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關于氣相色譜測定食用植物油中殘留溶劑的方法探討

忻雪1,徐波1,李萬軍1,高虹1,張霞1,李雅蓮1,程莉2

(1.沈陽市糧油檢驗監(jiān)測所,沈陽 110021;2.沈陽市蘇家屯區(qū)糧油檢測站,沈陽 110101)

六號溶劑油是一種以六碳烷烴為主要成分的烷烴、環(huán)烷烴、芳烴等各種低級烷烴混合物,其中所含少量芳烴及硫化物雜質有較大的毒性,可通過吸入或皮膚接觸等途徑侵入人體。而目前我國多數(shù)生產廠家采用浸出法生產食用植物油,即利用六號溶劑將植物組織中的油脂提取出來,然后回收溶劑,進而得到成品植物油。這種方法比較先進,出油率比壓榨法高。但在制取成品植物油時會殘留微量生產性溶劑。當溶劑殘留量偏高時,不但會破壞食用油的營養(yǎng)成分,降低油脂品質,還會給人們的健康帶來危害。所以國家制定了殘留溶劑的限量和檢測方法。由于國家標準方法是2003年制定[1],一些色譜條件不適用于不斷更新?lián)Q代的氣相色譜儀,所以對色譜儀的檢測條件進行了優(yōu)化。在食用植物油的樣品前處理上國標方法規(guī)定進樣溫度要在50℃,而在實際操作中會出現(xiàn)不斷開關恒溫箱門的問題,油樣溫度很難控制平衡,因此針對不同的進樣溫度對檢測結果是否有影響進行了試驗與探討。

1 材料和方法

1.1 主要儀器、器皿和試劑

1.1.1 儀器

氣相色譜儀:GC-2014C,附帶氫火焰離子化(FID)檢測器,日本島津公司;恒溫箱:101-1A,上海陽光實驗儀器有限公司。

1.1.2 器皿和試劑

頂空瓶,沈陽天美達科學儀器有限公司;六號溶劑標準品:10mg/ml,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食用植物油:一級大豆油。

1.2 色譜條件

色譜柱:玻璃填充柱,3m,填料是5%DEGS;進樣口溫度140℃;檢測器溫度170℃;柱溫60℃;載氣:高純氮氣;助燃氣:氫氣、空氣;流速35ml/min;進樣量100μl。

1.3 樣品前處理

1.3.1 標準曲線的配制

共制備5組樣品,每組樣品準備6個頂空瓶,每個頂空瓶稱取25g食用植物油,精確到0.01g,放好密封薄膜和密封墊,旋緊密封蓋。用100μl注射器在每組的6個頂空瓶中分別注入0、20μl、40μl、60μl、80μl、100μl的六號溶劑標準品,相當于0、8mg/kg、16mg/kg、24mg/kg、32mg/kg、40mg/kg六號溶劑含量。振蕩均勻后,將5組樣品均置于溫度為50℃的烘箱內,加熱30min。其中一組直接吸取上方氣體100μl進樣,其余4組樣品從烘箱內取出分別置于溫度為室溫、20℃、25℃、30℃下,溫度恒定后吸取上方氣體100μl進樣。

1.3.2 加標樣品的配制

同樣稱取5組平行樣品,稱取方法見標準曲線的配制,加標量為50μl,相當于20mg/kg六號溶劑含量。將5組樣品與標準樣品一同放入溫度為50℃的烘箱內,加熱30min。其中一組直接吸取上方氣體100μl進樣,其余4組樣品從烘箱內取出分別置于溫度為室溫、20℃、25℃、30℃下,溫度恒定后吸取上方氣體100μl進樣。

2 結果與討論

2.1 色譜條件的選擇

2.1.1 進樣口溫度的選擇

制備5組樣品,每組樣品準備5個頂空瓶,每個頂空瓶稱取25g食用植物油,精確到0.01g,樣品中添加濃度為8mg/kg的標準溶液,分別在130℃、140℃、150℃、160℃、170℃五個不同溫度進樣,每個溫度進樣五次所得的響應值取平均值,結果見圖1。

