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消防科技與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
- 中國消防協會學術工作委員會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消防工程系
- 4847字
- 2020-04-29 14:57:08
老年公寓消防安全現狀及防火對策
張志剛 王兵
(黑龍江齊齊哈爾市消防支隊,黑龍江 齊齊哈爾)
摘要:根據近年來老年公寓蓬勃發展過程中火災起數及亡人數增多的情況,對老年公寓存在的消防問題及存在問題的原因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改善老年公寓消防安全的對策。
關鍵詞:老年公寓;消防安全;防火對策
1 引言
據權威機構調查的資料顯示:40年前中國兒童與老年人口比例為6:1;而40年后的今天,這個比例發生了明顯變化,老年人口是兒童人口的兩倍。按國際通行的標準,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超過10%,既可看做是達到了人口老齡化。2007年,我國老年人口已占到總人口的11%。養老已成為13億人共同關注的一件大事。人口老齡化,面臨著一對夫妻贍養至少4個老年人的局面。同時,沿襲了千百年家庭贍養老年的傳統模式也逐漸被打破,在各方面的壓力下,大多數年輕人雖有“全方位”養老之心,但無日日伴其左右之力,于是公寓養老漸漸成為了如今養老的唯一趨勢,近年來,老年公寓數量逐年增多。但是,隨著老年公寓的蓬勃興起,其安全問題也逐漸凸現出來,火災事故頻發。2008年6月15日深夜,雙鴨山市尖山區園林路61號福壽星老年公寓發生火災,7名老人不幸在火災中身亡,火災還造成7名消防官兵被現場毒氣熏傷。2008年12月3日凌晨1:35,浙江溫州鹿城區矮凳橋路31號一個民辦個體老人公寓發生的火災事故,造成7人死亡。國外老年公寓火災事故也較多,2009年1月31日,位于俄羅斯科米共和國科爾特克羅斯區波德耶利斯克鎮的一家養老院發生火災,養老院內僅有3人獲救,死亡23人,而且這是俄羅斯近三年來第三起老年公寓火災。筆者根據工作實際,結合目前老年公寓消防安全狀況及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強老年公寓消防安全工作的對策。
2 老年公寓的火災危險性
老年公寓的火災危險性由其自身的建筑結構形式、建筑規模,內部居住人員的特殊性及生活用火用電的復雜性決定。
(1)安全疏散難。老年公寓的特點:一是人員集中,屬于人員聚集場所;二是內部多是行動遲緩或需要他人幫助、護理的老人,發生火災時,疏散需要較長的時間,而火災蔓延的速度又很快,一旦走廊、樓梯間充滿煙氣,就會嚴重影響疏散,造成人員傷亡。根據火災統計,火災中死亡的人員中,老人等弱勢群體占很大比重。
(2)火災隱患多。大部分老年公寓都有餐飲、娛樂、醫療服務設施,老年人很多都有吸煙的習慣,有些老年人由于吃不慣食堂的飯菜,常常自備電爐子或小型柴油灶,都增加了致災因素。
(3)救援難度大。老年公寓除自理老人外,介助老人和介護老人火災情況下都需要他人幫助才能安全疏散,而火災時,電梯無法使用,只能通過步梯疏散,這就需要大量救助人員,增加了救援難度。
3 老年公寓消防安全現狀
3.1 我國老年公寓的發展狀況
在過去很長一個歷史時期內我國是一個實行計劃經濟的發展中國家,機構養老事業收容的都是孤寡老人和民政對象,這些數量不多的敬老院、養老院完全由國家、企事業單位或街道社區承辦,形式單一。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成熟,經濟快速發展,老齡化的加快,形成了由國家、集體、個人出資承辦的多種格局。養老機構形式也多種多樣,按1999年我國頒布的《老年人建筑設計規范》可分為老年住宅(專供老年人居住,符合老年體能心態特征的住宅)、老年公寓(專供老年人集中居住,符合老年體能心態特征的公寓式老年住宅,具備餐飲、清潔衛生、文化娛樂、醫療保健服務體系,是綜合管理的住宅類型)、老人院(養老院)(專為接待老年人安度晚年而設置的社會養老服務機構,設有起居生活、文化娛樂、醫療保健等多項服務設施)、托老所(為短期接待老年人托管服務的社區養老服務場所,設有起居生活、文化娛樂、醫療保健等多項服務設施,可分為日托和全托)。概括地說就是兩種形式:老年人住宅和老年公寓(養老院)。老年人住宅,由于不適合我國國情,這種專為老年人使用的住宅形式難以廣泛實行,在我國并不多見。而老年公寓因為把社會化養老與解決老年人的居住問題結合起來,在我國大量出現,因此,本文主要探討老年公寓的防火問題。
