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業電工技能速成與實戰技巧
- 孫克軍主編
- 2473字
- 2020-05-06 20:29:24
2.5 低壓電纜線路
2.5.1 電纜的基本結構
電纜的結構主要由纜芯、絕緣層和保護層三部分組成,油浸紙絕緣電力電纜的結構如圖2-8所示,交聯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的結構如圖2-9所示。

圖2-8 油浸紙絕緣電力電纜的結構
1—纜芯(銅或鋁);2—油浸紙絕緣層;3—填料(麻筋);4—統包油浸紙絕緣;5—鉛(或鋁)包;6—涂瀝青紙帶內護層;7—浸瀝青麻包內護層;8—鋼鎧外護層;9—麻包外護套

圖2-9 交聯聚乙烯絕緣電力電纜的結構
1—纜芯(銅或鋁);2—交聯聚乙烯;3—填料;4—聚氯乙烯內護層;5—鋼(或鋁)鎧;6—聚氯乙烯外護層
①纜芯 纜芯用來傳輸電流。纜芯材料采用高導電能力、抗拉強度較好、易于焊接的銅、鋁制成,纜芯形狀有圓形、扇形和橢圓形等。
②絕緣層 絕緣層用來保證纜芯之間、纜芯與外界之間的絕緣,使電流沿纜芯傳輸。絕緣層的材料有油浸紙、橡膠、塑料、纖維、交聯聚乙烯等。
③保護層 電纜的保護層分為內護層和外護層兩部分。內護層用以直接保護絕緣層,所用材料有鉛包、鋁包、聚氯乙烯包套和聚乙烯套等;外護層用以保護電纜內護層免受機械損傷和化學腐蝕,所用材料有瀝青麻護層、鋼帶鎧裝護層、鋼絲鎧裝護層等。
此外,為了使絕緣層和電纜導體有良好接觸,消除因導體表面的不光滑而引起的導體表面電場強度的增加,在導體表面包一層金屬化紙或半導體金屬化紙作內屏蔽。為了使絕緣層與金屬護套有良好的接觸,在絕緣層外表面也包一層金屬化紙,作外屏蔽。
2.5.2 敷設電纜應滿足的要求
敷設電纜一定要嚴格遵守有關技術規程的規定和設計要求??⒐ひ院?,要按規定的手續和要求進行檢查和試驗,確保線路的質量。部分重要的技術要求如下。
①在敷設條件許可下,電纜長度可考慮留有1.5%~2%的余量,以作檢修時備用。直埋電纜應作波浪形埋設。
②下列各處的電纜應穿鋼管保護:電纜由建筑物或構筑物引入或引出;電纜穿過樓板及主要墻壁處;電纜與道路、鐵路交叉處;從電纜溝引出至電桿或設備,高度距地面2m以下的一段等。所用鋼管內徑不得小于電纜直徑的兩倍。
③電纜不允許與煤氣管、天然氣管及液體燃料管路在同溝道中敷設;在熱力管道的明溝或隧道內一般也不敷設電纜,個別地段可允許少數電纜敷設在熱力管道的溝道內,但應于不同側分隔敷設,或將電纜安放在熱力管道的下面。
④直埋式敷設電纜埋地深度不得小于0.7m,其壕溝距離建筑物基礎不得小于0.6m。
⑤電纜溝的結構應能防火或防水。
2.5.3 常用電纜的敷設方式及適用場合
電纜的敷設方式很多,常用的有直接埋地敷設、電纜溝內敷設、在電纜隧道內敷設、在電纜排管內敷設以及明敷設等。電纜的明敷設即架空敷設,這種方法是在室內外的構架上直接敷設電纜,可通過支架沿墻或天花板進行敷設,也可通過鋼索掛鉤將電纜吊在鋼索上沿鋼索敷設,還可沿電纜橋架敷設。
上述幾種敷設方式各有優缺點,究竟選用哪種敷設方式一般應根據環境條件、建筑物密度、電纜長度、敷設電纜根數、建設費用以及發展規劃等因素來確定。
