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臨床常見病癥特效方

一、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以糖代謝紊亂為主的代謝性疾病,臨床表現以多飲、多食、多尿,形體消瘦或尿有甜味為其特點,屬祖國醫學“消渴”范疇。本病有上、中、下三消之分,肺燥、胃熱、腎虛之別。

上消(肺熱)

煩渴多飲,口干舌燥,尿頻量多,舌邊尖紅,苔薄黃,脈洪數。

消渴方

【藥物組成】黃連3~5克,天花粉15~20克,生地黃汁15~20克,藕汁20~30克,牛乳適量。

【制用方法】(1)將黃連、天花粉研為末用生地黃汁、藕汁、牛乳調服;(2)或加姜汁、蜂蜜為膏,噙化 [注]

【臨證方解】黃連苦寒,以瀉心火;生地黃大寒,以生腎水;天花粉、藕汁降火生津;牛乳補血,潤以去燥;火退燥除,津生血旺,則渴自止矣。

中消

1.脾虛濕盛

糖尿病患者困倦乏力,腹脹脘痞,納呆,腰腿酸軟,口中黏膩,或伴下肢水腫,舌胖、質暗或淡,苔白膩或黃膩,脈弦滑或濡滑。

健脾祛濕湯

【藥物組成】黃芪30克,蒼術15克,白術15克,茯苓20克,薏苡仁20克,陳皮10克,半夏10克,砂仁6克(后下),鬼箭羽4克。

【制用方法】水煎服。

【臨證方解】方中黃芪、蒼術、白術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燥濕的功能;薏苡仁、茯苓、半夏調脾化濕;佐以砂仁、陳皮調氣和中、醒脾和胃;鬼箭羽破血通經,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諸藥合用益氣健脾,行氣祛濕。

2.痰熱內擾

糖尿病患者形體肥胖,頭暈昏沉,口干苦黏,惡心欲吐或時吐痰涎,心胸悶痛,心煩驚悸,失眠多夢,大便干燥,小便黃赤,舌暗紅,苔黃膩,脈弦滑數。

十味溫膽湯加味

【藥物組成】清半夏10克,茯苓30克,陳皮10克,炙甘草3克,竹茹10克,枳實10克,石菖蒲10克,郁金10克,酸棗仁10克,黃連10克,丹參15克。

【制用方法】水煎服。

【臨證方解】清熱化痰,宣痹通陽。

下消

1.陰虛夾濕

形體肥胖,“三多”癥狀不明顯,血糖升高,口黏或口臭,牙周腫痛或溢膿,咽干心煩,胸脘痞悶,小便灼熱,大便溏薄,舌質紅絳,舌苔白厚少津,脈沉細。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甘露飲加減

【藥物組成】茵陳15克,黃芩10克,生地黃、熟地黃各10克,天冬、麥冬各10克,石斛10克,蒲公英30克,升麻10克,赤小豆15克,石菖蒲10克,佩蘭10克,生甘草5克。

【制用方法】水煎服。

【臨證方解】方中二地、二冬、石斛滋陰補虛治其本;茵陳、黃芩清肝胃腸濕熱治其標;蒲公英清熱利濕,赤小豆利水除濕;石菖蒲、佩蘭除濕,使濕熱去,火勢下行;升麻清熱解毒,以甘草調和諸藥。標本兼顧,虛實并行,肺肝胃腎全面考慮,以致陰血充、濕熱去,清熱祛濕,養陰解毒。

2.腎虛

小便頻多,兩腿漸細,腰腳無力,腰膝酸軟,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

白茯苓丸

【藥物組成】白茯苓、黃連、天花粉、萆薢、熟地黃、覆盆子、人參、玄參各30克、石斛22克,蛇床子30克,雞內金50枚。

【制用方法】上藥搗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于空腹時煎磁石湯下30丸。

【臨證方解】茯苓降心火而交腎;黃連清脾火而瀉心;熟地黃、玄參生腎水;石斛平胃熱而滋腎;覆盆子、蛇床子固腎精;人參補氣;天花粉生津;萆薢清熱利濕;雞內金雞之脾也,能消水谷,通小腸膀胱而止便數,善治膈消;磁石色黑入腎,補腎益精,故假之為使也。

