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4.1.5 建筑保溫與外墻裝飾

(1)建筑的內、外保溫系統,宜采用燃燒性能為A級的保溫材料,不宜采用B2級保溫材料,嚴禁采用B3級保溫材料;設置保溫系統的基層墻體或屋面板的耐火極限應符合有關規定。

(2)建筑外墻采用內保溫系統時,保溫系統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對于人員密集場所,用火、燃油、燃氣等具有火災危險性的場所以及各類建筑內的疏散樓梯間、避難走道、避難間、避難層等場所或部位,應采用燃燒性能為A級的保溫材料。

②對于其他場所,應采用低煙、低毒且燃燒性能不低于B1級的保溫材料。

③保溫系統應采用不燃材料作防護層。采用燃燒性能為B1級的保溫材料時,防護層的厚度不應小于10mm。

(3)建筑外墻采用保溫材料與兩側墻體構成無空腔復合保溫結構體時,該結構體的耐火極限應符合有關規定;當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為B1、B2級時,保溫材料兩側的墻體應采用不燃材料且厚度均不應小于50mm。

(4)設置人員密集場所的建筑,其外墻外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A級。

(5)除第(3)條規定的情況外,下列老年人照料設施的內、外墻體和屋面保溫材料應采用燃燒性能為A級的保溫材料:

①獨立建造的老年人照料設施;

②與其他建筑組合建造且老年人照料設施部分的總建筑面積大于500m2的老年人照料設施。

(6)與基層墻體、裝飾層之間無空腔的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其保溫材料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住宅建筑

a.建筑高度大于100m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A級。

b.建筑高度大于27m,但不大于100m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B1級。

c.建筑高度不大于27m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B2級。

②除住宅建筑和設置人員密集場所的建筑外,其他建筑:

a.建筑高度大于50m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A級;

b.建筑高度大于24m,但不大于50m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B1級;

c.建筑高度不大于24m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B2級。

(7)除設置人員密集場所的建筑外,與基層墻體、裝飾層之間有空腔的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其保溫材料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建筑高度大于24m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應為A級。

②建筑高度不大于24m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B1級。

(8)除第(3)條規定的情況外,當建筑的外墻外保溫系統按本節規定采用燃燒性能為B1、B2級的保溫材料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除采用B1級保溫材料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公共建筑或采用B1級保溫材料且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外,建筑外墻上門、窗的耐火完整性不應低于0.50h。

②應在保溫系統中每層設置水平防火隔離帶。防火隔離帶應采用燃燒性能為A級的材料,防火隔離帶的高度不應小于300mm。

(9)建筑的外墻外保溫系統應采用不燃材料在其表面設置防護層,防護層應將保溫材料完全包覆。除第(3)條規定的情況外,當按本小節規定采用B1、B2級保溫材料時,防護層厚度首層不應小于15mm,其他層不應小于5mm。

(10)建筑外墻外保溫系統與基層墻體、裝飾層之間的空腔,應在每層樓板處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11)建筑的屋面外保溫系統,當屋面板的耐火極限不低于1.00h時,保溫材料的燃燒性能不應低于B2級;當屋面板的耐火極限低于1.00h時,不應低于B1級。采用B1、B2級保溫材料的外保溫系統應采用不燃材料作防護層,防護層的厚度不應小于10mm。

當建筑的屋面和外墻外保溫系統均采用B1、B2級保溫材料時,屋面與外墻之間應采用寬度不小于500mm的不燃材料設置防火隔離帶進行分隔。

(12)電氣線路不應穿越或敷設在燃燒性能為B1或B2級的保溫材料中;確需穿越或敷設時,應采取穿金屬管并在金屬管周圍采用不燃隔熱材料進行防火隔離等防火保護措施。設置開關、插座等電器配件的部位周圍應采取不燃隔熱材料進行防火隔離等防火保護措施。

(13)建筑外墻的裝飾層應采用燃燒性能為A級的材料,但建筑高度不大于50m時,可采用B1級材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水县| 胶州市| 泽库县| 乐都县| 黑水县| 科尔| 吉林市| 隆回县| 满城县| 包头市| 开封县| 慈溪市| 宁阳县| 宣恩县| 从化市| 隆昌县| 眉山市| 湖南省| 马尔康县| 罗江县| 东兰县| 织金县| 武汉市| 林州市| 黄浦区| 海城市| 梁河县| 勃利县| 会宁县| 册亨县| 昌图县| 灵山县| 长泰县| 平邑县| 抚宁县| 上杭县| 昌宁县| 九龙城区| 通山县| 呼伦贝尔市| 潮州市|