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肛瘺相關解剖與生理

第一節 肛腸發生學

消化管和消化腺都是由卵黃囊頂部卷折成的原始腸管演化來的,原始腸管發源于卵黃囊頂部的內胚層。消化管發生較早,第20天胚盤卷折成筒柱狀胚體時,內胚層(卵黃囊頂部)也隨之卷折成管,頭尾側均為盲端。頭端為前腸,尾端為后腸,中間與卵黃囊相通連部分稱中腸。前腸演化成咽、食管、胃、十二指腸的前2/3;中腸演化為十二指腸的后1/3、空腸、回腸、盲腸、闌尾、升結腸及橫結腸的前2/3;后腸演化成橫結腸的后1/3、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以及肛管齒線以上部分。

胚胎第6周時后腸末端的泄殖腔內出現尿直腸隔。此隔由后腸與尿囊之間的間充質形成,它將泄殖腔分隔為背側的直腸和腹側的尿生殖竇。泄殖腔膜也被分為肛膜和尿生殖竇膜。肛膜外周形成結節狀隆起,中央凹陷,稱原肛。肛管來源于兩部分,上部由直腸末端形成,下部由原肛形成。原肛的上皮來源于外胚層,直腸來源于內胚層。第8周,肛膜破裂,形成肛門內、外胚層的上皮在肛管處相接。齒線代表內胚層和外胚層的融合。第10周,肛門結節(一對圍繞肛道的外胚層隆起)的背側融合形成馬蹄狀結構,前面形成會陰體。泄殖腔括約肌被會陰體分為尿生殖部和肛門部(肛門外括約肌)。肛門內括約肌形成于胚胎第6~12周。括約肌在它們的發育過程中明顯遷移,外括約肌向頭側遷移,內括約肌向尾側移動。同時,縱行肌下降進入括約肌間平面。各種先天性肛瘺及肛門直腸畸形大多與上述發育過程異常有關。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伽师县| 姜堰市| 湖北省| 谷城县| 西畴县| 威信县| 贵港市| 云和县| 澎湖县| 北京市| 德化县| 扶绥县| 汉沽区| 璧山县| 博客| 南乐县| 阿荣旗| 广灵县| 任丘市| 共和县| 保定市| 佳木斯市| 三门峡市| 舟曲县| 盖州市| 巴青县| 长顺县| 武安市| 高清| 长岭县| 宣城市| 鄂温| 云浮市| 喀喇| 藁城市| 金堂县| 扎赉特旗| 台江县| 遵义县| 五台县| 梁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