。

3. 地形開闊整齊,平坦向陽

地形要求開闊整齊,有一定的發展余地。若在山區坡地修建羊場,應選擇坡度平緩、向南或向東南傾斜處,以利于陽光照射和通風透光。如果是為引進新品種修建羊場,場址地域的自然生態條件應與原品種產地的自然條件一致或接近。

4. 飼草來源充足且保證水源清潔

羊是草食家畜,所需的飼草飼料總量較多,因此要有充足的飼料來源。以舍飼為主的農區,要有足夠的飼草、飼料來源,在北方牧區和南方草山、草地區域,要有充足的放牧場地及較大面積的人工草場。特別注意應能為繁殖母羊準備足夠的越冬干草和青綠多汁飼料。

羊場應有充足和清潔的水源,且要求取用方便,設備投資少。水量要能保證場內職工用水、羊群飲水和消毒用水。一般羊的需水量是舍飼大于放牧,夏季大于冬季。羔羊與成年羊的需水量分別為每只每天5升和10升。水質必須符合畜禽飲水的衛生標準,以泉水、井水和自來水較理想,切忌在水源不足或受到嚴重污染的地方建場。

5. 交通與通信方便且能源供應充足

為了保證畜產品的加工運輸和飼草飼料加工以及應用養羊新技術、新設備,羊場應建在作物種植區附近,并具有一定的交通、通信及電力條件的地方,電力負荷能滿足生產需要和穩定供應,山區建場更應注意這個問題。

6. 有利于產品銷售和加工

羊場的選址既要與當地畜牧業發展規劃和生態環境條件相適應,又要考慮養羊業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的變化,以便擴大生產規模和調整生產結構。此外,種羊場最好建在養羊生產基礎較好的地區,以便于就近推廣和組織生產,有利于產品的銷售與加工。

7. 生態環保

充分了解當地疫情,不能在傳染病和寄生蟲病的疫區建場。同時,羊場也不能成為周圍居民點的污染源。一旦發生疫情,便于進行隔離封鎖。

羊場應積極采取措施,對產生的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實現污染物的資源化利用。如廢水不得排入敏感水域和有特殊功能的水域,應堅持種養結合的原則,經無害化處理后盡量充分還田;為了防止糞便污染環境,充分利用糞便中豐富的營養和能量資源,應當采用干燥或發酵等方法對羊糞進行無害化處理。病死羊尸體含有大量病原體,只有及時經無害化處理,才能防止各種疫病的傳播與流行。嚴禁隨意丟棄、出售或作為飼料。根據疾病種類和性質不同,按《病害動物和病害動物產品生物安全處理規程》(GB 16548—2006)規定,采用適宜方法處理病死羊尸體。

二、羊場規劃與布局

1. 羊場的規劃原則

實際生產中,羊場建設一般都采取因陋就簡的原則,主要是給羊只創造一個防寒避暑、遮風擋雨的場所,同時便于飼養管理,便于隔離防疫。但是,規模較大的羊場需劃分功能區。功能區的劃分是否合理,各區建筑物布局是否得當,將直接影響基建投資,經營管理水平、生產組織、獸醫防疫、場區環境以及經濟效益水平。為此,科學合理地進行場區規劃和建筑物布局,是建立良好羊場環境和組織高效生產的基本保證。

2. 羊舍建筑的合理布局

規范化羊場至少要分為辦公生活區、草料加工區、生產區和無害化處理區四部分(圖1-2),并由低矮灌木叢或矮墻將凈道、污道隔離開。根據地勢的高低、水流方向和主導風向,按人、羊、污物的順序,將各種房舍和建筑設施按其環境衛生條件的需要給予排列。既要有利于羊的生長發育和人畜健康需求,又便于管理和提高勞動生產率。力求緊湊實用,又節約土地和投資。

342136.png

圖1-2 羊場地勢風向規劃圖(劉洪波 供圖)

(1)辦公生活區(圖1-3) 包括辦公、食宿、羊場管理等配套建筑,由于該區的經營活動與外界聯系密切,因此,該區的位置應緊靠場區大門、靠近交通干線。管理區位于地勢較高、排水良好、通道較多的上風向處,最好能看到全場的其他房舍。辦公室和住房朝向應有利于采光(寒冷地區)或遮陽(熱帶)。

1d3.tif

圖1-3 辦公生活區 (劉洪波 拍攝)

(2)草料加工區(圖1-4) 是儲備和加工飼草飼料的場所,包括飼料原料庫、精料加工間、飼草儲存和加工調制建筑、TMR制作間、青貯池等。草料加工區一般位于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上風向處,與生產區毗鄰,盡量縮短草料運輸到各羊舍的距離。

1d4.tif

圖1-4 草料加工區 (劉洪波 拍攝)

(3)生產區(圖1-5) 包括各類羊舍、場內技術員、飼養員工作及其他業務開展等的配套建筑物。該區是羊場的核心區,應根據羊場的經營方向和飼養管理方式,進行合理的規劃布局。

1d5.tif

圖1-5 羊場生產區 (劉洪波 拍攝)

可分為種公羊舍、種母羊舍、產房、羔羊和育成羊舍、育肥羊舍等,羊舍間有一定距離。從方便生產操作角度考慮,種公羊舍應靠近人工采精室,并與種母羊舍保持一定距離;種母羊舍應與產羔舍相鄰。羊舍建設可以建筑模式相同,一舍多用,不同功能羊舍必要時隨時添加相應設施。大型種羊場人工授精室、胚胎移植室等要設在生產區內。

(4)無害化處理區(圖1-6) 包括獸醫室、病羊隔離舍、糞污處理區等。該區應設在生產區地勢較低的下風向處,并與羊舍保持300米的衛生間距。除獸醫診療室外,病羊隔離區應盡可能與外界隔絕,要設單獨的通路和出口,并設置尸體坑,以防止疾病蔓延和該區污水、污物對環境的污染。糞污處理區要對產生的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變廢為寶,實現污染物的資源化利用。

1d6.tif

圖1-6 糞污無害化區 (劉洪波 拍攝)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电白县| 普兰县| 门源| 志丹县| 互助| 攀枝花市| 安泽县| 吴川市| 西峡县| 休宁县| 壶关县| 专栏| 伊宁县| 张家港市| 永川市| 南投县| 蚌埠市| 云梦县| 中方县| 广汉市| 柳州市| 红河县| 苗栗市| 上饶市| 承德县| 壤塘县| 永修县| 逊克县| 麻城市| 土默特右旗| 松潘县| 五峰| 丰县| 德化县| 六盘水市| 山西省| 郑州市| 永善县| 正蓝旗| 阜平县| 静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