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職業教育機械專業教學法
- 邱葭菲等
- 2449字
- 2020-05-07 09:50:40
第一節 備課分析
備課,是教師重要的基本功,是教學過程的重要一環。因此,作為一名教師不能不知道如何備課,更不能不研究備課藝術。
備課不僅僅是讀幾遍教材或看一些參考書,把教學內容弄懂弄清記住就行了。教師通過備課應達到以下幾個目的:一是通過備課,認真分析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和教材,從而準確掌握教學目的、教學要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課時安排等,并把其轉化為教師教學活動的指導思想;二是通過備課,把教材及其參考書中的知識轉化為教師自己的知識,即“要給學生一杯水,先要裝滿自己這桶水”;三是通過備課,根據教學內容找到適應學生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做到因“容”施教。
備課工作一般包括備內容,備學生,備方法(教法和學法)及備教學資源等方面。
一、備內容
備內容,就是分析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教材、教學參考書等,確定教學內容。通過分析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掌握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及職業能力要求,弄清該課程在人才培養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課程標準,弄清本課程的教學目的,了解本課程的基本要求,按照課程標準進行教學,以保證學生掌握標準中所規定的全部內容。教材是教師進行備課的主要依據,教師必須熟練地掌握教材的全部內容及整個教材的組織結構特點。教師要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特點,對教材進行科學“處理”,確定先講什么、后授什么,哪些精講、哪些簡略,補充哪些、省略哪些,如何與已知有聯系的部分銜接、怎樣處理與其他課程相關內容等。由于教材往往落后于生產實際,在不脫離教材的基本內容前提下,根據學生職業崗位知識能力素質要求,對教材進行二次加工,適當補充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新技能,使教學內容既易于為學生所接受,又與生產實際相一致,保證教學內容反映行業生產一線的實際,突出教學的應用性和實用性。
二、備學生
備學生,即進行學情分析,全面掌握學生狀況,這是教學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前提,也是備課的重要內容。學情分析包括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特點分析,具體有以下幾方面:分析學生來源,是三校生(職高、中專、技校畢業生)還是普高生,以了解學生基礎知識現狀、學生接受能力與認知特點;分析學生對專業的態度和對職業的認識,以掌握學生的學習目的、學習態度及職業素養狀況;分析他們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等,以預先評估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可能會遇到的學習障礙以及克服這些障礙需要采取什么有效措施等。
三、備方法
備方法就是備教法和備學法。
1. 備教法
備教法就是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教學有法而無定法”體現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和靈活性。教師除了熟練應用講授法等傳統教學方法外,還要根據學生特點,實施自主學習、主動學習、合作學習的方式方法。在專業教學中,要大力實施行動導向教學法模式,如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四階段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現場教學法、引導文教學法等。此外還要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如動畫、虛擬仿真以及翻轉課堂等。通過這些方式方法,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2.備學法
備學法即學法指導。備學法要靈活多樣,做到因人而異。教師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會學”、“愛學”、“樂學”。職業院校學生往往在學習方法、學習習慣方面存在問題,所以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學法指導時要特別注意差異化指導,即依據學生個體特征、學習狀況,區別對待,分類指導,切勿千人一面,死搬硬套。
學法指導通常有以下幾種方法:一是滲透法,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見縫插針,隨時滲透;二是講授法,即開設學法指導課,直接向學生傳授學法要領;三是交流法,即組織學生交流學習經驗,取長補短;四是點悟法,即教師在學生遇到疑惑時及時給予恰當的誘導、點撥。
四、備資源
教學實施前備資源包括:教案、授課計劃、課件、視頻、動畫、案例、技術圖紙等,實訓教學還有材料、設備、工具等,這里主要討論教案和授課計劃。
1.教案
教案就是教師在授課前準備的教學方案,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依據。內容包括教學目的、時間、方法、步驟、檢查以及教材的組織等。由于每堂課的具體任務不同,課程類型不一,教學過程也有差別,所以教案沒有一個統一的模式。但一份完整的教案通常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 一是基本情況,主要有課程名稱、授課內容、教學日期,授課教師姓名、職稱,授課班級、授課課時以及教材名稱及版本,教學重點與難點等;二是教學目標,即對每一次課設計明確的教學目的和要求,既包括知識要求,也包括技能能力要求,還包括職業素養的要求;三是教學過程設計,包括整個教學活動的流程,如教學步驟安排、師生活動設計、具體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應用、課堂小結、作業布置等;四是課后后記,也稱課后小結,以便課后記下這次課的經驗與問題,為教師反思教學提供重要的依據。
教案可按1個學習項目或1個學習情境這樣的學習單元來編寫,這種方法適用實訓教學或理實一體化教學;也可根據一次課(通常2課時)內容來編寫教案,這種方法適用于理論教學。理實一體化教學教案格式示例見表3-1。
表3-1 理實一體化教學教案格式示例

2.授課計劃
課程授課計劃是教師組織課程教學的具體安排,它根據課程標準、教學進程表、教學內容和教材按學期編制。
課程授課計劃也沒有一個固定格式,通常由說明(或封面)和授課計劃表兩部分組成。說明部分包括:教學目標、學生學習現狀分析、教學內容、考核方式、總學時等;授課計劃表包括:周次、授課順序、具體內容摘要、具體學時安排、實驗安排、作業布置、重點難點等。圖3-1為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課程學期授課計劃格式,圖3-2為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課程學期授課計劃格式。

圖3-1 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課程學期授課計劃格式

圖3-2

圖3-2 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課程學期授課計劃格式
課程授課計劃應在授課前完成。任課教師應嚴格執行課程授課計劃,且在執行過程中隨時檢查計劃的執行情況并記錄,以便總結經驗。教務或教學督導部門應對任課教師的課程授課計劃編制及執行情況定期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