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放牧與圍欄的三江源區高山嵩草草甸與碳平衡
- 范月君 侯向陽
- 367字
- 2020-05-06 19:35:09
3 草原生態系統碳循環的影響因素
人類的生存依賴于地球環境及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發展。但近年來,由于自然因素或人類因素驅動,以CO2濃度增加、氣候變暖、大氣氮沉降等為主要特征的生態效應對生態系統產生了復雜的影響,在全球范圍逐步引發了地球環境的變化或與全球環境有重要關聯的區域環境的變化[15,16]。
草地是世界最廣布的植被類型之一,是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約占全球陸地面積的6.1%~7.4%[17]。我國現有不同類型草地面積約4億公頃,約占國土總面積的40%以上,占世界草地總面積近8%[18],是我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生態系統類型[19]。由于草地農業系統受到非生物因子、生物因子、社會因子3類因子群的綜合影響[20],草叢-地境界面、草地-動物界面、草畜-社會界面都和全球氣候變化的因素具有密切的關系,尤其是草叢-地境界面中草地植被和土壤環境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響應十分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