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電工入門掌中寶
  • 陳遠吉 譚續主編
  • 2814字
  • 2020-05-07 10:12:49

第二節 常用基本物理量及應用

一、電量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質都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組成的,而原子是由帶正電荷的原子核和一定數量帶負電荷的電子組成的。在通常情況下,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數等于核外電子所帶的負電荷數,原子對外不顯電性。但是,用一些辦法可使某種物體上的電子轉移到另外一種物體上。失去電子的物體帶正電荷,得到電子的物體帶負電荷。物體失去或得到的電子數量越多,則物體所帶的正、負電荷的數量也越多。

物體所帶電荷數量的多少用電量來表示。電量是一個物理量,它的單位是庫侖,用字母C表示簡稱庫。

二、電流

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電流有大小,有方向。

(1)電流的方向

人們規定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為電流的方向。金屬導體中,電流是電子在導體內電場的作用下定向移動的結果,電子流的方向是負電荷的移動方向,與正電荷的移動方向相反,所以金屬導體中電流的方向與電子流的方向相反,如圖1-3所示。

圖1-3 金屬導體中的電流方向

(2)電流的大小

電學中用電流強度來衡量電流的大小。電流強度就是1秒鐘通過導體截面的電量。電流強度用字母I表示,計算公式如下:

  (1-1)

式中 I——電流強度,A;

Q——在t秒時間內,通過導體截面的電量數,C;

t——時間,s。

實際使用時,人們把電流強度簡稱為電流。電流的單位是安培,簡稱安,用字母A表示。實際應用中,除單位安培外,還有千安(kA)、毫安(mA)和微安(A)。它們之間的關系為:

1kA=103A

1A=103mA

1mA=103μA

三、電壓

為了弄清楚電荷在導體中定向移動而形成電流的原因,我們對照圖1-4(a)水流的形成來理解這個問題。

圖1-4 水流和電流形成

從圖1-4(a)可以看到外水由A槽經C管向B槽流去。水之所以能在C管中進行定向移動,是由于A槽水位高,B槽水位低所致:A,B兩槽之間的水位差即水壓,是實現水形成水流的原因。與此相似,當圖1-4(b)中的開關S閉合后,電路里就有電流。這是因為電源的正極電位高,負極電位低。兩個極間電位差(電壓)使正電荷從正極出發,經過負載R移向負極形成電流。所以,電壓是自由電荷發生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原因。在電路中電場力把單位正電荷由高電位a點移向低電位b點所做的功稱為兩點間的電壓,用Uab表示。所以電壓是a與b兩點間的電位差,它是衡量電場力做功本領大小的物理量。

電壓用字母U表示,單位為伏特,簡稱伏,用字母V表示。電場力將1庫侖電荷從a點移到b點所做的功為1焦耳,則ab間的電壓值就是1伏特。常用的電壓單位還有千伏(kV),毫伏(mV)等。它們之間的關系為:

1kV=103V

1V=103mV

電壓與電流相似,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對于負載來說,電流流入端為正端,電流流出端為負端。電壓的方向是由正端指向負端,也就是說負載中電壓實際方向與電流方向一致。在電路圖中,用帶箭頭的細實線表示電壓的方向。

四、電動勢、電源

在圖1-4(a)中,為使水在C管中持續不斷地流動,必須用水泵把B槽中的水不斷地泵入A槽,以維持兩槽間的固定水位差,也就是要保證C管兩端有一定的水壓。在圖1-4(b)中,電源與水泵的作用相似,它把正電荷由電源的負極移到正極,以維持正、負極間的電位差,即電路中有一定的電壓使正電荷在電路中持續不斷地流動。

電源是利用非電力把正電荷由負極移到正極的,它在電路中將其他形式能轉換成電能。電動勢就是衡量電源能量轉換本領的物理量,用字母E表示,它的單位也是伏特,簡稱伏,用字母V表示。

電源的電動勢只存在于電源內部。人們規定電動勢的方向在電源內部由負極指向正極。在電路中也用帶箭頭的細實線表示電動勢的方向,如圖1-4(b)所示。當電源兩端不接負載時,電源的開路電壓等于電源的電動勢,但二者方向相反。

生活中用測量電源端電壓的辦法,來判斷電源的狀態。比如測得工作電路中兩節5號電池的端電壓為2.8V,則說明電池電量比較充足。

五、電阻

一般來說,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稱為電阻,用字母R表示。電阻的單位為歐姆,簡稱歐,用字母Ω表示。