3.2 老年公寓消防安全方面存在的問題
3.2.1 建筑方面
(1)建筑耐火等級低,發生火災后,易迅速蔓延成災。浙江溫州發生火災的老年公寓不但建筑本身是三級耐火等級的磚木結構,而且房間間隔墻由木板構建。
(2)安全疏散問題嚴重,普遍存在著缺少疏散樓梯,疏散距離超長,無疏散指示的問題。雙鴨山市福壽星老年公寓和浙江溫州寬心老年公寓都是二層建筑,只有一部疏散樓梯。
(3)缺少消防設施或消防設施不能完整好用。大部分老年公寓,尤其是個體或民營的老年公寓普遍沒有按相關消防規范設置室內外消火栓、滅火器、消防應急照明、疏散指示標志和火災自動報警裝置等。有的即使按規范設置了,但是由于維護保養不到位,致使消防設施不能正常使用。
3.2.2 安全管理方面
(1)多數老年公寓無消防審批手續,開業前未經消防安全檢查,帶險營業。
(2)消防安全責任制不落實,未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導致火災隱患不能及時發現整改。主要表現在以下幾種。①疏散通道堵塞,消防通道不暢。老年公寓業主為了增加面積,經常占用疏散通道;老人常有堆積雜物的習慣,許多老人會將書、硬紙板等一些雜物收拾好擺放在房間里,有的甚至堆積在走道上,一旦起火,大量的雜物極有可能堵塞逃生通道。②據調查,癱瘓在床、行走不便的介護老人由于生活不能自理,難聞氣味比較大,為便于管理,常常被安排在老年公寓的最上層,一旦發生火災,這些老人將很難疏散,勢必造成大量人員傷亡。③用火用電違章現象普遍存在。許多上了年紀的老人有不小的煙癮,很多時候會躺在床上吸煙。④食堂灶房與宿舍無防火分隔,違章存放液化氣鋼瓶。⑤有些老年公寓經營業主為了貪圖便宜,使用劣質的泡沫、苯板作床墊,增加了火災荷載,火災情況下會瞬間產生大量有毒氣體。雙鴨山市福壽星老年公寓就是由于用泡沫苯板為老人鋪床,發生火災時,苯板燃燒散發出大量有毒煙氣,致使7死1傷,7名消防官兵被現場毒氣熏傷。
(3)老年公寓經營業主消防意識淡薄,服務人員未經消防安全培訓,消防常識缺乏,初期火災撲救知識及火災情況下疏散救助人員知識不足。
(4)未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有的雖然制定了預案,但也只是擺設,沒有定期演練。
4 存在問題的原因
(1)老年公寓雖然是人員密集場所,但原有的法規沒有明確規定要求必須經過消防安全檢查合格后才能營業,這就造成了許多老年公寓開業前未經消防安全檢查,火災隱患在源頭上得不到解決,帶險營業是普遍現象。民政部門也沒有規定老年公寓必須經消防前置審核。許多老年公寓的經營業主開業前只需到民政部門辦理手續,就可以開業了。而消防監督部門只能在消防檢查過程中才能發現督促整改,沒有抽查到的火災隱患仍然存在。
(2)業主只重經濟效益不重視消防安全投資,使得不少老年公寓不同程度存在消防安全隱患。據了解,老年公寓經營者分國有公辦、民辦、集體和個人。其中國有公辦占少數,而民辦、集體和個人占多數,以齊齊哈爾市為例,現有社會養老機構231個,包括市直屬福利院2個,老年公寓和敬老院97個,托老所132個,其中國有公辦占養老機構的17.7%,民辦、集體和個人占82.3%。由于國有福利機構的發展有各級財政的支持,消防安全條件較好,消防管理較規范。而民辦、集體和個人經營的養老機構由于無序競爭,往往投入不足,因陋就簡,存在安全隱患,經營者、護理人員消防意識淡薄。
(3)許多老年公寓都是由居民樓或其他建筑改建而成,沒有依據相關消防規范設計建造,加之未經消防審核和開業前消防安全檢查就營業,造成先天安全隱患。
5 加強老年公寓消防安全工作的對策
針對上述在老年公寓建筑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提出以下工作對策。
5.1 強化消防審批職能,設定消防前置審核
無論是新建的老年公寓,還是改建的老年公寓,從前期設計到竣工驗收及開業前,都必須經消防部門審批檢查合格后方可營業。新頒布的公安部《建設工程消防監督管理規定》和《消防監督檢查管理規定》都明確規定老年公寓等公眾聚集場所在開工、投入使用、營業前,建設單位或者使用單位應當向場所所在地的公安機關消防機構申請消防審核、消防檢查。同時民政部門應做好前期的把關工作,每年年檢時應吸納消防部門參加。
5.2 做好新建、改建老年公寓的消防設計工作,從源頭上消滅火災隱患
《老年人建筑設計規范》將將60周歲及以上的人口年齡段確定為老齡階段。老人按照其生活行為能力可分為自理老人(生活行為完全自理,不依賴他人幫助的老年人)、介助老人(生活行為依賴他人幫助的老年人)、介護老人(生活行為依賴他人護理的老年人)。依據相關消防法律法規和國家消防技術標準和老年人的行為能力特點,老年公寓的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