通過圖1可以看出,在進樣口溫度為140℃時,響應值最高,因此進樣口溫度確定為140℃。

圖1 進樣口溫度對響應值的影響

2.1.2 檢測器溫度的選擇

制備樣品同2.1.1,選擇150℃、160℃、170℃、180℃、190℃五個不同溫度進樣,每個溫度進樣五次所得的響應值取平均值,結果見圖2。

圖2 檢測器溫度對響應值的影響

通過圖2可以看出,檢測器的溫度越高,響應值越大,但是響應值變化幅度很小,由于在實驗過程中,檢測器溫度在170℃時,儀器更容易點火,所以選擇170℃為檢測器溫度。

2.2 進樣溫度對檢測結果的影響

2.2.1 樣品的進樣溫度對響應值的影響

通過圖3可以看出,隨著溫度的升高,相同濃度所對應的響應值也逐漸增大。

圖3 樣品的進樣溫度對響應值的影響

1~5組是濃度為8mg/kg、16mg/kg、24mg/kg、32mg/kg、40mg/kg時,進樣溫度分別在室溫、20℃、25℃、30℃、50℃時的響應值

2.2.2 樣品的進樣溫度對回收率的影響

通過表1可以看出,在不同溫度下對加標回收沒有影響,回收率均在80%~120%之間,滿足要求。

表1 樣品的進樣溫度對加標樣品回收率的影響

注:加標樣品見1.3.2

2.2.3 樣品的進樣溫度對標準偏差(RSD)的影響

分別在24個頂空瓶中稱取25.00g食用植物油,精確到0.01g,放好密封薄膜和密封墊,旋緊密封蓋。然后在每個頂空瓶中加入100μl的六號溶劑標準品,相當于40mg/kg六號溶劑含量,置于溫度為50℃的烘箱內,加熱30min。再將12個頂空瓶置于室溫,待放于室溫的12個樣品的溫度恒定后,與在50℃恒定的樣品一同進樣。

通過表2可以看出,在50℃下的RSD值比在室溫下大,因為在50℃下,每次進樣都要開關恒溫箱門,造成恒溫箱內溫度波動,而且微量注射器的實際溫度與吸取的頂空氣體溫度有一定的溫差,所以在溫度不穩(wěn)定的情況下進樣,會造成RSD值偏大。

表2 不同溫度下RSD值比較

2.3 結論

本文通過大量的試驗對色譜條件進行了優(yōu)化以及探討了國家標準中樣品的進樣溫度(50℃)及進樣溫度在模擬室溫(當前室溫、20℃、25℃、30℃)情況下對測定結果的影響。

通過實驗得出,色譜儀的進樣口溫度為140℃時,響應值最大;而檢測器的溫度對檢驗結果影響不大,但是在170℃時色譜儀比較容易點火。因此確定進樣口溫度為140℃,檢測器溫度為170℃。

通過樣品在不同的進樣溫度下,對回收率和標準偏差影響的研究驗證得出,隨著溫度的升高,雖然響應值逐漸增大,但對測定結果的回收率影響不大,回收率均在80%~120%之間,滿足實驗要求。油樣在國家標準溫度和當前室溫下分別進樣,通過峰面積進行RSD值的比較,由于在50℃下,進樣時來回開關恒溫箱箱門會對箱內溫度帶來一定的波動,從而造成RSD值偏大,而且每次進樣后讓恒溫箱再次恒定在50℃下,恒定時間較長,降低工作效率。在50℃溫度下,多次試驗后會在進樣針的內壁上發(fā)現(xiàn)一些油漬,這是因為進樣針在50℃下吸取出來的揮發(fā)性氣體,在室溫的情況下會有凝結,殘留在微量注射器內壁上,多次試驗后,就會造成微量注射器的拉桿抽拉阻塞,減少進樣針的使用壽命。

綜上所述,樣品在50℃溫度下加熱30min后,取出放置室溫,待樣品溫度恒定后進樣,結果準確,回收率好,在微量注射器內壁上沒有出現(xiàn)氣體凝結現(xiàn)象,并且方法檢出限為0.345mg/kg,滿足檢驗要求。

參考文獻

[1] GB/T 5009.37—200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惠东县| 宁津县| 马山县| 南皮县| 乐亭县| 兴城市| 新蔡县| 道孚县| 元氏县| 镇坪县| 永新县| 长顺县| 正镶白旗| 普定县| 霍邱县| 定日县| 塘沽区| 开鲁县| 保德县| 大竹县| 育儿| 巴中市| 广饶县| 斗六市| 随州市| 荔波县| 长海县| 察隅县| 许昌县| 永城市| 阿巴嘎旗| 怀化市| 双鸭山市| 贵州省| 新竹县| 大石桥市| 安龙县| 唐山市| 建平县| 安远县| 马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