如果導體兩端的電壓為1伏,通過的電流為1安,則該導體的電阻就是1歐。

常用的電阻單位還有千歐(kΩ)、兆歐(MΩ)。它們之間的關系為:

1kΩ=103Ω

1MΩ=103

六、電功、電功率

電流通過用電器時,用電器就將電能轉換成其他形式的能,如熱能、光能和機械能等。我們把電能轉換成其他形式的能叫作電流做功,簡稱電功,用字母W表示。電流通過用電器所做的功與用電器的端電壓、流過的電流、所用的時間和電阻有以下的關系:

  (1-2)

如果式(1-2)中,電壓單位為伏,電流單位為安,電阻單位為歐,時間單位為秒,則電功單位就是焦耳,簡稱焦,用字母J表示。

電流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用電器所做的功稱為電功率,用字母P表示。其數學表達式為:

  (1-3)

將式(1-2)代入式(1-3)后得到:

  (1-4)

若在式(1-3)中,電功單位為焦耳,時間單位為秒,則電功率的單位就是焦耳/秒。焦耳/秒又叫瓦特,簡稱瓦,用字母W表示。在實際工作中,常用的電功率單位還有千瓦(kW)、毫瓦(mW)等。它們之間的關系為:

1kW=103W

1W=103mW

從式(1-4)中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①當用電器的電阻一定時,電功率與電流平方或電壓平方成正比。若通過用電器的電流是原來電流的2倍,則電功率就是原功率的4倍;若加在用電器兩端電壓是原電壓的2倍,則電功率就是原功率的4倍。

②當流過用電器的電流一定時,電功率與電阻值成正比。對于串聯電阻電路,流經各個電阻的電流是相同的,則串聯電阻的總功率與各個電阻的電阻值的和成正比。

③當加在用電器兩端的電壓一定時,電功率與電阻值成反比。對于并聯電阻電路,各個電阻兩端電壓相等,則各個電阻的電功率與各電阻的阻值成反比。

在實際工作中,電功的單位常用千瓦小時(kW·h),也叫“度”。1千瓦小時是1度,它表示功率為1千瓦的用電器1小時所消耗的電能,即:

1kW·h=1kW×1h=3.6×106J  (1-5)

例題1 一臺42in(1in=2.54cm)等離子電視機的功率約為300W,平均每天開機3h,若每度電費為人民幣0.48元,問一年(以365d計算)要交納多少電費?

解:

電視機的功率P=300W=0.3kW

電視機一年開機的時間t=3×365=1095h

電視機一年消耗的電能W=Pt=0.3×1095=328.5kW·h

一年的電費為328.5×0.48=157.68元。

七、電流的熱效應

電流通過導體使導體發熱的現象叫作電流的熱效應。電流的熱效應是電流通過導體時電能轉換成熱能的效應。

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用焦耳-楞次定律表示如下:

Q=I2Rt  (1-6)

式中 Q——熱量,J;

I——通過導體的電流,A;

R——導體電阻,Ω;

t——導體通過電流的時間,s。

焦耳-楞次定律的物理意義是:電流通過導體所產生的熱量,與電流強度的平方、導體的電阻及通電時間成正比。

在生產和生活中,應用電流熱效應制作各種電器。如白熾燈、電烙鐵、電烤箱、熔斷器等在工廠中最為常見;電吹風、電褥子等常用于家庭中。但是電流的熱效應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如電流的熱效應能使電路中不需要發熱的地方(如導線)發熱,導致絕緣材料老化,甚至燒毀設備,導致火災,是一種不容忽視的潛在禍因。

例題2 已知當一臺電烤箱的電阻絲流過5A電流時,每分鐘可放出1.2×106J的熱量,求這臺電烤箱的電功率及電阻絲工作時的電阻值。

解:

根據式(1-3),電烤箱的電功率為

電阻絲工作時電阻值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安县| 明水县| 保亭| 历史| 竹溪县| 明星| 厦门市| 留坝县| 嵊州市| 安多县| 固阳县| 惠州市| 南和县| 巴青县| 达拉特旗| 河池市| 南阳市| 洛隆县| 睢宁县| 睢宁县| 涞水县| 陈巴尔虎旗| 会同县| 金山区| 六枝特区| 滨州市| 沧州市| 九江市| 奎屯市| 达拉特旗| 穆棱市| 孙吴县| 大方县| 楚雄市| 逊克县| 庆云县| 江津市| 长寿区| 松滋市| 石景山区| 五家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