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險化學品運輸與儲存
- 王凱全主編
- 3850字
- 2020-04-29 18:09:10
第一節 概述
一、安全生產法律體系
1.安全生產法律體系及其特點
(1)安全生產法律體系
安全生產法律體系,是指調整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同勞動者或生產人員的安全與健康,以及生產資料和社會財富安全保障有關的各種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安全生產法律體系,是我國全部現行的、不同的安全生產法律規范形成的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是黨和國家的安全方針政策的集中表現,是上升為國家和政府意志的一種行為準則。它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的行為準則,用國家強制性的權力來維護企業安全生產的正常秩序。有了各種安全生產法規,可以使安全生產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安全生產法律體系的特點
安全生產法律體系是國家法律體系的一部分,因此它具有法律的一般特征;安全生產法律體系又是以安全生產為目的的法律體系,還具有以下特點:
①保護的對象是勞動者、生產經營人員、生產資料和國家財產;
②安全生產法規具有強制性的特征;
③安全生產法規涉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
因此,安全生產法規具有政策性特點,又有科學技術性特點。
隨著我國法制建設的發展,有關安全生產方面的法律、法規已逐步完善,用法制的手段來維護企業的安全生產秩序,保證實現國家安全生產的目的,已成為現實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安全生產法律層級
我國安全生產法律體系可以分為上位法與下位法。不同的安全生產立法對同一類或者同一個安全生產行為做出不同的法律規定的,以上位法的規定為準,適用上位法的規定。上位法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下位法。下位法的數量一般要多于上位法。
安全生產法律體系是由母系統與若干個子系統共同組成的。從具體法律規范上看,它是單個的;從法律體系上看,各個法律規范又是母體系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具體地說,安全法律的層級可以分為法律、法律解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法定安全生產標準。
(1)安全生產法律
法律是安全生產法律體系中的上位法,居于整個體系的最高層級,其法律地位和效力高于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政府規章等下位法。國家現行的有關安全生產的專門法律有《安全生產法》《消防法》《特種設備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海上交通安全法》《礦山安全法》;與安全生產相關的法律主要有《勞動法》《工會法》《礦產資源法》《鐵路法》《公路法》《民用航空法》《港口法》《建筑法》《煤炭法》《電力法》等。
(2)安全生產法律解釋
法律解釋是對法律中某些條文或文字的解釋或限定。這些解釋將涉及法律的適用問題。法律解釋權屬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其做出的法律解釋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還有一種司法解釋,即由最高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檢察院做出的解釋,用于指導各基層法院的司法工作。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的《關于辦理危害生產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
(3)安全生產法規
安全生產法規分為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
①行政法規。安全生產行政法規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低于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高于地方性安全生產法規、地方政府安全生產規章等下位法。如國務院頒布的《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等。
②地方性法規。地方性安全生產法規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低于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行政法規,高于地方政府安全生產規章。如江蘇省人大常委會頒布的《江蘇省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
(4)安全生產規章
安全生產行政規章分為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
①部門規章。國務院有關部門依照安全生產法律、行政法規的授權制定發布的安全生產規章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低于法律、行政法規,高于地方政府規章。如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總局頒布的《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暫行規定》等。
②地方政府規章。地方政府安全生產規章是最低層級的安全生產立法,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低于其他上位法,不得與上位法相抵觸。如江蘇省安監局頒布的《江蘇省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建設項目安全審查管理辦法》(試行)等。
(5)法定安全生產標準
我國沒有技術法規的正式用語且未將其納入法律體系的范疇,但是國家制定的許多安全生產立法卻將安全生產標準作為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執行的技術規范而載入法律,安全生產標準法律化是我國安全生產立法的重要趨勢。安全生產標準一旦成為法律規定必須執行的技術規范,它就具有了法律上的地位和效力。執行安全生產標準是生產經營單位的法定義務,違反法定安全生產標準的要求,同樣要承擔法律責任。因此,將法定安全生產標準納入安全生產法律體系范疇來認識,有助于構建完善的安全生產法律體系。
法定安全生產標準分為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兩者對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具有同樣的約束力。法定安全生產標準主要是指強制性安全生產標準。
①國家標準。安全生產國家標準是指國家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標準化法》制定的在全國范圍內適用的安全生產技術規范。
②行業標準。安全生產行業標準是指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直屬機構依照《標準化法》制定的在安全生產領域內適用的安全生產技術規范。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對同一安全生產事項的技術要求,可以高于國家安全生產標準但不得與其相抵觸。
二、危險化學品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
現行的危險化學品管理相關法律法規主要有:
