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種園林植物栽培與應(yīng)用
- 趙和文編著
- 556字
- 2020-04-30 15:43:01
十九、毛梾
1.學(xué)名:Cornus walteriWanger.
2.科屬:山茱萸科,山茱萸屬
3.形態(tài)特征:落葉喬木,高達12m,樹皮灰暗色,常縱裂成長條。葉對生,橢圓形,長4~9cm,寬3~5cm,葉全緣。傘房狀聚傘花序頂生,花小,直徑10mm,白色,有香氣,花期5月。果球形,直徑6~7mm,熟時黑色,果期9~10月(見彩圖19)。
4.生態(tài)習(xí)性:毛梾是一種陽性樹種,善生于丘陵山地的陽坡、半陽坡、溪岸、溝谷坡地的林緣、雜灌木林及疏林中。在陰蔽條件下,結(jié)果少或只開花不結(jié)果。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在弱酸、中性和弱堿的沙土至黏性土壤上均能生長。在土壤pH值為5.8~8.2、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的中性沙壤土上生長較好。較耐干旱瘠薄。深根性,根系發(fā)達。萌芽性強,當(dāng)年萌條可達2m。不耐水漬、陰蔽和重堿土。
5.繁殖與栽培:毛梾的繁殖力比較強,通常用種子或用插根和嫁接法繁殖。生長4~6年的植株即開始結(jié)實,生長10年后的植株,平均每株可產(chǎn)種子10~20kg。種子的發(fā)芽率達60%~80%。毛梾萌生力很強,新枝條一年可生長2m多高。可以移栽萌芽條擴大繁殖,較實生苗提前1~2年開花、結(jié)實。用插根和嫁接法繁殖效果也很好。移栽時,將苗圃中高為80~100cm的苗連根挖出后及時栽于大田中。常見的病蟲害有葉黑斑病、紅蠟介殼蟲、金龜子、地老虎等。黑斑病可用150倍的波爾多液或石硫合劑防治;介殼蟲等可用樂果防治。
6.應(yīng)用:枝葉繁茂,白花可賞,多栽作行道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