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說棚室葉菜類蔬菜栽培關鍵技術
- 王麗麗主編
- 910字
- 2020-04-29 15:04:27
第二節 發展趨勢
據農業部統計,2012年,全國蔬菜面積超過3億畝(1畝=667米2),總產量突破7億噸,人均占有量達500千克。然而,隨著蔬菜從副食變為城鄉居民天天要吃的重要農產品,蔬菜生產從家庭菜園發展成農業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我國蔬菜生產穩定發展,呈現出一些新趨勢。
(1)蔬菜需求將繼續剛性增長 由于資源約束日益強化、科技創新水平不高、勞動力素質提高緩慢等因素,今后蔬菜穩定供給的難度將不斷加大,為應對蔬菜需求剛性增長,必須“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轉變發展方式上,提高單產、降低損耗,而不是擴大面積上”。
(2)對質量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 在滿足數量安全之后,消費者對質量安全的要求日益凸顯。據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結果顯示,蔬菜農藥殘留監測合格率連續5年穩定在96%以上,但消費者仍然對剩下的4%耿耿于懷,有人說:“遇上了那4%,對我來說就是100%?!?/p>
(3)由分散經營向適度規模經營發展 目前,我國從事蔬菜生產的農戶多,蔬菜品種多,產業環節多,小生產難以適應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突出表現是:生產管理、技術推廣、質量監管難度大,制約了蔬菜生產水平和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越來越突出,極易出現生產與銷售脫節;小農戶抗御風險能力弱,難以自我積累、自我發展。因此,將分散的農民組織起來,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蔬菜經營體系,對建設現代蔬菜產業體系、實現提質增效至關重要。
(4)發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當前,我國蔬菜生產供應充足,品種豐富,但不可否認,這種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大量消耗資源、污染環境為代價的。據專家測算,下挖式土墻結構日光溫室土地利用率只有40%左右,日光溫室早春茬黃瓜水的利用率不到30%,設施蔬菜氮肥的利用率只有30%左右,蔬菜生產使用農藥次數較多,且劑量也較大。在資源約束趨緊、生產成本高漲的背景下,粗放經營難以為繼,迫切要求轉變資源利用方式,走集約發展之路、綠色發展之路:要以優化設施結構、全年綜合利用為重點,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以膜下滴灌為重點,提高水資源利用率;以增施有機肥、測土配方施肥為重點,提高肥料利用率;以生態栽培為重點,減少農藥用量、控制農藥殘留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