①電纜直接埋地敷設適用于電纜根數較少、敷設距離較長的場所。這種敷設方式比較經濟,便于散熱,應用較廣。
②在工礦企業廠區、廠房以及變電所內的電纜敷設,可將電纜敷設在地溝內,裝在構架上、墻壁上或天花板上,一般不宜采用直接埋地敷設。當引出的電纜很多,并列敷設的電纜在40根以上時,應考慮建造電纜隧道。
③當電纜線路需通過已敷設多條電纜或其他管道設施密集區時,為便于敷設和檢修,宜建造電纜隧道或敷設在排管中。
④在酸堿腐蝕嚴重的地區,可將電纜架空或敷設在構架上。
⑤在存在爆炸危險的場所、農村及其他人煙稀少的偏僻地區,可將電纜直接埋地敷設。
2.5.4 電纜線路的檢查與維護
(1)電纜線路投入運行的基本條件
電力電纜的投入運行的基本條件如下。
①新裝電纜線路,必須經過驗收檢查合格,并辦理驗收手續方可投入運行。
②停電超過一個星期但不滿一個月的電纜,重新投入運行前,應搖測其絕緣電阻值,與上次試驗記錄比較(換算到同一溫度下)不得降低30%,否則必須做直流耐壓試驗。而停電超過一個月但不滿一年的,則必須做直流耐壓試驗,試驗電壓可為預防性試驗電壓的一半。如油浸紙絕緣電纜,試驗電壓為電纜額定電壓的2.5倍,時間為1min;停電時間超過試驗周期的,必須做標準預防性試驗。
③重做終端頭、中間頭和新做中間頭的電纜,必須核對相位,搖測絕緣電阻,并做耐壓試驗,全部合格后,才允許恢復運行。
(2)電纜線路定期巡視檢查的周期
①敷設在土壤、隧道以及沿橋梁架設的電纜,發電廠、變電所的電纜溝、電纜架等的巡查,每3個月至少一次。
②敷設在豎井內的電纜,每半年至少一次。
③電纜終端頭,根據現場運行情況每1~3年停電檢查一次;室外終端頭每月巡視一次,每年2月及11月進行停電清掃檢查。
④對挖掘暴露的電纜,酌情加強巡視。
⑤雨后,對可能被雨水沖刷的地段,應進行特殊巡視檢查。
(3)電纜線路的巡視檢查與維護
電纜線路大多是埋地敷設的,為保證電纜線路的安全、可靠運行,就必須全面了解電纜的敷設方式、走線方向、結構布置及電纜中間接頭的位置等。
電纜線路一般要求每季進行一次巡視檢查。對戶外終端頭,應每月檢查一次。如遇大雨、洪水及地震等特殊情況或發生故障時,還需臨時增加巡視次數。
電纜線路的巡視檢查和維護內容如下。
①經常監視電纜線路的負荷大小和電纜發熱情況,不許超過安全載流量。連接點接觸應良好,無發熱現象。
②電纜頭及瓷套管應完整、清潔、無閃絡放電痕跡,附近無鳥巢;對填充有電纜膠(油)的電纜頭,還應檢查有無漏油溢膠現象。
③檢查電纜溝內有無鼠窩、積水、滲水現象,是否堆有雜物或易燃易爆危險品。
④檢查明敷或溝內電纜外表有無銹蝕、損傷和鼠咬現象,金屬防護套是否腐蝕穿孔或脹裂,沿線支架、掛鉤是否牢固,線路附近有無易燃易爆危險品或腐蝕性物質。電纜安裝是否牢固。
⑤檢查電纜接地是否良好,有無銹蝕、松動和斷股現象。
⑥檢查電纜進出口、纜溝密封是否良好,以防老鼠等小動物進入溝內以及水等侵入管內。
⑦對暗敷及地埋電纜,應檢查沿線的蓋板和其他覆蓋物是否完好,有無挖掘痕跡,路線標樁是否完整無缺。
⑧檢查有無其他危及電纜安全運行的異常情況。
在巡視中發現的異常情況,應記入專用記錄本,重要情況應及時匯報上級,請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