1.法律、法規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于2014年8月31日通過,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②《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于2008年10月28日修訂通過,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③《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于2011年12月31日通過,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④《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⑤《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于2007年8月30日通過,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⑥《特種設備安全法》(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于2013年6月29日通過,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⑦《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于2002年1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44號公布,2011年2月16日國務院第144次常務會議修訂通過,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
⑧《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經2004年1月7日國務院第34次常務會議通過,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97號公布,根據2013年5月31日國務院第10次常務會議《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第一次修訂,根據2014年7月9日國務院第54次常務會議《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第二次修訂,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法律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危害生產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5年1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65次會議、2015年12月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第十二屆檢察委員會第44次會議通過。
3.規章及文件
①《危險化學品名錄》(原國家安監局等8部門公告〔2003〕第1號);
②《劇毒化學品名錄》(原國家安監局等8部門公告〔2003〕第2號);
③《勞動防護用品監督管理規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1號);
④《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辦法》(安監總局令第17號);
⑤《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安監總局令第30號);
⑥《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暫行規定》(安監總局令第40號);
⑦《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印發<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安全評價細則(試行)>的通知》(安監總危化〔2007〕255號);
⑧《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印發<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目錄(試行)>和<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設計專篇編制導則(試行)>的通知》(安監總危化〔2007〕225號);
⑨《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公布第二批重點監管危險化學品名錄的通知》(安監總管三〔2013〕12號);
⑩《倉庫防火安全管理規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令第6號);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公布首批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名錄的通知》(安監總管三〔2011〕95號);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印發首批重點監管的危險化學品安全措施和應急處置原則的通知》(安監總廳管三〔2011〕142號);
《關于進一步加強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安全設計管理的通知》(安監總管三〔2013〕76號);
《建設工程消防監督管理規定》(公安部令第106號)。
4.標準和規范
①《安全評價通則》(AQ 8001—2007);
②《石油化工企業設計防火規范》(GB 50160—2008);
③《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14);
④《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GB 18218—2009);
⑤《石油化工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檢測報警設計規范》(GB 50493—2009);
⑥《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 50057—2010);
⑦《儲罐區防火堤設計規范》(GB 50351—2014);
⑧《爆炸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GB 50058—2014);
⑨《石油化工全廠性倉庫及堆場設計規范》(GB 50475—2008);
⑩《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 50140—2005);
《工業管路的基本識別色、識別符號和安全標識》(GB 7231—2003);
《危險場所電氣防爆安全規范》(AQ 8003—2007);
《安全色》(GB 2893—2008);
《安全標志及其使用導則》(GB 2894—2008);
《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GB/T 29639—2013);
《危險貨物分類和品名編號》(GB 6944—2012);
《危險貨物品名表》(GB 12268—2012);
《石油化工靜電接地設計規范》(SH 3097—2000);
《石油化工管道設計器材選用規范》(SH/T 3059—2012);
《防止靜電事故通用導則》(GB 12158—2006);
《化學品分類和危險性公示 通則》(GB 13690—2009);
《石油化工儲運系統罐區設計規范》(SH/T 3007—2014);
《個體防護裝備選用規范》(GB/T11651—2008);
《儲罐區防火堤設計規范》(GB 50351—2014);
《石油化工球罐基礎設計規范》(SH/T 3062—2007);
《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安全監控通用技術規范》(AQ 3035—2010);
《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罐區現場安全監控裝備設置規范》(AQ 3036—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