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禽病臨床診療技術與典型醫案
- 劉永明 趙四喜主編
- 863字
- 2020-04-29 17:31:04
球蟲病
球蟲病是指鴨感染一種或數種球蟲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
【流行病學】 本病主要病原是毀滅泰澤球蟲和菲萊氏溫揚球蟲,兩者常常混合感染。病鴨或帶蟲鴨排出的球蟲糞便污染土壤、飲水、飼料等,被鴨食入后感染發病。各種日齡的鴨均可感染,多發生于3~5周齡的鴨,以夏秋季節發病率最高。
【主證】 病鴨精神委頓,不食,縮頸,喜臥,飲欲增加,病初排暗紅色或深紫色帶血稀糞,耐過鴨逐漸恢復食欲,生長受阻,增重緩慢。慢性型一般不顯癥狀,偶見腹瀉,常成為帶蟲者。
【病理變化】 毀滅泰澤球蟲感染,肉眼可見整個小腸呈泛發性出血性腸炎,尤以卵黃蒂前后范圍的病變嚴重。腸壁腫脹、出血,黏膜上有出血斑或密布針尖大小的出血點,有的有紅白相間的小點,有的黏膜覆蓋一層糠麩狀或奶酪狀黏液,或有淡紅色或深紅色膠胨狀出血性黏液。
菲萊氏溫揚球蟲感染,肉眼觀察病變不明顯,僅見回腸后部和直腸輕度充血,偶爾在回腸后部黏膜上可見散在的出血點,直腸黏膜彌漫性充血。
【治則】 清熱利濕,涼血止痢。
【方藥】 地榆、鮮刺芡菜、鮮鳳尾草、白頭翁各50g,鮮鐵莧菜、鮮旱蓮草、鮮地錦草各150g,甘草20g(為100只鴨1d藥量)。加水適量,煮沸30min,取汁候溫,讓鴨自由飲服;嚴重者灌服,50~100mL/d,連用3劑。
【防制】 鴨舍保持清潔、干燥,定期清除糞便,防止飼料和飲水被鴨糞污染。飼槽和飲水用具要經常消毒。定期更換墊料,更換新土。
在球蟲病流行季節,12日齡鴨可用藥物進行預防。
【典型醫案】 1989年1月26日,電白縣羊角郎美開發果場的2500只140日齡浙江紹鴨,有427只突然發生球蟲病邀診。檢查:病鴨突然發病,精神沉郁,羽毛蓬亂,縮頸多臥,飲欲增加,排血糞。剖檢病鴨可見十二指腸有出血點;小腸中段、后段腫脹明顯,有出血斑或出血點,腸內容物為暗紅色或淡紅色的黏液;卵黃蒂后的小腸黏膜出血嚴重,覆蓋著一層糠麩樣物。取病鴨糞,用64.4%硫酸鎂溶液調勻,用銅篩過濾,濾液經3000r/min離心10min,用接種環取表層液置于載玻片上,加蓋玻片鏡檢,發現有球蟲卵囊。診為球蟲病。治療:取上方藥,用法相同,連用3劑。服藥后,除10只死亡外,其余鴨痊愈,月內追訪未見復發。(李華平等,T38,P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