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飲食用藥中醫調養
- 倪青 錢秋海 高毅主編
- 697字
- 2020-04-30 16:04:33
第五節 糖尿病飲食調養
一、糖尿病的飲食控制原則
1.合理控制總熱量
肥胖患者應先減輕體重,減少熱能的攝入。消瘦患者應提高熱能的攝入,增加體重,使之接近標準體重。孕婦、乳母、兒童要增加熱能的攝入,維持其特殊的生理需要和正常的生長發育。
2.碳水化合物不宜控制過嚴
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但不能過低。飲食中碳水化合物太少,不易被患者耐受,同時,機體因缺少糖而利用脂肪代謝供給熱能,更容易發生酮癥酸中毒。
3.減少脂肪攝入
脂肪的攝入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而定。高脂肪飲食可妨礙糖的利用,其代謝本身會產生酮體,容易誘發和加重酸中毒。肥胖患者應嚴格限制脂肪的攝入,每日不宜超過40克。消瘦患者由于碳水化合物限量,熱能來源不足,可相應提高脂肪攝入量。
4.蛋白質的供應要充足
糖尿病患者飲食中的蛋白質供應要充足,攝入量要與正常人相當或稍高。有合并癥時,應按醫生的指導決定蛋白質的攝入量。
5.適當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在感染、并發其他疾病或控制不良的情況下,更要多補充,特別是要注意維生素B1的供應。一般谷類食品中含維生素B1較高,由于糖尿病患者飲食限制主食的攝入量,往往造成維生素B1的來源不足,容易出現因缺乏維生素B1而引起的神經系統疾患。維生素B12可以緩解神經系統癥狀,維生素C可以預防微血管病變,這些維生素都應當適當補充。飲食中鈉鹽不宜過多,高鈉易誘發高血壓和動脈硬化。鋅的供給不足可使胰島素分泌減少,飲食中鋅的最好來源是肉類、海產品和家禽。
6.食物中要富含纖維
食物纖維可使葡萄糖的吸收減慢,改善葡萄糖耐量試驗,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濃度,并可降低血脂濃度,還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慢性膽囊炎、膽石癥等并發癥。食物纖維最好來自天然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