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城市棚戶區的火災危險性及防治措施

馬臨青

(青島市公安消防支隊市北區大隊,山東 青島)

摘要:城市棚戶區越來越少,很容易被人忽視。但由于這類建筑普遍存在建筑耐火等級低、密度大,居民私自搭建現象嚴重,電氣線路老化,區域內以及周邊道路狹小,可燃物多等火災隱患,一旦發生火災事故,極易造成大面積燃燒,導致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本文結合棚戶區發生火災的規律和特點,對其火災危險性和防治措施及火災撲救應注意的問題進行分析,以期能夠給城市棚戶區消防安全工作的開展帶來幫助。

關鍵詞:消防;棚戶區;火災危險性;防治

1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棚戶區在城市中已經越來越少,但是由于歷史或者舊城改造進度的原因,在各城市中都不同比例地存在著棚戶區。這類建筑普遍存在建筑耐火等級低、密度大,居民私自搭建現象嚴重,電氣線路老化,區域內以及周邊道路狹小,可燃物多等火災隱患,一旦發生火災事故,極易造成大面積燃燒,導致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作為消防部門,做好棚戶區消防安全工作是應該盡到的責任和義務。下面,結合棚戶區發生火災的規律和特點,對其火災危險性和防治措施進行分析,以期能夠給棚戶區消防安全工作的開展帶來幫助。

2 棚戶區的火災危險性

城市棚戶區的標準為:一是主要以木板、土坯、240mm厚磚墻為承重結構,以油氈或石棉瓦為屋面材料的簡易房屋和棚廈房屋;二是低洼易澇、基礎設施配套不齊的小平房;三是按建設部《房屋等級評定標準》和《危險房屋鑒定標準》評定為嚴重損壞房、危險房的房屋[1]。其火災危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從建筑結構上來看

城市棚戶區多為磚木結構的三、四級耐火等級建筑,而且,由于棚戶區內的居民私自在院內及公共通道上搭建的違章房、棚廈等,使房屋密度增大,房屋之間沒有足夠的防火間距甚至沒有防火間距。搭建這些違章房、棚廈等使用的材料大多為木板、三合板、彩鋼瓦等材料造成此類區域內火災荷載增大,起火后蔓延迅速,容易火燒聯營,難以控制。此類場所一旦發生火災事故,極易造成人員的群死群傷。如:2010年11月11日凌晨1:50左右,南昌市新洲路一棚戶區民房發生火災,過火面積300余平方米,8戶居民的住房被燒毀,2人死亡,40多人受災;2011年11月24日凌晨,南昌市船山路石頭街134號一處棚戶區民宅起火,造成9人死亡。

2.2 從消防車通道和消防水源上來看

由于城市棚戶區的建設年代比較早,大多為20世紀50年代甚至更早,在建設時根本沒有考慮消防水源的問題,在后期的城市發展過程中大多又沒有將棚戶區的消防水源問題納入城市整體規劃,因此造成這類區域一般沒有任何消防水源。而且,由于受經濟利益的驅使,棚戶區的居民大多在本來用于車輛通行的比較寬敞的通道上搭建了臨時建筑和棚廈對外出租,致使本來能夠使小型消防車輛通行的通道變得更加狹窄,只能保證人的正常通行。因此,此類場所一旦發生火災,在即無消防水源,消防車又無法進入的情況下,只能坐以待斃,沒有任何施救措施。

2.3 從住戶的消防安全意識上來看

城市棚戶區的住戶一部分是當地居民,俗稱“坐地戶”。這部分居民絕大多數都是低收入困難群體,近年來,這一群體的生活狀況并沒有發生明顯改善,反而因下崗失業而被日益邊緣化。棚戶區的另一部分住戶則是農民進城務工人員。這部分人文化素質相對較低,據不完全統計,在2012年全部外出農民工中,文盲半文盲占11.7%,初高中文化程度占77.9%,而中專及以上文化程度僅占10.4%,這部分人因為受經濟條件限制和生活習慣影響,絕大多數報著臨時思想[1]。因此,從總體上看,城市棚戶區的住戶大多消防法制觀念淡薄、消防安全意識差、消防知識匱乏,缺乏最基本的逃生自救常識和撲救初期火災的技能在居住區私搭亂建建筑物、隨意堆放雜物和傾倒垃圾、私拉亂接用電線路、違章用火、用電、用油、用氣等消防違法行為比較普遍,嚴重威脅周圍群眾和社會安全。

2.4 從日常生活上來看

棚戶區基本上都沒有配套管道燃氣,這里的許多居民家庭仍使用煤炭爐、木柈、秸稈作為燃料燒水、做飯,如操作不當極易引發火災;由于布線簡單方便,居民家的電器線路私拉亂接現象嚴重,由于缺乏安全用電常識,有的線路根本未做穿管保護,有的銅鋁導線直接相連,有的線路老化年久失修,極易造成用電線路短路、過負荷、接觸電阻過大而引發火災;棚戶區沒有集中供暖,在冬季,尤其北方的冬季,電暖氣、電熱毯等就成了棚戶區居民的主要取暖設施供暖設施,而這些電暖氣、電熱毯等電器大多是既無正規生產廠家也無正常質量保障的劣質產品,這些產品的大量使用也同時增大了此場所的火災危險性;棚戶區每戶的居住面積大多在20m2左右,而這20m2有些被分租給2~3家,他們居住在狹小的空間內,同出同進,安全思想麻痹,一家如果發生安全隱患往往連累鄰居受災。