3.肝郁血瘀,氣陰兩虛

多飲口渴,消谷善饑,尿多頻數,疲乏無力,或伴視物昏花,心煩眠差,或伴胸脅脹滿疼痛,上肢或下肢疼痛麻木;女性伴月經過期不至,或經量減少,色暗有塊;或伴面部色素斑;舌紫暗或淡紫暗,或有瘀斑瘀點,舌下靜脈青紫或怒張,脈沉澀。

自擬柔肝化瘀、益氣養陰湯

【藥物組成】柴胡、甘草各6克,白芍、香附、益母草、黃芪各20克,丹參、牡丹皮各15克,生地黃、知母、玉竹各12克,薏苡仁、懷山藥各30克。

【制用方法】水煎服。

【臨證方解】“木郁達之”,故取柴胡、白芍、香附、益母草疏肝柔肝,為防柴胡有劫肝陰之弊,僅用6克;又取生地黃、玉竹、丹參以柔肝養肝養血;黃芪治消渴,前人如《千金要方》、《石室秘錄》均已有言之,因消渴之始,都由胸中大氣衰少而來,且燥熱熾盛,不但傷陰耗液,亦損元氣,所謂“壯火食氣”,故宜用以益氣固本;用牡丹皮,一是取其涼血、活血、消痹之功;二是取其瀉陰中之火,使火退而有陰生之效,《本草求真》以為,消渴病陰虛兼內熱夾瘀血者,該藥最為貼切;至于丹參,功同四物,養血活血;山藥、薏苡仁健脾化濕,使脾胃健運,則氣血自生。

補腎固元湯

【藥物組成】生黃芪、黃精、山藥、龍骨、芡實、巴戟天、金櫻子各15克,山萸肉、熟地黃、雞內金、牡丹皮、澤瀉、阿膠、三七、女貞子各10克,五味子5克,墨旱蓮30克,肉桂0.5克。

【制用方法】水煎服。

【臨證方解】墨旱蓮補肝腎之陰為君藥,配以熟地黃益精填髓,阿膠補血,增強滋陰涼血補血之功效。黃芪補氣升陽,黃精滋腎潤肺、補脾益氣,山藥益氣養陰、補脾肺腎,龍骨補腎固澀,芡實益腎固精,巴戟天補腎陽,金櫻子固精澀腸,山萸肉補肝腎、澀精氣、固虛脫,雞內金澀精止遺,牡丹皮和血、消瘀,澤瀉利水滲濕,三七補血活血,五味子滋腎澀精,肉桂補火助陽。全方共奏滋陰補腎、益氣固元之功效。

上中下三焦消渴

煩渴多飲、口干舌燥、尿頻量多三主癥。

大黃甘草湯

【藥物組成】大黃10克,甘草3克,黑豆30克。

【制用方法】水煎服。

【臨證方解】大黃清熱泄火、活血解毒,甘草和中以解毒,黑豆散熱以解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谷县| 芮城县| 申扎县| 启东市| 南川市| 崇信县| 丹阳市| 新乡市| 蓝山县| 昭觉县| 苍溪县| 武宣县| 廉江市| 通城县| 韶山市| 嘉兴市| 伊金霍洛旗| 申扎县| 高淳县| 枣强县| 元谋县| 景德镇市| 陆河县| 怀仁县| 海口市| 新民市| 达孜县| 陈巴尔虎旗| 宜君县| 靖江市| 长沙市| 吴旗县| 松溪县| 泸西县| 苏尼特右旗| 利津县| 鲁甸县| 红河县| 琼结县| 丽江市| 吉木萨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