(1)宜多層,不宜高層。老年人的特點是行為能力弱,常需他人幫助,因此我國《老年人建筑設計規范》規定老年人建筑層數宜為三層及三層以下,四層及四層以上應設電梯,從消防安全角度將,層數越高,越不利火災情況下安全疏散,如由于建設用地限制,必須建設高層,則應以安排自理老人為主。
(2)宜獨立建設,不宜設在其他建筑內。當必須設置在其他民用建筑內時,宜設置獨立的安全出口,與其它部位做好防火分隔,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如設置在三級耐火等級建筑內,則該建筑不應超過2層或設置在三層及三層以上樓層或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內。
(3)宜根據老人的健康狀況的不同,分健康老人和生活不能自理老人分別安置,不宜建設大而全,將行為能力不同的老人安排在一個老年公寓內。介助老人和介護老人宜安排在專門為此類人員設計的建筑內。如齊齊哈爾市養老院為一幢十二層的高層建筑,建筑面積12000m2,入住900多位生活能夠自理的老人,而將70余位行動不便,需要他人護理的介助老人和介護老人安排在獨立的附屬建筑內,并增加了服務人員和醫療護理人員。總之.要因地制宜地建設不同規模不同檔次、不同服務內容與不同服務方式,不同管理模式的老年公寓,才能滿足老齡化社會中人數眾多的老年人的需要及消防安全的需要。
(4)強化主動防御措施,做好防火防煙、安全疏散、早期火災報警,滅火救援設施的設計。按照GB 50016—2014《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要求,對于多層的老年公寓,應重點注意以下幾點。
①每個防火分區、一個防火分區內的每個樓層,應設兩個安全出口或疏散樓梯。且疏散樓梯應采用封閉樓梯間。
②安全疏散距離應依據GB 50016—2014《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相關條款對應醫院、療養院部分要求的距離確定。
③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④對于高層老年公寓應嚴格按照《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要求設計。
5.3 老年公寓要層層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制
明確消防安全責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及員工的消防安全責任,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切實可行的火災事故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加強對護理人員的消防培訓和預案演練,使每位員工做到會報警,會撲救初期火災,會組織逃生自救,確保消防安全責任、防火制度和措施真正落實到實處。同時要對老年人開展經常性的消防常識教育,使老年人懂得基本的防火知識,會逃生自救。老人的特點是行為能力弱、常需要他人幫助,因此,制定切實可行的滅火和疏散預案,定期演練是十分必要的。
5.4 管理部門采取嚴格防范措施
老年公寓的管理部門要對可能導致火災事故的各環節及一旦發生火災事故,可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火災隱患采取嚴格的防范措施。包括:用火用電的管理;將癱瘓在床,行走不便的老人安排在老年公寓的最上層的,要全部移到首層或遷出;凡是使用劣質的泡沫、苯板作床墊的,要全部更換等等。
5.5 公安消防機構及公安派出所要加強對老年公寓的消防監督管理
尤其是民辦、集體和個人經營的社會養老機構,杜絕監督盲點和薄弱環節。重點檢查消防安全責任制和消防管理制度是否落實到位,滅火應急預案的制定和演練,消防設施和器材是否完好有效,疏散通道是否暢通,消防安全教育情況等。對發現的火災隱患,要跟蹤問效,對存在重大火災隱患,而又不能限期之內整改的,要堅決給予停業處理。在停業時,要與當地政府協調,做好老人的分散安置工作。對新建、改建的老年公寓要嚴把消防設計審核源頭關,確保不留下先天隱患。
參考文獻
[1] GB 50016—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