3 棚戶區火災的防治措施

3.1 及時向政府匯報,加強政府對消防工作的領導

各級政府領導應充分認清棚戶區的火災危害,切實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賦予各級人民政府消防工作職責,要不斷提高政府社會管理公共服務職能,逐步建立起“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管、單位全面負責、群眾積極參與”的消防工作新格局。在進行城市總體規劃時,應當將棚戶區的改造工作重點納入城市改造的進程中,要加快對棚戶區的改造步伐,切實改善城鎮居民居住的消防安全環境。

3.2 政府各職能部門要切實擔負起對棚戶區安全隱患治理的任務,通力協作、密切配合,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有針對性地開展檢查和治理工作

公安消防部門作為消防工作的專業部門,應當按照當地的季節情況準確判斷火災的發展趨勢,并及時向當地政府匯報,提出工作建議和意見,為政府部門當好參謀。當地政府部門應適時調整防火工作重點,同意指揮協調各有關職能部門開展棚戶區的火災隱患排查工作。排查工作結束后,由各部門將排查出的隱患匯總,政府按照職責分工,將火災隱患的整治工作落實責任,各部門應按照火災整改期限按時整改并向政府匯報。如:棚戶區室外線路老化的問題,應由電業部門負責;雜物亂堆亂放問題,應由城管部門負責清理以減少火災荷載,確保消防車通道暢通;街道辦事處應加強對居民的消防知識宣傳工作,提高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識。

3.3 充分發揮公安派出所和社區、居委會的職能,廣泛開展消防監督檢查和消防宣傳教育

消防監督管理工作是公安派出所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公安部第73號令《消防監督檢查規定》明確了公安派出所消防管理工作職能。公安派出所應加強轄區內棚戶區的消防安全工作,采取逐一入戶調查摸底、進行消防宣傳教育的方式,摸清居民的底數,掌握居民的層次結構和流動情況,明確租賃方與房主的消防安全責任,使工作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社區、居委會應配合公安派出的工作,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如:創辦社區消防學校、開辦社區消防宣傳專欄、印制消防宣傳畫冊、舉辦消防知識競賽等開展形式多樣的消防宣傳教育活動,大力宣傳、普及消防法規和消防常識,切實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消防安全素質,讓居民能夠切實了解家庭火災的主要起因和撲救、逃生方法,盡量避免棚戶區群死群傷火災的發生。

總之,棚戶區的火災防治要做到“一通、二查、三清、四到位”,“一通”即打通消防車通道;“二查”即查用電情況,查用火情況;“三清”即清楚重點部位,清楚特殊人群,清楚存在隱患;“四到位”即消防宣傳教育到位,弱勢群體走訪到位,滅火器配置到位,監督管理責任到位[2]

4 棚戶區火災逃生應注意的幾個方面

(1)棚戶區發生火災,蔓延是非常迅猛的,逃生的機會稍縱即逝,因此火場逃生時必須冷靜、果斷,以先保全生命為原則,在保全生命的前提下搶救財物。當火勢竄出屋頂、房屋出現倒塌跡象時最好沿承重墻逃出房間。

(2)當身上著火時,千萬不要帶火奔跑,應想辦法把衣服脫掉,或臥在地上打滾,把身上的火苗壓滅或將衣服淋濕或就近跳入水池。

(3)應觀察風向,選擇逃生路線。一般來說,風向就是火勢蔓延的方向。在上風方向火勢蔓延較慢一些,因此應向上風方向逃跑。

5 棚戶區火災撲救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由于棚戶區的建筑耐火等級低,房屋密度大,房屋之間沒有足夠的防火間距,所以,一旦發生火災會很快發展到猛烈燃燒階段,且容易火燒連營,因此,撲救棚戶區火災行動要迅速,撲滅火災要與隔離可燃物同時進行,以防火災蔓延擴大。

(2)棚戶區周圍一般消防水源缺乏,入接到棚戶區火災的報警,應在第一時間出動足夠的水罐車,以保證撲救火災時水源的供應。

(3)棚戶區內人員聚集,居住人口很多,在火災撲救時一定要先確定每一個角落有無人員被困,以防因疏忽救援不及時造成人員傷亡。

6 結論

在我國經濟發展的進程中,城市城市棚戶區在一段時間內不可能徹底消失。在政府積極改造城市棚戶區的基礎上,我想通過科學、理性、有效的防范,一定可以減少棚戶區的火災起數和損失,為在我國現代化進程中默默奉獻的普通勞動者們創造一個相對安全的居住環境。

參考文獻

[1] 蔡定輝.山區縣城居民棚戶區火災的撲救對策.時代消防,1997,12(10):65-66.

[2] 段濤.淺議棚戶區火災的特點和預防措施.2007-10-23.http://10.154.55.2/.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鼓县| 铜山县| 宜黄县| 临江市| 绩溪县| 湟源县| 盖州市| 大田县| 东乡族自治县| 华阴市| 金平| 平远县| 台北县| 无锡市| 新巴尔虎右旗| 年辖:市辖区| 门头沟区| 密云县| 仁布县| 确山县| 河曲县| 雷州市| 海晏县| 宁城县| 芦溪县| 桂阳县| 宜兰市| 宝清县| 恩平市| 襄汾县| 伊吾县| 宾川县| 光山县| 保山市| 星座| 馆陶县| 年辖:市辖区| 承德市| 旅游| 吴旗县| 隆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